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首宋词小令,短到极致,美到极致
小令是词调体式之一,指篇幅短小的词。小令通常以五十八字以内的短词为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等。
简短文字,却有着丰富的含义,读来唯美悠长,回味不绝。
今天,咩咩推荐9首小令,不足50个字,却让人回味无穷!
《苍梧谣》
宋·蔡伸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
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这首小词通过对圆月观感,抒发出沉挚的思念之情。寥寥十六个字,然而曲折有致。这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高妙描写手法,真可谓“以少胜多”了。
天啊,不要让这一轮圆月照得我这离家的人无法安眠。面对满月,孤身一人,心中的那个她在哪儿呢?月宫里,只有桂树的影子斑斑驳驳,无人赏看。
《阳关曲·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首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短短四句词,每一句都是佳句,实在难得。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对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极尽传神之妙。
后人对此词评价甚高,尤其是“绿肥红瘦”一句,更为历代文人所激赏。
《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宋·姜夔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
零落江南不自由。
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这首词写秋日登彭氏小楼的情景。作为一首描写羁旅飘泊的词作,词人并未将重点放在对漂泊的具体抒写上,而是通过抒发他内心的孤寂、伤感,将人引入一个更为幽微的境界,细致人微,感人至深。
全词以景含情,气氛凄冷;语言清新明快,篇幅虽小而情味深长。
《忆王孙·春词》
宋·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这是一首描绘闺中少妇思念丈夫的“闺情”词。词人将将芳草、烟柳、杜鹃、春雨、梨花诸物与所抒离恨别绪结合在一起,使之情景交融,所以韵味悠长。
小令如绝句,易成而难工,最重神韵。全诗一句一层渲染,层层推进,直至最后“深闭门”打住,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读来令人为之心恸。
《杵声齐·砧面莹》
宋·贺铸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这首词从怨女的角度,展现了一幕人铸间悲剧。词中描写了思妇捣好征衣寄给戍守边关的丈夫,丈夫远在万里之外的玉门关的西边,写家书时泪随墨下,令人唏嘘不止。
全词精炼含蓄,概括集中,感情真挚,余韵悠长。
《十六字令·归》
宋·袁去华
归!目断吾庐小翠微。
斜阳外,白鸟傍山飞。
这首明白如话的小令,仅十六字,却生动地表现了作者不愿与统治阶级合作、弃官归隐的决心和气魄。
起句仅一“归”字,冲口而出,斩钉截铁,既有弃官归隐的决心,又有与统治阶级决裂的气魄。
《捣练子》
宋·贺铸
斜月下,北风前。
万杵千砧捣欲穿。
不为捣衣勤不睡,
破除今夜夜如年。
此词以浅近自然 、通俗流畅的语言和一波三折、寓意深长的笔法,借思妇捣衣的活动,抒写了思妇对征夫的无尽思念和她们内心巨大的孤寂,痛楚。
小词只有五句,却写得凄凄切切,一波三折。
《江南春》
宋·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全词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起,以情结,情景交融,暗寄了词人如美人迟暮般的感慨。
“蘋满汀洲人未归”,将女主人公的离愁抒写得淋漓尽致,使人感觉到她的青春年华正在孤寂落寞的漫长等待中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