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看几张北京新老北堂的老照片
闲看几张北京新老北堂的老照片
北京西什库天主教堂位于西安门内西什库大街33号。(图1)
西什库教堂,本名救世主教堂,俗称“北堂”,又称“新北堂”。
“北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由于天主教教士洪若翰、张诚、白晋、刘应进献金鸡纳霜西药治愈了康熙皇帝的疟疾,因而获赐皇城西安门内蚕池口一块地,得以建筑教堂,这所“北堂”就是今天西什库教堂的前身,名为救世堂。由于此教堂只有绘画和文字叙述问世,为叙述方便,习惯称为“蚕池口老北堂”。
清朝中叶,民间反对天主教的势力与天主教会不断发生摩擦,清政府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查封了蚕池口老教堂,并没收了全部教产。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向教会归还了蚕池口老教堂的土地。同治三年(公元1868年),主教孟振生主持了在北堂原址上重建的一座高大的哥特式建筑。至此,教堂虽经多次重建,由于该教堂已有照片问世, 对有照片的蚕池口教堂,习惯称“蚕池口北堂”。该时期的教堂完整的正面照比较少,法国外交官谢满禄在华期间( 1880年-1884年)拍摄了一张有天主教神职人员主持的蚕池口教堂正面照。(图02)
由于蚕池口临近皇家禁地,高大的教堂钟楼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不悦,直接可以窥探到慈禧为颐养天年在西苑内兴建的“集灵囿”。经过与罗马教廷和法国政府的交涉,教会同意将教堂迁往西什库,由清政府出资选新址“西什库”,建新的教堂,原蚕池口教堂归清政府所有。人们常见的一张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的“蚕池口北堂”老照片(图3)。照片中教堂建筑外形除正面墙三角楣尖顶的“大十字架”被拆掉,总体并未受到庚子之乱的破坏,原因是:当时的蚕池口北堂属清廷所有。
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西什库新教堂正式落成(新址位置参看图1)。为便于称呼上的准确,习惯称此时的教堂为“老西什库教堂”。
“老西什库教堂”一般指1888年建成至1900年庚子之乱毁坏重修之前这十二年间拍摄的照片。图4照片拍摄于1891年。
摄影者受西什库教堂主教樊国梁的邀请拍到这张正面照。图中的建筑完好,环境整洁,安宁静谧,这对于在北京生活过的洋人来说西什库教堂是一处难得一见的幽静之地。这张照片中的三个“三角楣”齿状边顶部在一个小十字处汇合。并无一般教堂常见的大“十字架”。而蚕池口北堂的三角楣尖顶上是有显目的大十字架(参看图2)。后经查找资料证实老西什库教堂的三角楣尖顶上有“大十字架”(图4之一)。
由于这些教堂的正面墙大十字或是浅色石料,或是空心铁架,根据当时的显影技术,冲洗出的照片或因曝光不足,或因时久褪色,原本存在的物体可能不能清晰地表现出来。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寻找不同的版本比较核实尤为重要。(参看图2之一:蚕池口教堂。图4之一:老西什库教堂)
我曾经听说哥特式天主教堂如两侧的钟楼,无论是尖顶、还是平顶,如高于中间三角梅的尖顶,三角楣上方可不特别安置高大醒目的“十字架”,比如法国巴黎的圣母院。(图4之二)
1900年庚子之乱前的西什库教堂老照片不多见,这一张(图4)应该是不多的珍品。从中可以看到自北堂由蚕池口迁移到西什库之后最初的模样。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义和团反洋教的运动中,西什库教堂自6月17日遭到围困,在攻守的炮火中,教堂内各设施遭到严重的破坏。8月16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西什库教堂才得以解围。
庚子议和后由清政府赔偿出资重修了损毁严重的西什库教堂建筑。习惯将1900年年底重修的教堂称之为“新西什库教堂”,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西什库教堂建筑群。
常见旧西什库教堂的老照片多为西什库北堂解围刚刚结束的最初几天,教堂刚刚经历过炮火摧残,千疮百孔,一片狼藉。今天发一张1900年10月清理完教堂的废杂物,待修建大堂正面墙时的照片(图5)。通过图5与图4照片的叠加透明化对比,不难看出旧教堂被毁坏的程度(图6)。图5照片中可以看到三角楣上方安置了一个“十字架”,从比例过大,安置不牢固出现倾斜推想:该十字架可能是教堂被围期间大堂正面墙三角楣顶的十字遭到损坏后临时安置的象征物。
图7是一张1905年拍摄的新西什库教堂照片。通过与图5进行叠加透明度的对比(图8)。可看出“新旧西什库教堂大堂正面墙”的细微变化。
人们习惯说“新西什库教堂加高了一层”。其实该说法不准确,加高的只是大堂正面墙,而大堂的主体建筑,并没有实质性增高。从比较照片看新旧大堂屋顶的高度和屋檐在正面墙的位置(排除原照片拍摄视角和距离远近造成的误差)就能得以证实。
另外1900年12月25日的圣诞平安夜大弥撒就是在新修复的西什库教堂大堂举行的,根据当时的施工技术条件,两个多月的时间内是不可能把大堂升高一层的。
新西什库教堂三个三角楣齿状尖部除了保留原有的“十字架”,还在架顶各增加了一尊圣徒像。(图09)
今天我们见到的新西什库教堂的主体建筑基本保持了1900年修复时的原貌。(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