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多怎么办 中医祛痰有高招

  你有没有总是觉得喉咙里面有东西,但就是咳不出来啊,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痰。痰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痰多久不正常了,而且痰也会引起很多疾病的,那么如何祛痰呢?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吧。

  中医祛痰 祛痰偏方

   10、

  中医祛痰

  秋天是慢性咽炎的高发季节,气候也非常的干燥,很多人都有咳嗽出痰的症状,特别是早上刚刚起床的时候,总会觉得自己的嗓子里面有东西,但是就是咳不出来,要么就是痰多。

  你可别小看了这痰,中医讲百病皆因痰作祟,大部分的疾病其实是因为痰湿所导致的,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祛痰止咳呢?痰本来是人体疾病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增多又会引发人更多的疾病,所以,祛痰,从古至今都是让医家和病人头疼的事情,需要仔细挖掘出病根才行。我在临床上经常使用的祛痰方法是按揉或用小保健锤敲击右侧丰隆穴,然后把甘草捣烂,外敷在此穴上。

  药物:甘草

  穴位:右侧丰隆穴

  方法:先用手按揉或用小保健锤敲击右侧丰隆穴5分钟,然后把从药店买回的甘草锤扁、锤烂,外敷在此穴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取下休息12个小时再贴。

  丰隆穴在我们小腿前外侧,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一直都是很多医学大家祛痰的宝穴。

  甘草,生长在沙土里,味甜,色黄,从《易经》的角度来解释,恰好就是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的上上之选。

  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而其中又与脾关系最密切,所以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脾不留湿不生痰”之说。而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别走于足太阴脾经,可以同时治疗脾胃二经上的疾患,所以,按摩这个穴位就能健脾和胃,使湿痰自化。

  古人说,“痰多宜向丰隆寻”“丰隆、肺俞,痰嗽称奇”。是的,丰隆历来就被医家奉为祛痰至宝,我们怎可因穴小而不为呢,所以,但凡与痰有关的病症都应该通过丰隆穴来治疗。

  饮食消痰妙招

  多吃芝麻少吃肉痰多的朋友,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古话说:“鱼生火,肉生痰。”肉吃多了,尤其是猪肉吃多了,是很容易生痰的,所以痰多的朋友应减少自己的食肉量,多吃些清淡的食品才行。

  日常饮食之中,芝麻消痰的效果比较好。您可以把芝麻炒熟了,磨成粉,每天吃点儿。当然,如果能买到纯正的芝麻油,那就更好了。把芝麻油当做日常饮食中的食用油,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痰消病灭。

  痰湿淤结失眠

  体内多痰,也会失眠几年前,我治疗过一例顽固的失眠,当时,我仔细查看了病人的症状,发现她的病因主要是体内有痰湿淤结。于是,我采用甘草敷右丰隆穴的外治方法,并嘱她回家后自己也照此法调治。

  体内有痰引起的失眠除了可以用上面的外敷方法以外,还可以用温病名方——温胆汤来治疗。

  由痰导致的失眠,通常患者脸上或身上的皮肤会明显泛黄,所以,如果您失眠并伴有皮肤泛黄的症状,最好试试由温胆汤制成的中成药温胆片。

  中医上“痰”的分类

  中医上将痰分成三类:气郁之痰、脾虚之痰和血痰。

  气郁之痰—脂肪瘤

  气郁之痰是大家平时理解的脂肪瘤,主要由于憋气胸闷而成。

  脾虚之痰—咳嗽之痰

  我们咳嗽出的痰有时不是来自肺部,而是脾虚生痰,如此则应健脾祛湿。

  血痰—高血脂

  血痰是高血脂形成的,由于血脂堆积而生成的痰。这三种痰可以互转,事先确定病因,以免张冠李戴。

  有两个穴位经自我按摩对化痰有显著效果

  足阳明胃经之丰隆穴

  丰隆穴对现代人最有作用,它可以去除高血脂,所以体内痰湿很重的人一定要揉这个穴位。

  有人嗓子哑了,自述好像是有东西糊在里边,吐也吐不出来,这就可能是有痰结,结在喉咙这块了,就给它点按丰隆穴一分钟,马上他就觉得这块开了,这东西什么都没有了,不知道痰化到哪里去了。所以它既可以化有形之痰,也可以化无形之痰,觉得这儿有东西但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像梅核气一样,它也能散掉。

