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掇青城的记忆(二)

拾掇青城的记忆(二)

——我们相识40年相约青城散记

范维胜

大漠风尘

如果说草原是内蒙的女人,那沙漠就是内蒙的汉子。

提起沙漠,我们的脑海是不是马上就会涌上瀚海阑干,驼铃声声,孤烟袅袅,长河落日,西风瘦马这些形形色色的词语。是的,如果你到响沙湾沙漠走一遭,你的体验会比这更美好。

响沙湾地处陕西、山西、内蒙古乌金三角地带,位于中国著名的库布其沙漠的最东端。在蒙语中,响沙湾被称为“布热芒哈”,意为“带喇叭的沙丘”。这里的沙丘绵延不断,更令人惊异的是,这里的沙子会唱歌。相传远古时期,有一仙人云游四海,来到此地,坐沙小憩,奏乐解乏,美妙的神曲渗入了沙中。以后的游人每经此地,拨动沙子,就能听到神曲。我们置身响沙湾沙漠,只感觉天是蓝的,地是黄的,这里除了蓝黄两色,再也看不到其他的色彩。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响沙湾沙漠的壮观令人惊叹,我们感受了小火车的悠闲,感受冲浪车的惊险,感受了沙漠骆驼的耐力,感受了沙雕技艺的巧夺天工,感受了鄂尔多斯婚礼的瑰丽多彩……

更令我们一群人惊叹的是,在这广袤的沙漠之中竟然藏着一块巨大的水上乐园,孩子们嬉水的欢笑声给这昏黄的沙漠带来了无尽的盎然生机,浩瀚壮阔的沙漠自然景观和响沙湾的人们创造人间乐园在这里完美融合,交相辉映,真叫人叹为观止。

据说,每一位响沙湾人迎接每一位远道客人的第一句心语就是“我是一粒沙”。但是,“一粒沙世界”,这可能就是每位响沙湾人与宾客融为一体的融入大自然的自由自在的神仙般的永无止境的欢乐境界。

正想着,天空一架“雄鹰”掠过,我的思绪里浮现出大漠真正的雄鹰铁木真的身影。

在拜谒成吉思汗陵的时候,导游告诉我们,宋乾道六年,铁木真九岁时,父亲带着携铁木真远去其他部落求亲,铁木真按照习俗留在弘吉剌部。父亲回归自己部落时,被塔塔儿人、铁木真兀格之子札邻不合在酒中下毒。回家后逝世。从此铁木真母子兄弟陷入了困境。但就是这一困境逼着铁木真成了真正的一代天骄。这时候,你才会彻彻底底地明白,沙漠的雄鹰蒙古族的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只是识弯弓,射大雕……

耳边忽然又响起了在红格尔敖包看“漠北传奇”时喇叭里不停地播放的歌曲《成吉思汗》——

奔奔跑跑沙丘上,马壮牛强

威威风风马背上,胸襟开朗

生不怕,死不怕,天不怕,天生英勇

心向上,心向上,心向上,坚心向上

我决意他乡往

大地任我闯荡

不可阻挡……

杯酒了情难

在内蒙旅游的几天里,每天都接触“酒”,这酒甜在我们同学的眉梢,却醉在二华兄弟的心头。

在内蒙古博物院参观的时候,我就留心,这个文化的、历史的、自然的、人类的诸多史料中有没有美酒和美食的记载,令我惊喜的是,我见到了许多青铜酒器和美食盛具,这说明咱们的蒙古族同胞历来就是豪情好客。

二华在内蒙打拼十余年,事业风生水起,待人豪爽侠义。首日的欢迎宴的国酒自不待言,一周的东旅西游,二华兄弟请我们品尽了自家的好酒,尝尽了内蒙的风味。

不知同游的同学是否还记得那微辛绵柔的45°的鄂尔多斯特曲,是它让我们一路小睡,不知不觉回到了呼和浩特。不知同游的同学还记得那入口老辣又入心绵甜的30年的河套王,是它“套”了德斌和二华同学的价格,更是它“掏”出了我们40年前,特别是朝强同学、为仁同学的一幕幕有趣而又难以忘却的同学故事。

不知同游的同学是否还记得那德顺源烧麦的浓香,德顺源的烧麦可是天下美食一绝,它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蒙味道”亮相。说起烧麦,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传说明末清初的时候,在呼和浩特大南街大召寺附近,有哥俩儿以卖包子为生,后来哥哥娶了媳妇,嫂嫂要求分家,包子店归哥嫂,弟弟在店里打工包包子、卖包子,善良的弟弟除了吃饱以外,再无分文,为赚钱将来自己娶媳妇,弟弟在包子上炉蒸时,就做了些薄皮开口的“包子”,区分开卖,卖包子的钱给哥哥,“捎卖”的钱积攒起来,可是很多人喜欢这个不像包子的包子,取名“捎卖”,后来向南传播就改叫烧麦了。故事的精髓在于生财有道,在于持家有方。

不知同游的同学是否还记得那内蒙的莜面,特别是那富有劲道的莜面鱼鱼。导游告诉我们,莜面古代是随军打仗的干粮,是由莜麦加工而成,含有钙、磷、铁、核黄素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莜面好吃,更在于它“三生三熟”做法。莜麦收割后,这是“一生”。要将莜麦磨成粉,须将麦粒炒熟,这是“一熟”。把炒熟的麦粒磨成莜面,这就又成了生的了,这是“二生”。做莜面需要用是滚烫的开水和面,所以这是“二熟”。和好面,做成莜面鱼鱼、莜面窝窝之类的,这就成了“三生”。接下来添柴加火,做熟之后便有了“三熟”。莜面如人生,没有磨砺,便没有好的前程。二华同学的经历是否也如这莜面?我想是这样的。

