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凌随笔:孩子在这里
【张亚凌,教师,《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考阅读文或各种考试阅读文,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地方语文精英教材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三部,《回眸·凝望》一书获第二届杜鹏程散文优秀奖,《时光深处的柔软》入围“第三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
我虽不是多称职的妈妈,可还是对很多父母极不放心。
孩子在这里
文‖张亚凌
一个朋友,仅仅因为他想干什么时恰好优惠政策结束了,就气得直骂娘,让自己大失风度,还污染了别人的耳朵。
“孩子在这里,不要说脏话。”终于忍不住了,我提醒他。他倒一脸不屑:“孩子咋了?孩子迟早也会骂人的。”我无语,只能借故打发走身边的孩子。
什么叫“孩子迟早也会骂人的”?莫非长大就意味着一心只为自己考虑而拒绝理解他人?意味着遇事自私狭隘到失去修养与宽容?孩子为什么不可以成长为理解并尊重规则的人?自己没赶上某些好事就骂娘,原本就是幼稚可笑的鄙俗行为,还以己度人,真是荒唐。
“孩子在这里”,意味着每个成年人都是孩子眼里的活教材,你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孩子。因此,“孩子在这里”,应该成为一种自觉遵守的默契,意味着这里不应出现少儿不宜的交谈,不应将消极甚或恶劣的情绪不管不顾地发泄。
撇开这件事,就在昨天,闺蜜跟我说了一件事——
她跟四岁的儿子在大街上遇到兜售小玩意的女人,仅仅因为看了几件东西、问了价格没买,便被骂了个狗血喷头。她解释了几句后,蹲下来告诉受到惊吓的儿子:骂人是不对的,你跟妈妈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人,像她这样不讲道理的人不多。而后,她抱起孩子离开了。
闺蜜气愤地跟我说:“真要骂起人,我能不重复不倒茬地喷死她,可这样有什么好处呢?是让我儿子觉得他妈跟泼妇一样?还是让我儿子学会遇到无赖也丢掉风度不讲理?有孩子在,咱就不能把眼前事处理得乌七八糟,给他留下坏印象。”闺蜜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她的孩子像个小绅士,连玩耍都知道礼让小的尊重大的。
“孩子在这里”,还意味着我们做事的标准应该提高,更应该遵守规则——我们的行动就是孩子以后行动的指南。作家龙应台在描写欧洲时有个细节:过十字路口时,也有行人不耐烦,在没有车辆时闯红灯。但如果在等候的人群里有幼儿,绝对没有人闯,即便有再紧急的事。或许在他们心里,“孩子在这里”,规矩就在这里。
社会上或许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生活里你也可能受到很多委屈。可这只是眼下,你对美好的渴望并没有因此而干涸,你自己不曾抵达的美好,或许孩子会体验到。“孩子在这里”,未来就在这里,美好就应从这里铺展开来……
【笃行初二时一篇随笔】
外公的奖品
文‖王笃行
突然想到了奖品,“奖品”是啥?学校里,大多是奖状上盖个大红章,贴在墙上炫耀一下;杂志社的也多是证书,照旧盖个章,出一期报刊要向多少作者邮寄证书?我只是中间最普通的一个。可外公给我的奖品,就不一样了,它包裹着外公浓浓的爱!
——写在前面的话
小时候,我一旦表现好取得成绩,外公便会给我奖品,从不例外。
还记得第一次得到外公的奖品,是我7岁那年第一次发表文章。我高兴地捧着样刊给外公看,他笑呵呵地摸了摸我的头:“来,爷给我娃奖个东西。”说罢,转身去了厨房。我呢,就屁颠屁颠地跟在他后面。要知道,那时的我最爱吃,——一根棒棒糖,想把我拐到哪里就能拐到哪里。
“不许看,待会儿我给你送上去。”外公把我赶了出来。我傻乎乎地点点头,又跑楼上了。
不知等了多长时间,也许一会,也许很久。嗯——,好香!一转身,外公拿着个热馍端着一盘什么站在门口看着我。我咽了咽口水,跑过去就抢。
——辣子肉!
外公一脸幸福地看着我吃,我吃得满嘴流油也想不到让让别人。姐姐也要吃,外公举起手吓唬她:“一边去,这是娃一个人的!”我幸福得直点头。
外公的奖品从来没变过,似乎家里总有吃不完的肉。每次我把得奖之类的喜讯告诉他,他都会像变魔法般给我变出一盘香喷喷的辣子肉来。
我有时也会笑妈:“跟外公学学,做得辣子肉多好吃,瘦肉不柴,肥肉不腻!”我完全不知道做这种辣子肉,既麻烦又费油:必须把肉煮的很熟很烂,再在热油里过一过。如今想来,那时连吃肉都觉得奢侈,谁会这么费事地做?我也终于明白了我吃得满嘴流油时,姐姐馋得嫉妒得眼睛发绿的原因了,——只有过年,才是这种奢侈的做法。
就这么幸福地过了好长时间,我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到外公诱人的奖品。直到有一天,才从妈口里套出真相:外公家并不是有吃不完的肉用不完的油,而是我每次取得了成绩,妈总第一个告诉外公。于是在我“汇报”之前,外公就买好了肉,单等着我来“炫耀”。
外公的奖品,想想,都能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