  如果有人觉得就是有痰吐不出来,揉了丰隆穴以后很容易就可以把痰吐出去,这个丰隆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痰穴。

  穴位位置: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

  手太阳小肠经之支正穴

  腕横纹上五寸,这里(是)支正穴。这个位置在侧面——小肠经都在侧面——这个穴位叫支正,“支”是旁支的支,“正”是正统的正,这个五脏当中谁为正?都把心脏作为君主之官,它作为正。支正主是小肠经通到心脏的穴位,所以它叫支正。另外一方面,心脏和小肠是相表里的,(它俩是可以相互通的),所以这个小肠经与心脏之间的一个络穴。络穴是联络的意思,它是一个络穴。

  支正穴有一个特殊的功效,它可以治疗人体的赘生物。长了一个瘊子,有了扁平疣,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赘生物?这些赘生物在中医里边讲就叫痰结,就是湿气结在一起结成这些东西了,叫痰湿所结。另外一方面有气郁之症,就是生了一些气,体内的痰湿凝结成这些赘生物。还有脂肪瘤也是这些东西,都是人体的痰结。

  按摩这些穴位可以从心脏那里吸取一些血液和能量,然后冲击小肠经,人体的消化功能不好,痰湿就会消化不出去,如果小肠的功能增强了,痰湿能够被及时的化解掉,身体的疾病自然就消除了,健康也随之而来。

  祛痰偏方

  感冒了,往往在退烧后,很多人还要被咳嗽困扰很长时间。对于咳嗽,民间有很多食疗“偏方”,小编为你收集了10种咳嗽食疗方法,在您久咳不愈时不妨试试看这些“偏方”。

  萝卜葱白治风寒咳嗽

  做法: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成一碗汤,连渣一次服。

  适用: 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红糖姜枣汤治伤风咳嗽

  做法: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适用: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芫荽汤平伤风咳嗽

  做法: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芫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

  适用: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白萝卜蜂蜜治风寒咳嗽

  做法: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适用: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蒸贝母甲鱼滋阴补肺

  做法:川贝母5克,甲鱼1只(约500克),鸡清汤1公斤,葱,姜,花椒,料酒,盐各适量。将甲鱼宰杀,去头及内脏,切块备用。将甲鱼块放蒸盆内,加入贝母、盐、料酒、花椒、葱、姜,上笼蒸1小时许。趁热服食。

  适用:滋阴清热,润肺止咳,退热。治阴虚咳喘,低热,盗汗等。

  鲜梨贝母治咳嗽肺痈

  做法:鲜梨500克,贝母末6克,白糖30克。将梨去皮剖开,去核,把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内蒸熟。早晚分食。

  适用:清热化痰,散结解表。用治咳嗽或肺痈,症见胸痛,寒战,咳嗽,发热,口干, 咽燥,痰黄腥臭或脓血痰等。

  冰糖燕窝粥治肺虚久咳

  做法:燕窝10克,大米100克,冰糖50克,等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三大碗,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熬煮。将发好纯净的燕窝放入锅中与大米同熬约1小时,加入冰糖溶化后即成。

  适用: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治肺虚久咳及咳喘伤阴。

  燕窝梨大养肺阴

  做法:燕窝5克(水浸泡),白梨2个,川贝母10克,冰糖5克。白梨挖去核心,将其他三味同放梨内,盖好扎紧放碗中,隔水炖熟食用。

  适用:养阴润燥,止咳化痰。治多年痰咳,气短乏力。

  萝卜胡椒止咳祛痰

  做法:萝卜1个,白胡椒5粒,生姜3片,陈皮1片。加水共煎30分钟,日饮汤2次。

  适用:下气消痰,治咳嗽痰多。

  10、豆浆饮润肺宁嗽化痰

  做法: 黄豆浸泡磨汁,煮沸后加冰糖饮用。每日清晨空腹饮1碗。

  适用:健脾宽中,润燥掐水;清肺止咳,化痰。治疳积瘦弱,肺热咳嗽等。

  祛痰穴位

  如何祛痰呢?喉咙部位有痰会让你感觉非常的不舒服,如果不能及时的排除痰液,那么会影响到疾病的康复。有些时候的痰是咳不出来的,那么我们该如何祛痰呢?下专家就为大家介绍祛痰方法!

