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亲情研学半日游活动方式调整(含优秀毕业生写的游记一篇)

优秀毕业生李航宇写的游记

题记:很早就听闻马山之名,却恨始终未曾谋面。9月15日,我积极响应微信公众号“讲地又讲理”的倡议,在父母陪同下一起前往马山进行研学考察。
上午9:00,我们准时到达集合地点。当时主讲钱老师与好多同学及家长早已到达,他们在那儿有说有笑,聊得好不热闹。
按照老师的设计方案,我们从山脚即墨大夫广场出发,沿途经过密林、石林、硅化木展馆、鞍部、接触变质带、防空洞等若干地点,经过钱老师的讲解,我们收获颇丰——特别是我们的父母——在整个听讲的过程中,兴奋得俨然是一个学生,在回来的路上还不断得给我叨唠,这样的活动真好!
返家回校后,我将自己研学考察的收获整理如下,特分享于此,以飨读者。
正文:
马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省地质公园,位于即墨市西郊约7公里,由四个相连的山体组成,形似马鞍,又称马鞍山。
自马山入口北行数十步,就见到那位被齐威王“封之万家”的即墨大夫石雕塑像威严的伫立在主峰脚下。观其后碑文,知其治理即墨时,政绩卓著,造福于民,数千年后的即墨人民感恩于他,特塑其像于此,让他时刻守望着自己曾管理过的这片土地。观后我感慨无限: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若有望执政一方,一定做个好官。正在冥想之时,老师让我们探寻这样一个问题:制作石像的石头与下面的底座,均为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应深埋于地下,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呢?大家略作思考,得出了以下结论:岩浆在地壳薄弱地带向上入侵,冷却凝固后形成花岗岩;花岗岩所在区域地壳抬升(或周边区域地壳下沉),然后再经过长时期外力作用,花岗岩上部的岩层被风化、侵蚀和搬运走了,花岗岩则出露于地表;最后经过人工开采、加工,设立于此。
即墨大夫身后的马鞍山郁郁葱葱,沿着林间小路向山上逶迤前行,两旁的树木“枝枝相掩映,叶叶相交通。”阳光从亭亭如盖的枝叶间映照下来,遍地都是斑驳的树影。“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在密林中穿行期间,老师让我们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为什么在山林中呼吸感觉神清气爽?一天中大气氧气含量最高和最低分别是什么时刻?最后,在老师的提示下,我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山上的密林中富含氧气和负氧离子。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和“长寿素”,山林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1万个以上,空调屋里只有20个左右,光合作用时叶尖尖端放电产生大量负电荷,负氧离子是氧气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吸入大量负氧离子使人的细胞带负电,就可以增强免疫力,百毒不侵。傍晚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时氧气含量最高,清晨二者相等时氧气含量最低。虽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但是较之于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量相比,植被覆盖好的地方氧气含量远远优于植被覆盖差的地区。对于这些知识,妈妈听得津津有味,突然间她若有所思,自言自语道:晚上把绿色植特从阳台搬回卧室是否不可取?对,这样对健康不利,以后必须改。
继续向山上走,远远的就看见了马山著名的石林,一排排四棱或五棱的单根柱体鳞次栉比,排列紧密,仿佛一道高墙;突怒偃蹇,蔚为壮观又恰似一片密林,就像柳宗元说的“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令人望而生畏,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远观石林之时,老师同样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此处石林与南方石林有何区别。我总结如下:①石不同。南方石林为石灰岩,此处石林为安山岩;②林不同。南方石林多为底座相连的石柱或是孤立的石柱,此处石林石柱并列无间隙;③成因不同。南方石林是自然原因流水溶蚀而成,此处石林乃人工开山采石后显现于世的。
近而观之,更觉石林之震撼。仔细看去,发现石间偶有鸡蛋大小的窝,如下图所示:

我暗自思索:这岩石看上去质地坚硬,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窝呢?转念一想原来安山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而喷出型岩浆岩的典型特征是有气泡,这一个个的小洞就是岩浆在固结成岩时挥发大量气体产生的气泡吧。有了这个想法,就去找老师求证。老师的回答完全否定了我的猜测:此为捕虏体,是岩浆侵入过程中所捕获的围岩碎块,其形状和大小不—,有的为不规则棱角形,有的就如我们这里看到的长圆形;捕虏体本身与周边岩石性质不同,一旦被开采,往往从岩体中脱落,形成这样一个“窝”;此喷出岩的气孔较小,需把照片放大后才会发现。

继续向上走,便来到了硅化木化石馆。据专家考证,马山地区还曾为古莱阳湖的一部分,其上游生长着大量的古树,而后,顺流而下被搁浅的这里。树干周围的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硅、硫化铁、碳酸钙等在地下水的作用下渗入到树木内部,替换了原来的木质成分,保留了古树木的原态,经过石化作用形成了木化石。马山拥有一株长13米,粗端0.8米、细端0.6米的南洋杉木化石。它仿佛是一个看过世事变迁的桑榆老人,时光的雕琢使它变得沉重,看尽了世事红尘,就静静的躺在这山间,向络绎不绝的游人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讲述着久远的历史。
离开化石馆,在马山的鞍部稍作歇息。坐在石凳上,细细的观赏山间的景色,便觉其“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受老师指引,看山南山北两坡植被,发现北坡上的植被竟明显比南坡茂盛,可马山的南坡是阳坡,为何植被会相对稀疏?正疑惑间,突然想到马山处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土壤水分条件是制约植被的关键因素),而南坡被阳光照射水分蒸发快,北坡位于阴面,水分得以保留,而南北坡的热量相差不大,故北坡植被比较茂盛。突然用课堂上的知识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心情不免更加愉悦。就像那句话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行合一方可学以致用。
休息过后,继续沿着山路向上走。在马山极顶东麓,一条长达几百米的“接触变质带”映入眼帘,宛如一条“黑色长龙”,将火山岩与沉积岩截然分开,泾渭分明,极其壮观。上部具有柱状节理特征的是岩浆岩,下部具有层理构造的是沉积岩,中间的界线便是变质岩。如此奇特的景观究竟是产生的呢?我再次调动所学的地理知识:接触变质作用是由于岩浆的活动散发出的热量和析出的气态或液态溶液引起的变质作用。该地原为沉积岩,后周边火山爆发,岩浆入侵其中,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部分沉积岩变质而成“变质带”,后经地壳运动抬升为山,再经世人的开山采石,出此断面。
一路赏景,一路思考,不知不觉就到达了马山峰顶。马山海拔不高,仅有233.1米,可它在当地的名气可不小,有民谣云:“泰山云虽高,不及东海崂。崂山云虽高,不及马山腰。”马山在当地人们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为什么会有此民谣,我特地咨询了山林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在崂山的山顶发现海蛎子的化石,而在马山的半山腰处发现了同样的海蛎子化石。听后,我一方面感慨沧海桑田的变化,另一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推测:很久以前崂山地区曾经是一片海,而马山则应该是一个孤岛……我的这个大胆猜想,把爹妈惊得瞪大了眼晴,同时竖起了大拇指:“儿子,厉害!”
马山在历史上奉为宗教圣地,道教、佛教云集,山前由明代光宗皇帝赐号“慧觉禅师”,道教“泥丸大师”李常明在山上建“玉皇殿”等殿宇15处。马山民间故事多,狐仙显灵,济公井等传说广为流传,香火不断。马山虽小,但它雄踞此地,给人们一片净土,庇护着即墨一方的百姓。
履巉岩,披蒙茸,踏过崎岖的山路,看过山间的美景,历经坎坷,方及顶峰。此刻正逢祖国诞辰70周年,回首过去,感慨万千,我们的祖国不正是经历了如此的艰难曲折,才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路曼曼其修远兮”,世界很大而路还很长,祖国的大好河山还在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开发、去建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