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药”真能让人变聪明、提高成绩?
据英国BBC报道,在某些知名大学,1/4的学生都服用过“聪明药”莫达非尼。
《自然》杂志发起的一次网上调查显示,来自60个国家的1427位科学家中,20%的人表示服用过“聪明药”苯哌啶醋酸甲酯、莫达非尼或β-受体阻断剂(能减轻怯场反应)。
而中国每逢高考和中考之前,家长也会扎堆为孩子开“聪明药”。
揭秘聪明药
无论是莫达非尼,还是苯哌啶醋酸甲酯,都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
莫达非尼可用于治疗抑郁症、特发性嗜睡或发作性睡眠症。而苯哌啶醋酸甲酯原本则是用于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一线药物。
它有多神奇呢?
Ben Harkless是美国加州一名“精力充沛”的10岁男孩。在家里,他能够同时干三件事情:玩iPad、看电视和滚健身球,与此同时还会不停地讲话。
在学校里,Ben的表现则与家里面的表现完全不同。课堂上,大多数时候Ben会将他的头埋在课桌下面。
他的妈妈Suzanne Harkless是一名社区工作者,认为她的儿子是“集失败于一身”。Ben的学习成绩非常差,老师也不知道该如何教这样的小孩。
Ben的种种行为异常,实际上源于一种名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精神疾病,即多动症。
最初,Harkless并不愿意给儿子进行药物治疗。
出于担心,Harkless在儿子首次服用利他林(即苯哌啶醋酸甲酯)——一种可改善ADHD症状的中枢兴奋药后,跟着Ben一起来到学校。
没想到,Ben的表现让这位母亲大吃一惊,“他不再把他的作业扔在一边,而是完成了他的作业;更让人惊讶的是,做完作业后,他还帮助了同桌。”
Ben的一切改变都源自那颗神奇的药丸。
中枢兴奋剂用于治疗ADHD可以追溯到1937年。
早在那时,精神科医生Charles Bradley就注意到,一种名为硫酸苯丙胺的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改善“问题”儿童的异常行为,让他们安静下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后,更多的研究表明,兴奋剂药物可减少ADHD的核心症状。
兴奋剂药物之所以能够起到上述作用,主要与该类药物能够提高大脑中神经递质多巴胺的水平有关,后者对自我控制和意识活动是有益的。
更重要的是,该药物的有效率高达80%,是所有精神科药物中疗效最好的一个,并能够即刻起效。
滥用带来的危机
聪明药在增强智力的同时,也缓解了很多患者的痛苦。但这些药物也在被滥用,尤其是被超适应症应用。
合法的精神兴奋剂包括苯哌啶醋酸甲酯(methylphenidate)、安非他明(amphetamine)及莫达非尼(modafinil)。
2007 年,一篇调查报告指出,在过去12个月中,美国有160万人并非为了治病而服用过处方兴奋剂。据报道,在某些学校,1/4的学生都在服用这些药物。
2008年,《自然》杂志发起的一次网上调查显示,来自60个国家的1427位科学家中,20%的人表示服用过苯哌啶醋酸甲酯、莫达非尼或β-受体阻断剂(能减轻怯场反应)。
在中国,每逢高考和中考,家长也会扎堆为孩子开聪明药。
研究人员认为,在形形色色的神经兴奋剂类药物中,只有苯哌啶醋酸甲酯对于儿童患者来说较为安全。
作为多动症的一线用药,在安全性较有保证的前提下,苯哌啶醋酸甲酯因为能改善儿童注意力并有助于提高其学习成绩有被放大的趋势,许多家长将其当作了“聪明药”。
英国医疗保健监管机构护理质量委员会曾经发布管制药品年度报告显示,2007年英格兰地区开出的哌甲酯类多动症药物处方为42万份,而到了2012年这一数字激增至65.7万,增长了56%。
报告认为,虽然这一情况可能与多动症诊断率提升等因素有关,但是防止被用作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缓解大脑疲劳的“促智药”而遭滥用也被提上了日程。
台湾媒体也曾报道苯哌啶醋酸甲酯滥用问题,为求好成绩,一些家长要求医生开此处方来为孩子增智。
虽然我国本土尚未发现滥用苯哌啶醋酸甲酯的报告,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中国的年轻父母望子成龙心切,难免有人急于求成。为免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需严格遵循相关规定,防范于未然。
聪明药-苯哌啶醋酸甲酯(利他林)
苯哌啶醋酸甲酯属中枢神经兴奋剂,是一种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及多动症的神经类药物,服药后可以让孩子的精神高度集中。它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精神药品,即便医院处方也要限量开具,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来调整用药剂量。
优点
短期用药后,患儿的ADHD核心症状(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减轻,而且相关功能也得到改善,更能遵守纪律,情绪性好动减少,与家长、老师及其他小朋友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然而,虽然中枢兴奋药有改善行为的功效,但许多接受治疗的患儿并不能完全恢复正常的行为。
缺点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上腹不适、头痛、口干、失眠、迟钝、退缩行为、情绪不稳、易激动、好哭以及心率和血压增高等。其中,食欲减退往往是用药的最大障碍。
服用太大剂量或对药物过于敏感的儿童可能会有迟钝的表现。
亦有研究提示,该药治疗的2年~3年内抑制了患儿的身高、体重增长,导致生长发育受阻。
另外,青少年服用该药,成年后易产生药物依赖。
参考文献: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