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嗣德——忆己亥初冬太行写生
作者:秦嗣德,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导师李少文、田黎明。
以下正文:
写生是国画学习的重要部分,能够推进创作的表现深度。在写生过程中,身体力行的感悟人物、自然,将形象溶注于胸,再将对其的理解落实为笔墨形象。国画写生非照搬物象,取其形写其神者为上,以形传神、略形写气。物与心相生,心随景所动;状物像之理,展自然之趣。
太行风貌
岁末冬初的杨家池没有我在北京想像的那样冷,由京城至太原经长治而壶关,晚上抵达杨家池,这是我第一次以写生的方式真正的走进山西太行山,驱车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月光下的太行山峰黑压压的矗立高耸,月光下的车行,山峰的转折不断变化其形,让人联想出诗的意境。
太行风貌
杨家池因杨家六郎在此驻军,军中有大池屯水,得名杨家池。整个村子落在一块三四面环山的三角地带,200余户人口700余,村东南有山沟由南而北贴村而延,名鳄鱼沟,相传曾有鰐鱼出没。
与学生们
村西南角有一座三仙庙迎面对着一座寿星峰,那寿仙耸背俯首似从九霄宴罢匆匆而来,与三仙有约夜饮山庄。三仙庙侧是一座古老的水磨坊,河水轰鸣空过,却是没有了老磨坊往昔的繁忙,只留下两口巨大的铁锅至今使用,每月初一十五的庙会或是村里的红白事,村厨便用此锅煮饭做会菜,全村人都聚在这里吃大锅饭,场面热闹气氛亲切。
与学生们
沿庙依河西行是万仞壁立的山屏,巡山路而上半山处是一座悬空的女妖庙,山腰依崖凿路曲折而下入女妖洞,洞口高三四米,如雄狮张唇,音声回荡。洞中钟乳石图形奇异生动,从口而入渐低渐暗,约可深入数百米,洞中路况多变化,末有知底者,传说有女妖居内,村人代代相传却都末曾见遇过。
村中风貌
沿峡谷上行是临村大河谷村,两山夹一河,谷中狭窄处可为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之塞。河谷村北沿山路深入有前脑和后脑两个古村,村中临山的房子多半为空,其因是老人故去年轻人离村它方谋生。河谷村依山而居地势险峻,峡谷处一座清代石桥将两崖连接,桥面石条用铸铁楔子连结,扶栏俯看山溪潺潺,如虹浮涧,桥南山岩上座落古寺观音阁,一座老庙经历了数百年风雨,清静的院内住持的法师是位耳顺之年的比丘尼,慈祥温和。观音阁前是一个数百米高的山崖,山上一座佛寿塔,塔身高高拔起充满庄严,在一个山风微习皓月当空的晚上,我和三个学生从之字形的悬梯上攀岩而上,置身于顶,胸怀旷然,繁星擦肩,手可托月,初冬的峡谷月光之下苍茫深遂浩然巍峨,此境使人心潮澎湃。
村中风貌
从大河谷村上溯数里入红豆谷洪底村,山路高低起伏,山溪因落差时隐时现,时缓时急,时而成瀑璇复积潭,洪底村是在古时河南入山西的一条茶马古道边自然村落,是服务于茶马古道的商旅驿站。洪底古村为古崇云寺寺旧址集户成村,村东两山相对望形成门户,一山名蛇山,一山名龟山,山下筑坝成湖,残秋的一抹朱红墨绿倒映水中,湖光山色,风光崎旎。村上20余家现己乡村旅游接待为业,农家饭庄。
崇云古寺
崇云古寺始于随唐,历代扩修,是中国佛教最早僧团修持方式,僧侣自己建寺自己拓荒耕种,半僧半农是中国古僧人修行的重要方式,接受一定的随缘布施不向外化缘,为的是去贪欲心持清淨戒,如法修行。崇云寺明朝时僧众百余香火鼎盛,大德示现。清初因有盗宝者入寺塔林盗舍利与佛像,事败纵火烧了寺院,偷得舍利逃去,古寺几乎尽灭,从此寺院衰败,清末复修后面积缩小已不再有往昔光辉,文革中破四旧的无知运动又将清代修复的寺院打砸一空,使寺院尽皆被毁,今所见更是断瓦残檐下的残梁断壁,许多文物都被盗买了,尚未倒塌牆壁上还留有几幅清末画工的笔墨,村民的石牆上、村间路旁、田地里随处可见寺庙的残件,塔林也被村民据为耕地,常存完整的两座舍利塔也弃在村头田地里任尔风雨,我们缺失了对大德应有的尊重,村北山上崖下天然成洞,为古寺高僧闭关清修地,尚存一块明代石碑,上面所古寺历史与修复经历。
出村西行进入由巨石杂树交织的幽静山林,林中有一石屋,传说是当年荆浩在此居住写生作画的地方,伫立在这座老屋前遥想那位中国画史上的巨匠若真曾隐于此,今得一拜荆公旧舍,是何等的缘份,漠然抬头仰望高山,老屋的后山崖壁似乎真是荆公名作匡庐图的原形佐证。
三秋失颜,时令小雪,那连绵起伏的太行峡谷除去了春粉夏艳的浓妆,更显了雄本色,犹如千军万马浩荡奔行,不时赫然出列的万姿千峰,是拱手赴远相别的志友,亦是久违再逢的故交欢聚。此行近尾,不日返京,行走的记忆中总是温暖与悲伤并存,温暖的是人与自然的同根同存,悲凉的是逝于昨日的悠悠岁月与天地苍茫之怅然⋯⋯
这座峡长而深远的峡谷啊,希望再见时是你披身的春色并山花烂漫时。
——秦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