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装裱实用技法大全——覆褙的程序和方法

一、湿覆法

湿覆的程序,大致分为闷润画幅、刷覆褙纸、上包首、上画幅、包首转边、翻画、贴签纸、废肩和搭杆、上墙挣平等。

(一)闷润画幅

将镶嵌好的画幅反铺在案面上,先用潮湿宣纸团湿润转边缝,称之为“润边”。

再以棕刷沾清水,均匀地洒细小水花,使画幅舒展开来。为了避免沾水过多,水点过大,可在沾水后,先在盆内甩一甩棕刷,使棕毛上的水份少了以后再洒。

洒水时要斜洒,使洒了出的水点成片,不要成线,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过湿容易开缝,卷起来上画时不挺,所以洒水要适中。洒水后,随之将画幅翻过来使其正面朝上,从地头一端卷起,放置一旁。如天气干热,为防水份流失太快,可用湿毛巾覆盖于收卷起的画幅上面,使其折皱尽快展开。如果画心墨色不牢,应尽量少洒水或不洒水,只将其镶缝和转边处滋润一下即可。

(二)刷覆褙纸

将覆背纸正面朝下平铺在案面上,右首留出包首的位置。用排笔沾浆水轻刷一遍,使其舒展,上浆时容易刷平。然后,用排笔刷浆水,注意浆水的用量不宜过大,并且要刷匀,不能有漏刷。刷完浆水以后,迎光检查一遍是否有漏浆。

(三)上包首

先将覆褙纸的右端抹0.3cm宽的稠浆,擦净裱台上的余浆,将绢包首放在覆褙纸右端,使绢包首的左端粘到覆褙纸右端上,绢面朝下,两侧与覆褙纸两侧各留出0.3cm的余边,使包首居中,用排笔在包首上刷浆水,注意要刷平。

(四)包首转边

画幅与包首对齐以后,将包首两侧留出的0.3cm余边,折到画幅上面,按画幅宽度刷实,然后将画幅天头部分的两侧掀起,使包首的转边拨离与天头部分,用棕刷将包首转边按裱件的宽度折痕刷实,然后在转边部位抹稠浆将裱件的两侧恢复原位。这样包首的转边,就转到里面与画幅一样宽窄。然后用棕刷将没有排刷的部分(即上包首的天头部分)重新排刷一遍,方法同上。

(五)上画幅

上好包首后,即可上画幅。将闷润好的画幅展开平铺在覆褙纸上,对齐包首,取中间,使包首两侧各留出0.3cm余边,准备进行转边。使画幅的夹口纸与包首取齐,然后由二人协作,一人从画幅的地头提起,另一人用棕刷将画幅逐渐刷平。

然后分别在天地头的夹口纸处抹几点浆水,使其夹口部分分别粘在一起,防止上墙后绫绢夹口部分收缩。覆画幅时要保证书画幅面的平整和舒展,防止出现折皱和刷跑墨色。如有大的折皱,可以将画幅揭起重新刷平;如有小的折皱,可以顺着折皱的方向使用飘刷,将折皱刷开。个别刷不开的小折皱,也可用手指肚轻轻拍打皱折两侧的绫绢部分,将皱折拍开,但不能直接拍打皱折免得拍成死折。整个画幅基本平整和舒展后,即可进行排刷。排刷时要避免使棕刷与书画心直接接触,以免刷跑墨色,可以垫上一张宣纸进行排刷。排刷一定要实,不可漏排,否则,裱件下墙后,容易出现重皮现象。特别是转边和接缝部分,一定要垫吸水纸墩刷一遍。一方面可以使之墩实,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去一部分水分,免得上墙后从接缝处挣裂。因为转边和接缝处都比其他地方厚,水分也就多,如不格外进行吸水,上墙后整个裱件的干湿程度不一,接缝和转边部位干的慢,其他部分干后拉力强,容易将接缝的部分挣裂,所以必须格外注意吸水,以防止上墙挣裂。

