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里的“十三点”
“十三点”也省作“十三”,是上海话口语常用语,大多出自女性之口,指女子的痴头怪脑、傻里傻气,如夏衍《〈香罗帕〉是一出好喜剧》:“她一出场就是‘彩旦’是一个善良、风趣,而又有点像上海人所说的‘十三点’的性格——也许还可以说,也还有一点像广东人所说的‘巴闭’气质。”“十三点”一词的出典不太清楚,有的人说是英文hysteria(歇斯底里)的“洋泾浜语”,不过,这hysteria的发声更接近于上海话的“十四点”,再说,“歇斯底里”是“癔病”,口语多指情绪不稳定、言语错乱、哭笑无常,与“十三点”有所区别。
以前,上海的商务印书馆或其他出版机构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出版《上海指南》之类的手册,不少《上海指南》设《沪苏方言纪要》,介绍上海流行或常用的口语词汇的词义、出典等,一致认为:“痴”字的笔画是十三笔,于是,俚语以“十三点”指称女人的痴头怪脑、疯疯癫癫。“十三点”是女人的“专利”,男人谨慎使用,一个女人讲另一个女人是“十三点”,可能是玩笑,而男人讲女人是“十三点”,那可能是恶语伤人了。“十三点”是人类许多人的普遍习性,上海是一个大都市,许多上海话传到全国,成为汉语词汇,“十三点”也是其中之一。
“十三点”本来是“隐语”,流传既广,成为妇孺皆知的口头语,失去了“隐语”的作用,于是又从“十三点”派生出许多同义词,如以前的电话听筒上有13个小孔,于是“电话听筒”就成了“十三点”的同义词,现在的延安中路租界时期叫做“福煦路”,而“福煦路”3个字的笔画都是13笔,于是“福煦路”也成了“十三点”的代名词;英文“B”字左右分开,很像“13”,于是,“B拆开”也是“十三点”的代名词,只是“替代品”不如“正品”那么好使,流传不广而已。实际上,“幺五幺六”加起来也是“十三点”的代词,通常指两个“十三点”在一起,如夫妻俩沆瀣一气、“十三点”兮兮,就可以说成是“幺五幺六”。
犹如“白相人”是男人的“专利”,如果女的“白相人”(如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中的“二房东”),那必须叫做“女白相人”。“十三点”是女人的“专利”,如果男人而“十三点”兮兮,往往被说成是“男十三点”或“男十三”。记得一次在普陀区讲座,场面气氛活跃。一位听众问“普陀区真如镇附近有‘北石路’和‘南石路’,这个地名怎么来的,有什么意思”,我做了回答。接下来听众又问:“南石路附近有平行的南石一路、南石二路和南石四路,就是没有‘南石三路’,这是什么原因。”我告诉他们:“南石三”在普通话和上海话里的发声均与 “男十三”,谁愿意住在这条路名不雅的“南十三路”路上呢!地名的命名和更名必须遵循和根据“良风益俗”原则,所以,命名时故意违避了“南石三路”。场面又是一片哄堂大笑。
薛理勇
1947年9月出生于上海。1981年大学毕业后即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参加筹建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风俗历史研究。现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等。已经出版的著作有《外滩的历史与建筑》、《上海租界史话》、《上海洋场》、“薛理勇说老上海丛书”等约六十余本;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词典》《上海掌故大词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