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科】心理学大师谈做人:要什么完美,真实的自我才有趣

【心理学科】

心理学大师谈做人:
要什么完美,真实的自我才有趣
    反刍,即反复、被动地关注令人痛苦的迹象及前因后果,是人们面对苦恼和悲痛时可能采取的一种应对方式。
    针对特定事件的反刍通常是偶尔和短暂的,即状态反刍。而特质反刍或反刍型应对风格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或特质,指人们一贯地采用被动、消极、抽象的思维来应对愿望和现实的差距,长时间沉浸在负面情绪里面反复思虑。
    反刍型应对风格一旦形成会强化消极思维,使人们无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或寻求他人的帮助,从而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这种应对风格是很多精神疾病的认知风险因素,如抑郁、焦虑、暴食、酒精滥用。研究者Shaw等人(2019)对影响反刍风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1.气质
    气质,指人们在情绪反应性和自我调节方面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往往在一个人幼儿时期就有所体现,并在日后保持稳定。其中,负面情感性(Negative Affectivity)是在气质中呈现的一种倾向:高负面情感性的人通常对负面刺激的有更高的敏感度,体验到的负面情绪更多,强度也更高。负面情感性不仅使人们在生活中更多地关注消极事件,还可能引发“小题大做”的灾难化思维,让人们难以执行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负面情感性高的人更可能体验到强烈且持久的负面情绪,因而更可能陷入反刍。
    2.压力环境
    生活中的应激事件,特别是一些人们不能控制的、长期的应激源,会造成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引发痛苦和悲伤,进而导致反刍。特别地,对青少年来说,青春期的到来会伴随应激源的增加,同时,应激事件引发的负面情绪也会更强烈。研究发现,同伴欺凌、社区暴力等都可以预测青少年的反刍。此外,进入青春期的女生,相比男生,更可能遭遇难以控制的人际应激事件,如性虐待、性骚扰、性别角色带来的负担等,因而更可能经历反刍。
    3.父母的作用
    父母的过度控制会给孩子带来不可控感,造成孩子的被动,进而引发习惯性反刍。此外,父母自身的或他们提供给孩子的应对策略也会带来影响。研究发现,父母自身的脱离型应对方式与青少年更高的反刍风格有关。特别地,如果母亲一方面鼓励孩子对情绪的过度表达,另一方面又不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孩子则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反刍。
    家庭的情感氛围是影响反刍的另一个因素。在一个人童年时候,如果家庭中充斥着高的悲伤、愧疚、难堪等消极-顺从情绪,他或她在青少年期会出现更高的反刍。
    4.遗传因素
    生理上的易损性,如遗传因素,也会让一些人更容易出现反刍。研究发现,与HPA轴功能、叶酸神经通路、血清素和多巴胺的作用等生理机制有关的遗传变异会影响反刍。
    5.认知控制
    认知控制,即更新和控制工作记忆内容的能力。研究发现,反刍风格与对负面刺激的注意偏好和抑制困难有关。认知控制缺陷可能在反刍风格的形成中起调节作用。
    6. 性别
    女性比男性更可能出现反刍风格,这种性别差异在12岁以后显现。此外,反刍风格还与自我报告的女性化特征、对女性性别角色的认同有关。反刍对女性来说可能是一种社会化的应对策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