(六)翻画

包首处理完毕后,由二人协助将整个裱件翻身,使画面朝下,称之为翻画

具体操作方法:较大的画幅,由二人配合将画幅翻过来。先将裱件从右口起案抖空,随之由二人配合在原位置将被件翻身。翻身时用力要适当,避免将画的接缝挣开。裱件翻过来以后(正面朝下),应先落中间逐渐将两头慢慢落下,用棕刷将被件大致整理平展,再重新进行排别。排实时,也可以由一人在地头一边抖空裱件,另一人进行排实,以避免排出新的皱折。小幅书画,可由一人操作。首先将裱件的上端(即包首的一端)揭起,逐渐一层层叠成S形,应避开接缝进行折叠,以免接缝折断,注意不要叠成回字形,每层中间可夹一层干纸,以免粘连和污染画面,用毛巾将案子余浆擦净。然后将下端(地头部分)揭起,把整个裱件翻身,移至案子右端,用毛巾将裱台余浆擦净。然后,将叠起的部分伸展开来,使整个裱件正面朝下平铺在裱台上。先用棕刷将书画幅面大致整理展平,再重新排刷一次。排刷时要以左右运刷为主,即顺书画幅面横排,以少竖排为宜,防止裱件两侧出现边际外凸的现象,影响裱件的规整。还要注意用力要灵活,轻重兼使、缓急并用,防止排出皱折和排破褙纸,以及漏排。如果裱件过干,可洒点水花,继续排实,以避免刷起纸花。如果裱件过湿,应垫干宣纸进行排实。在书画转边的接缝处要垫宣纸多排几遍,最好墩一遍,以保证书画与覆褙纸完全吻合,避免重皮和拔裂

(七)贴废肩、画签和搭杆

1. 将裁好的废肩,在绫绢一面刷稍稠的浆糊,浆口宽约1.5-2cm为宜。将刷好浆糊的两条废肩分别贴在包首的左右两边。接口约占废肩宽度的一半,余下的一半当裱件上墙时作贴口用,裱件下墙后,即可撕掉废肩。也可用绫绢或韧性强的皮料纸,在覆画时夹在包首与天头之间,留出一半贴墙用,这种方法叫做“夹废肩”

2.裱件上好覆褙和包首后,将画签背部刷上稍稠一些的浆棚,贴在裱件背面右上方离天头夹口以下0.3cm的地方,画签的上边与裱件的边取齐,垫上宣纸,用棕刷排实刷牢。

(贴画签)

3.在裁好的搭杆(又称角绊)背面刷上稍稠的浆糊,贴在裱件的背面地头夹口两侧边缘处,搭杆的上头以不超过夹口接缝4cm为宜。

画幅经覆褙排实并贴好画签和搭杆后,最后由二人配合再将其翻过来,使画心朝上。此时应仔细检查一遍,若发现画面或天地处有皱折,应用手指肚压平。检查镶缝是否有开粘之处,镶料的转边和包边部位是否规矩平直,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

(八)贴惊燕

覆背完成后,如果是“宣和装”,应在天头部位贴惊燕。以裱件宽度1/3为准,计算出惊燕的位置,用针锥扎眼作记号,摆放尺板;再在惊燕纸面刷稍稠浆糊,随之起台,将其外口紧依尺板,下端与隔水间留0.1cm空隙,平放置天头上,并用尺板轻压。尔后,再以同样方法贴好另一条。放上垫纸 。将惊燕压实,用棕刷墩刷一遍,使其平实。注意在惊燕的纸面刷浆时,不可太稀,太稀能将惊燕边口刷毛;也不可太稠,太稠拉力大,还会增加裱件的厚度导致裱件变形。摆放惊燕时,勿紧拉,应贴尺板内侧轻放,使三边口呈直线,下端空隙相等。