再美好的欢聚也少不了别离的笙歌,欢送宴的玉液琼浆则更让人醉而难忘,它是厦门大学为建校一百周年纪念特意定制的“茅台”。每位同学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抒发在内蒙一周的独特感受,景然、朝强同学的真实创作,让我们感受了两位的文字竟有如此的魅力、文字的功底竟如此深厚,德斌同学即兴改编的《赠汪伦》兴之所至、情真意切,为仁同学朗诵的《沙扬拉娜》缠绵缱绻、动人心扉,青峰同学将班长写的与这次相约有关的诗演绎的淋漓尽致,二华同学的《再别康桥》宣泄了寻梦执著、别离的伤感,张彤夫妇合作的《沁园春·雪》抑扬顿挫、大气恢弘。我还是在“酒”上做文章,因为管他今宵酒醒何处,管他醒来笑靥醉了酡红,最重的是干了二华这杯炽热而浓烈的美酒,诵了一首劝酒词——《将进酒》。至于我和夫人合唱的《心花开在草原上》,只不过同学们在哪里那里就是我们的天堂的最拙劣的表达……

词穷意未了,还是用二华才子的《久别酒别——为同学四十年相聚而写》来收住我的思绪吧:

汤山下,温泉畔,书声伴华年。花开花落两度秋,意气冲霄汉。山青青,泉潺潺,青春叹离散;四十年来未相忘,世事几多艰。

汤山下,温泉畔,书声伴华年。策马长歌皆离去,坐看雨中燕。山青青,泉潺潺,华发遮皱颜;相见相别时日少,杯酒了情难。

(0)

相关推荐

  • 【陕西】《智泉流韵》特邀作家王晓云原创《热 情 的 沙 漠》

    内 蒙 游 记 之 热 情 的 沙 漠 提及沙漠人们不由得会因为它的荒寂,苍凉而生畏.可是依然有种渴望想要去捡拾沙漠那份荒芜的美:想要去感受它那种自然 的沧桑:想要去倾心聆听沙子与沙子在风的作用下发出 ...

  • 沙漠奇景——内蒙响沙湾

    不是专程的旅行,出差到内蒙鄂尔多斯达拉特旗,顺道驱车路过当地有名的会唱歌的沙漠奇景--响沙湾.因公务在身,比较匆忙,只短暂停留,虽没有踏上金色沙漠上体会巧克力般的柔美,没能骑到骆驼背上体验穿越沙漠的刺 ...

  • 摄影:内蒙古乌金响沙湾

    摄影师:潘长宏 2021年10月21日 在我们走这片沙漠时,导游讲起了这里的故事,说得神采飞扬,我们听得津津乐道.响沙湾地处陕西.山西.内蒙古乌金三角地带,位于中国著名的库布其沙漠的最东端.景区面积为 ...

  • 拾掇青城的记忆(一)

    拾掇青城的记忆(一) --我们相识40年相约青城散记 范维胜 人在世上行走,记忆是唯一的行囊.这样看来,我时时想着拾掇青城的记忆,便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 巢湖师范专科学校81中文专业的同学相遇相识40 ...

  • 魏瑞金:东北的记忆二十四 唯美雾凇

    [总第130301期] 东北的记忆二十四 唯美雾凇 作者:魏瑞金 说起雾凇,人们首先会想到,赫赫有名的吉林雾凇. 我要说的雾凇,是乌苏里江支流的七虎林河两岸,在冬季合适的气候条件下,也会形成美丽的雾凇 ...

  • 乡村记忆(二):鸟殇

    本文作者:李云彪 在我记忆里,放学了,小孩子干不了重活,就帮大人拔猪菜.拾粪. 几个半大小子相跟上,边拔猪菜边找鸟窝.有的鸟窝里下了蛋,用大拇指和食指夹起来一颗,对着太阳一照就能看出来蛋里是否有小鸟,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张雁群春节记忆二题/张雁群

    <儿时的年> 儿时的年是从腊月开始的,香浓的腊八粥已开始飘荡年的气息,整个腊月都是为年来忙碌的.那时我们最想念的是过年的新衣裳,压岁钱,丝毫不会顾忌父母为过年发愁的心境,父母在无奈与困顿中 ...

  • 长河星空丨睢建民乡村记忆二题/睢建民

    骟羊 故乡地处豫东黄泛区贾鲁河畔,上世纪中后期,大集体年代,村人为了生计,家家户户都有养猪养羊的习惯.于是,便有了摘猪骟羊的营生. 那年月,时常光顾我们村子的手艺人姓魏,豫北滑县人,大伙都叫他&quo ...

  • 八十年代,一代人的记忆(二)

    四 八十年代,影视剧同样闪耀着理想与人性的光芒.这一时期,不仅内陆诞生了一些精心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同时从日本.欧美.港台等外部引进很多经典的影视片,成为八十年代人们生活中的巨大精神享受和美好记忆. 电 ...

  • 雄安历史记忆之安州二台

    作者:云中子 安州,曾用名濡阳,概因北关外有濡水河,又有易水在城北,其发源自代州.广昌.经安肃.漕河.徐河界,石桥河一亩泉河.滋河.沙河.了河.唐河九河至此,合流为易水,易水有三.分北中南三支,其一与 ...

  • 北城记忆 || 村子系列散文之二:思古幽情/轩诚清读(第480期)

    轩诚浅语: 张妥者,祖籍山西,自幼年便居西安北城,被著名作家张敏称为"最值得期待的用文字创造大北城历史之人".今天起,我们将以每周一篇的节奏,连续刊发张妥的系列散文"村子 ...

  • 快速记忆初级课程第14课二记忆能力基础训练背古诗,速读速记帮你

    快速记忆初级课程第14课二记忆能力基础训练背古诗,速读速记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