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自然笔记》-50
大紫胸鹦鹉的变迁
罗布林卡一带原为灌木林,是拉萨河故道经过的地方。这里河道曲回,水流平缓,夏日堤草岸柳倒映其中,风景秀丽。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在哲蚌寺学经期间,时常到此搭帐消夏,这就是罗布林卡最早的缘起。
来到这里最不可能忽视的鸟类就是大紫胸鹦鹉。他们的叫声音高而调尖,类似哨音。且体型较大,有近50厘米。是中国境内体型最大的一种鹦鹉。
他们基本统治了罗布林卡的上空,无论是飞行还是停留在高处,都在用特有的啰音提醒着他们的存在。这种声音与他们艳丽的外表很不相符,就好像一窈窕淑女一开口却是沙哑粗哩的声音,令人遗憾。
雄鸟有着珊瑚红色的上嘴,在阳光下闪着迷人的色泽。配以紫色的上衣,绿色的外套,如果不发声的确是无可挑剔。雌鸟虽然上嘴为黑色,但是整体色系与雄鸟相同。无论落在哪里都会让你有惊艳的感觉。
他们总是喜欢落在园林的柏树上,琢食那些白色的浆果。每隔20分钟左右便会相互提醒着飞上蓝天巡视整个罗布林卡。我不知道他们喜欢这里的缘故,也许正如当年的格桑嘉措,也许这里曾经的拉萨河孕育过他们的祖先。我几次来到拉萨,也只有在罗布林卡会与他们相遇。
其实,他们存在于此会令很多人惊讶,总感觉与概念中更多鹦鹉所在的热带气候不符。
据专家考证,中国历史上鹦鹉的种类及其分布的变迁是十分巨大的,就分布的纬度来说,已经从北纬39度南移到北纬31度。从分布的地区来说,就在清朝道光(1821年)以前,黄土高原西部的兰州、贺兰山、陇山到黄河中游的陕西,都尚有鹦鹉栖息,而现在这些地区的鹦鹉均早已绝灭;另外长江流域从云南东北部、贵州西北部、四川盆地,以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南部和浙江东部等地,在清朝初年以前,也都有鹦鹉栖息,后来也于清朝中叶以后绝迹。大紫胸鹦鹉目前仅栖息在中国广西、四川、西藏东部和云南等西藏或靠近西藏的地方,分布的范围大大缩小,数量更是十分稀少,在国外也仅见于印度北部。这样的变迁我有时会错误的认知为佛的力量让他们得以留存。
这样分布范围的历史变迁,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国气候和森林分布的历史变迁的结果。中国的鹦鹉均属于森林鸟类,主要是树栖生活,由于中国古时候北方气候比较暖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的分布范围也较为广阔,在黄土高原西部、长江上游、云南西北部、贵州西北部、湖南西南部和安徽南部等地,都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所以鹦鹉在中国的分布区域远比现在大得多。随着北方气候趋于寒冷,特别是从清朝乾隆年间以后,上述地区的森林不断遭到破坏,无疑也使鹦鹉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从而也导致这些地区的鹦鹉也随着逐渐消失。
这是典型的环境影响生存的案例,有广义的气候变换,有狭义的人为破坏。其实,这两种因素之间也互相关联。我们总是纠结着自己的生存环境,也许有一天我们的家园也会变得让我们无法依赖生存。大紫胸鹦鹉有佛的庇护,我们又会寻求到谁的庇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