(九)上墙挣平

画幅经覆褙排实后,贴好画签和搭杆,就可在裱件四周拍浆并上墙挣平。浆口约1cm左右,并在褙纸右边一侧贴一小纸条,留作启口。然后将裱件提起上墙挣平。如果裱件较长,上墙须由二人配合进行。上墙时注意裱件平整匀称,不能稍有扭曲,从天头开始一段段封边口,伸平一段,随用棕刷将覆褙的浆口砸实。

全部封边以后,从启口处往里适量吹些气,并用棕刷从中间往四周推刷几下,使空气将裱件幅面鼓起,但注意不可吹气太多。裱件上墙分为正上和反上两种,画面朝外为正上,画面朝里为反上。一般北方地区多采用反上法,因为北方地区气候干燥,灰尘较多,反上可避免污染画面。南方地区气候湿润,空气清洁,不易污染画面,但常有阴雨天气,板墙容易生霉,造成裱件损伤,采用正上,可避免霉品污染画面。

无论何种上法,都应灵活掌握,如遇干燥天气,裱件上墙后空易出现崩、拔、裂、走的现象。应避开接缝处,在裱件背面纸上洒些水,以保持画幅干湿的均匀一致。

(十)飘干

由于裱件是由多层宣纸黏合而成,且有多处接缝,其画心及镶料相对偏薄,而接口和边际部位却相对偏厚,这就造成接口部位含水多,干的慢,收缩性也小。而其他部位由于含水少干得快,因之收缩性也大。这样,在挣平过程中,就不可能同步收干,从而接缝发生挣裂现象。特别是在干热的夏天和覆褙纸拉力较弱、裱件偏大偏厚镶缝较多的情况下,就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所以多采用飘干法。所谓飘干法,即覆褙完成后不直接上墙挣平,而是只在裱件上口抹2cm的稠浆,贴在墙上进行飘干。裱件干后形成一个整体了。也就不易再挣裂接缝了。这时再适当洒水湿润裱件,四周抹浆,上墙挣平。

(十一)“湿覆”中的简便方法

即事前不必先将覆褙托好晾干,而是直接在覆褙时一次性完成。

具体方法是:

1.闷润画幅方法同上。

2.托覆褙纸。先将一层覆指纸平铺在案子上,右端空出包首的位置,使覆褙纸正面朝下,用排笔刷水上浆(或用喷壶),使覆褙纸受潮舒展,上浆时容易刷平,然后用排笔刷浆水。注意浆水用量不宜过大,宁干勿湿,并且要刷匀,防止将宣纸刷出皱折或刷出裂痕(参考基本功训练“合纸”一节)。一层覆褙纸中,多是由几段宣纸拼接而成,但接头越少越好,避免竖的接缝,接缝以控制在0.2cm左右为宜,接口的拼接要左压右。刷好浆糊后,将第二层宣纸合于上面第二层覆褙纸时,要注意使覆褙纸右端两层的边口对齐,以备与绢包首相接。另外,第二层覆褙纸的接缝,一定要与第一层覆褙纸的接缝错开,以免接缝重合在一起或相隔太近,裱件上墙后发生断墙。

3.托好覆褙纸后,随之上好包首,进行覆画、包首转边,然后垫干宣纸进行排实,要避免棕刷接触画面,刷跑墨色,污染裱件,如果是宣和装,随即贴好惊燕,尔后将天头揭起折过30cm,贴好画签后再将天头抻平。

4. 将地头部分两底角揭起斜折,贴好搭杆后伸平,四周抹浆起案,上墙挣平。也可飘干,再洒水,上墙挣平。

托覆纸以后的各工序,具体操作方法与前面基本相同。

二、干覆法(搭覆)

干覆法与托心工序的干托法相近,即先在覆褙纸上刷浆糊,然后将吸过水的覆褙纸搭在裱件背面。此种方法比较安全可靠,尤其适于墨色容易润化书画作品和幅面较大的巨幅书画和古旧书画。

