大井鉴赏 | 中国画中的秋意

清秋时节,历代文人总免不了发些幽思,抒些小情,王维写“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屈原写“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杜牧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刘禹锡写“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徐志摩也写“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诗情节,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

秋有种生命的味道,金黄的、饱满的、永恒的,伴着古老的风和远行的人,好像永远不会凋零一样,嗅到了,看到了,就像久违的一道好茶,激起了我们另外一种想象。这个秋天, 我们不妨一起在国画里,品赏一下它的情味!

元 倪瓒《秋亭嘉树图》 114cm×34.3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描绘的是江南山川景致。图中绘平坡远岫,草亭嘉树,广阔的江面上露出汀渚一角,幽静雅洁。画面取三段式构图,用笔尖峭秀逸,树干皆双勾,稍事皴染,树叶点法富于变化。墨色较为干淡,仅以浓墨点苔,提出精神,为沉寂的画面融入了些许生气。单看意境,就让人顿生寒意,天凉好个秋!
平远山水,近处溪边、山石和坡岸:在崎岖不平的山石间长有二株树木,二株为点叶树,一株为长叶树,树干挺拔,枝叶直上,树叶萧疏、水边山坡的平地处筑有一草亭,草亭矮小,空无一人。草亭右侧有几株翠竹,枝叶茂密,将草亭右角遮掩。中间一宽水面,湖光波色,一片空旷;远处有浮现于湖面上的一片沙碛,伸向湖面;再远处为崇山,屹立于远处的湖面上,与近处的山石坡陀遥相呼应。

元 盛懋《秋江待渡图》 112.5cm×46.3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以两段式深远构图法画近树繁茂,远山起伏,中间澄江如练,芦雁惊飞,风吹树杪,一派清秋气氛。岸上一年老儒者携书童坐地待渡,江中一舟载客摇橹而来,意境清幽。画法略近董源,用笔疏简尖硬,又具自身特色。
山石披麻中间以乱柴皴,并作适当晕染;树石勾用笔疏简尖硬,简练而带逸致;近处树叶和远方丛林以浓墨点簇或点苔,水墨色阶分明。近景中是六棵不同的树木组成的丛树,中间的一棵树身高大、挺拔。“介”字作叶,浓重茂密,左右以不同点叶的树木分别向两侧展开,构成了丛树的主次、藏露、前后、虚实的变化。
元 王蒙《秋山草堂图》123.3cm×54.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描绘了高山崇岭,茂树清淡,山脚草堂临水,水际荻花萧瑟堂内隐者怡然自得。表现出江南自然山川的湿润,创造出蓊郁深秀、浑厚华兹的境界。重山复岭之繁景,用解索皴和焦墨点苔。所写山林树木,苍郁茂密而具有浑远的空间感。
秋山水岸,岸边芦荻萧瑟,临水的草亭前有人支网捕鱼;秋山林木茂密,红叶绚烂,有茅屋草堂掩映其间,茅屋中有村妇劳作,稚童嬉戏,而草堂上则有高士踞坐榻上展卷阅读,一派祥和的生活场景,整幅画面透露出浓浓的烟火气息,只见秋山中生机勃勃的隐居趣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元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28.4m×90.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的是济南东北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秋景,画境清旷恬淡,表现出恬静而悠闲的田园风味。采用平远构图,以多种色彩调合渲染,虚实相生,笔法潇洒,富有节奏感。鹊山用披麻,皴法较密。华不注山正面运用了“荷叶皴”,线条从上直落,交叉处稍留空白,突出山的嶙峋之姿。侧面用“解索皴”,整个山体两边皴擦少,边线模糊,但体积感较强。汀岸、平原采用了长披麻并以笔力的轻重,线条的疏密,落墨的深浅凸显干湿,表现出了大自然的节奏和生命。

画题是由这两座山而起的。鹊华二山与近景之间,树木紧多,疏落散布,有杨树、稚松及其他各类。画的左方,可见山羊四五只,在几所简陋的茅舍简啮食。水边轻舟数叶,舟中渔叟正安静地工作。其时正是秋天——一片宁静,有的树叶已脱落了,有的亦赤黄相间。

清 董邦达《平湖秋月御题图》133m×6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描绘之景是康熙三十八年时增建完备的。当时将这里原有的龙王堂为御书楼,楼前铺建跳出湖面的石平台,台周围以栏杆,旁构水轩,悬挂康熙御题“平湖秋月”匾额,后人又勒石建景碑亭于其左。一眼无边的湖面占据半帧画面,画家取俯视角度取景,静、平主调突出,湖面微波增加了生机。 右上题:“平湖秋月”。

