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花》:写满了农村的酸甜苦辣

《燕子花》,是乡村的记忆,以记叙资江下游岸边某乡村的一些人物事迹为代表,写满了资江沿岸(特别是资江中、下游地区)农村近几十年来发展过程中所历经的酸甜苦辣。作为资水上游农村的草根出身者,我被书中的一个个故事与一个个人物深深触动。虽然地域不同,但那些人与那些事,都那么熟悉,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仿佛就发生在身边。究其原因,是因为那些人、那些事不是个例。作者着眼细微,用生活在农村底层人物的细微故事记叙了农村社会艰难曲折发展的大故事。

农村,天地广阔,只因为其离土地最近,离山水最近,离纯朴最近,离原始最近。这就如同一张白纸,发到你的手里,你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写字,去画画,字体不一,线条不同,用色有异,甚至于你也可以像书中的某个人物一样,将它剪成细片,用来卷旱烟,成就那一圈圈白烟,也可以用来点煤油灯,或者什么也不做。在这片土地上,有古老的古梅山风俗,如赞土地;有迷茫的抗争,如冲锣;有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如古诗、对联;有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与拼搏,如修建烂泥湖与水渠;有对理想不悔的追求,如赵惠宝的作家梦;有成熟的爱情,也有青涩的追求。不管是吕怀远的童趣,还是陈天师的担当,都是这片土地上种出来的果实。关菩萨、维达嘿、老九、谢丹新、杨丽英、曹万钧、杨浩光、春瞎子,等等,作者在书中记叙了一个个鲜活而个性鲜明的人物,他们不同的抗争,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的目标:生存与发展。对于广大农民来说,鲜花果然可贵,但生存永远才是最基本的需求。在那段艰难的岁月中,为了生存,广大农民想尽了办法,费尽了脑汁,吃树皮,吃糠粑,寻野菜,挖蕨根,千方百计让自己生存下来。犁杷、队屋、灰印、大锅灶,永远刻在农村的发展历程上。一个个故事,伴着一片片资江边农村的记忆,通过作者的笔,不断在读者面前涌现。

虽然作为正统的历史,从来不记忆农村的琐事,但世界永远离不开土地上的真实。虽然有浓厚的泥土气息,但泥土才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泥土那么纯,它接纳水的清纯,也不惜接纳粪便的污浊,还包容化肥与农药的科学。泥土又是那么复杂,那么任性,你对好,它也对你好,你对它不好,它就不耐烦伺候你。它可以为你开鲜花,也可以长野草。它可以成长你,更可以埋葬你。这就是泥土,这就是农村。书中的一个个故事,能让你悟透泥土,悟透农村,悟透人生。

岁月,在资江边的土地上,写下了一个个故事,写满了古往今来的酸甜苦辣。有人走了,又有人来了。旧的故事完结了,新的故事又开始了,而追不回的,永远是记忆。追不回的,我也借书中的一句话提个问:你偷到哪去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