(一)翻包首

具体方法如下:

1. 先将准备好的包首,在右边用尺板压住,用针锥向里0.3cm处划痕,折起压实,伸展开抹稠浆卷边,放垫手纸刷实晾干。

2.展开裱件天头部位,将其背面朝上,并以尺板压住。

3.在包首纸面抹浆,随之将其平放在天头背面使浆面朝上。轻轻抖动,使下层天头受潮伸展,在转缝上抹一遍稠浆,以加强与裱件转边缝的粘合力。

4.将绢包首翻身与裱件边口相对齐,上口对齐夹口纸上边,自右向左上下刷平。

5. 将裱件翻身,依左边口压尺板,用针锥在绢包首上划痕,随后,留出转边缝,裁去余料。

6. 将天头左边斜角折起,在包首左口抹浆进行转边,然后在转边的组面抹稠浆,随即将裱件左边放平,进行刷合。

7. 将裱件翻身、在包首部位垫水油纸并排实,用棕刷将转边处墩实刷牢。

(二)贴废肩

1.在废肩的绫面刷稠浆,再将其浆面朝下刷平于裱台上,并随即揭起来。这样做可以粘去一些浆糊,以减少不必要的堆积。

2.将废肩取中黏合于包首边口,其下端与包首下口留出0.5cm间距,以备压接褙纸用,然后垫水油纸排实。

(三)刷浆

先将已托好的覆褙纸背部朝上平铺在案子上,洒清水并折叠闷润。尔后,将其打开,自右向左刷浆其方法同合纸一样。全部刷浆后,仔细检查有无欠浆之处。

(四)撤水

揭起覆褙纸右端向左折过30cm左右,随即擦净案子,再将卷好备用的覆褙纸展开一段,附于清纸的后面,并一起揭起平放在案子上,以排笔管身压住纸口;尔后,两手夹住纸卷两端,稍抬案子向左伸展,将其衬垫在湿覆褙纸底下。

撤水纸垫衬之后,擦净其四周的余浆,抖动褙纸,以促使水分被干纸吸收。同时,进一步检查褙纸上是否有笔毛等异物,及时挑除干净。并在其右口刷0.3cm的稍稠浆糊,以有助与包首粘牢。

(五)搭覆褙纸

1. 将裱件伸开,使其背面朝上,平铺在案子上、用浸沾浆水的宣纸团或毛笔湿润转边缝及夹口缝,使其得以伸展。

2.由二人配合将覆纸同吸水纸一起搭在裱件的背面上,随之揭去吸水纸,抖动褙纸,使其覆在合适的位置上。

3. 取正废边位置,将褙纸右口压粘在包首之上0.2cm左右。

4. 右手握棕刷,左手抖动褙纸,另一人协助抻平画件,按照先向中间刷、后向上刷、再向下刷的顺序(基本是弓形)反复运刷,直至纸与裱件全部粘合。覆合时用力不宜过大,掌握轻上重排的原则。

5. 将覆合完毕的裱件起案抖空,右手握棕刷左右运刷排实,刷子要挺住,以求力透纸背。接着再抖空裱件,用棕刷啄砸全部镶缝,此举称为“啄缝”。“啄缝”既要用力,又不可用力太死,以免砸裂裱件边沿和废边之间的褙纸,出现断墙现象。随后还须抖空裱件,以棕刷上下左右轻拍一遍,以除去因“啄缝”留下的棕刷印痕。

6. 将裱件反过来,使其正面朝上,进一步检查画心镶料处是否出现皱折和是否排实,如有问题及时处理。如果是宣和裱应将惊燕贴好,其方法如湿覆相同。

(六)贴搭杆和画签

其方法如湿覆相同。

(七)抹浆水

在裱件四周的废边上抹浆水上墙挣平也可飘干,飘干后重新洒水湿润后再上墙挣平。

来源|周和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