春水初生绿似油,新蛾泻影镜光柔。待予重命行秋棹,饱弄金波万顷流。”这样的秋天、这样的表达方式也只有古人才会有吧,画如诗一样,让人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清 蓝瑛《红叶秋禽图》95m×35cm 天津博物馆藏

此画中深秋古木一棵,枝杆遒劲枯槁,枝头红叶稀疏,似随风飘零,二只鸟儿立于枝上,黑背红腹,羽毛蓬松,体型如球。画面上端有画家题诗一道:清霜夜来白,古桕叶翻红。束羽双啼鸟,寒枝逆晚风。枝头稀稀落落的几片叶子,让人联想到地上可能已有大片的落叶,秋意渐浓。

齐白石《秋声》133m×33cm

此画绘芋叶蟋蟀,四片芋叶中,纯用水墨的三片肥厚葱郁,尚能挺立如初,用赭石绘成的那片茎已低垂,即将枯萎,既暗示秋天已至,弯曲的动势也将观者的视线引向叶下的一对蟋蟀。它们似乎也感知到季节的变换,雄虫奋力鸣叫,吸引来自己的伴侣。老人在画幅右上方题写画名《秋声》,使观者从这幅静止的作品中似乎也能听到蟋蟀的欢唱。

齐白石有一首诗《红叶》:“窗前容易又秋声,小院墙根蟋蟀鸣。稚子隔窗问爷道,今朝红叶昨朝青。”引口语入诗,极朴素,又极有味。“窗前容易又秋声”有时改为“一年容易又秋声”,用以题画。

李可染《秋趣图》68.5m×45cm

画面上牧童在放牛的间隙趴在地上斗着蟋蟀,近处的水牛打着瞌睡,而不觉间秋风已  将树叶染成金黄色,俨然一幅悠悠然,忆童年的抒情画卷。所题“忽闻蟋蟀鸣,容易秋风起”,又将文人的伤秋情怀融入其中。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常点击底部“”和“在看”哦

大井艺术馆展厅

艺 术 馆 地 址
大井艺术馆
位置: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开发区燕顺路首尔甜城路西50米
(0)

相关推荐

  • 明代中期画家唐寅绘画作品赏析(上)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凉州晋昌郡.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考中苏州府 ...

  • 大井鉴赏丨清末海派四杰——晚清画苑第一家 虚谷

    虚谷(1823-1896),清代著名画家,为海上画派杰出代表人物,被誉为"晚清画苑第一家".俗姓朱,名怀仁,一名虚白,号紫阳山民,倦鹤,室名觉非庵,古柏草堂,三十七峰草堂.安徽新安 ...

  • 大井鉴赏丨清末海派四杰——他极富才华却一生穷困-人称''蒲竹''

    蒲华(1832-1911)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浙江嘉兴人.号胥山野史.胥山外史.种竹道人,斋名九琴十砚斋.九琴十研楼.芙蓉庵,夫蓉盦.剑胆琴心室等. 蒲华 曾参加科举考试,最终只得秀才,从此绝念仕 ...

  • 大井鉴赏丨清末海派四杰——无人超越的线条大师任伯年

    任伯年,1840 年生,1896年卒,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晚清海派四大家之一.在"四杰"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他善于学习民间绘画和西洋 ...

  • 中国画中十大吉祥植物的寓意

    宋   赵佶   梅花绣眼图 1.梅  花 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梅以 ...

  • 中国画中十大常画植物的释意(收藏)

    宋 赵佶 梅花绣眼图 1.梅花 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梅以它的高洁.坚 ...

  • 大井生物菌在草莓栽培中的使用

    草莓是一种味道甘美的浆果,很受消费者欢迎,但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冬季的温室种植,加重了草莓的病虫害,草莓种植户都普遍反映定植后死棵烂秧的现象特别严重.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1.重茬.草莓怕 ...

  • 【诗词鉴赏】今来商略感秋诗,在诗词中感悟秋意!

    品 ADMIRE 鉴 秋意渐浓,在诗词里感悟秋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的<秋词>,让人感悟到秋天的美好. 在秋天 ...

  • 涨知识 | 中国画中十大吉祥植物的寓意

    宋 赵佶 梅花绣眼图 1.梅花 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梅以它的高洁.坚 ...

  • 鉴赏古诗中常见的两大手法:“比兴”、“烘托与渲染”

    诗歌创作要运用形象思维,就离不开比兴两法.比兴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手法,从<诗经>起就已开始运用.具体说,比是比喻,兴为寄托"比"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比喻所要写的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