  咳出来的“有形之痰”不难对付,停滞在经络中的“无形之痰”才难缠。所谓“百病皆由痰作祟”,很多现代病,如三高症、脂肪瘤、不孕不育、胃病、中风、心脏病、脑血栓等,都与痰邪有关。

  中医祛痰经典方剂

  痰湿的产生与脾胃运化能力下降有关,中医祛痰有一经典方剂———二陈汤,由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乌梅六味药组成,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之所以称为“二陈”,是因为两味主药(法半夏和陈皮)都是年头越陈,效果越好。法半夏有燥湿作用,可以化痰湿;陈皮不仅理气化痰,还有燥湿和胃之功;配合乌梅敛肺止咳,生姜抑制半夏毒性,共同组成此化痰经验方。

  与方剂类似,我们身体上也有自带的二陈汤———丰隆、阴陵泉两个穴位。

  丰隆穴是化痰祛湿的经验取穴,既能化有形之痰,又能化无形之痰。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按摩方法

  两个穴位一起按揉,每天10分钟,力度均匀、 柔和、渗透,就相当于服了身体自带的化痰汤。十分推荐给平时头重身困、咳嗽痰多、口中黏腻、胸腹胀满、形体肥胖的痰湿之人。

  痰的病证特点: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而见胸闷心悸。

  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病症。

  中医认识痰饮病证,除根据临床病证特点外,还常结合舌苔滑腻,脉滑或弦等全面综合分析,以进行判断。

  中医有“见痰休治痰”之说。生痰之源有寒、热、燥、湿、风、郁、虚之别,风又有外风、内风(肝风内动)之异,虚也有心、肺、脾、肾的不同。当坚持辨证以求其本,标本同治方为上策。治痰当调气。尽管痰证的表现千奇百怪,但痰的产生与气机不调有关系。常用的化痰药物贝母。《五十二病方》中亦记载有常用的化痰药物如半夏、服零(茯苓)、白附(白附子)等。

  祛痰的方法有哪些呢?以上为大家介绍了中医祛痰的方法,按摩,中药方剂都能起到很好的止咳化痰的效果,希望以上的介绍给大家带来帮助。

  秋季祛痰茶饮

  秋高气爽,万物萧条,天气干燥是这个季节明显特征。

  秋季养生应滋阴润燥、润肺益脾,防止感冒。对此,小编给大家带来几款秋季适合喝的养生茶饮。

  一、秋季祛痰茶饮

  适应者:咳嗽痰多、纳食不香。

  原料:绿茶5g、白萝卜90g、食盐少许。

  做法

  将白萝卜切碎煮烂加盐少许。

  用胡萝卜汁泡茶即可。

  茶效:绿茶清热解毒。白萝卜清热化痰。配合饮用可理气开胃,清热化痰。

  不适宜者:脾胃虚弱、腹泻者。

  二、秋季防流感茶饮

  适应者:流感、伤寒、咳嗽者。

  原料:绿茶7g、生姜10片。

  做法

  将绿茶与生姜同时放入锅中。

  煮沸后即可饮用。

  茶效:绿茶清热解毒。生姜暖胃,可发汗解表、温肺止咳。

  不适宜者:风热感冒者。

  三、秋季祛火茶饮

  适应者:感冒咳嗽、火眼、牙痛者。

  原料:绿茶适量、盐少许。

  做法

  将绿茶与食盐同时放入茶杯中。

  开水冲泡7分钟左右,每日4杯左右。

  茶效:绿茶清热解毒。食盐清火、凉血。配合饮用有效降火化痰,治疗牙痛。

  不适宜者:水肿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