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种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01
前几日,我在后台看到一条小朋友的留言。
拼音和错字组成的句子,却也掩不住深深的无助。
他说因为他排斥上学,妈妈在四处找人咨询。
“妈妈xun(询)问了很多人,就是没问我自己,她说小孩子什么都不冬(懂)。”
对于上学的重要性,一个小孩不懂很正常。
但这种不想上学的感受,尽管无法表达好,却没有人比孩子更能体会。
如果只是依赖管教的力量,即便孩子乖乖去上学了,这份心结却没得到化解,最终会演化成更难解决的问题。
我见过很多家长,明明在解决孩子的问题,却又将孩子排斥在外。
命令、奖励、惩罚,是他们和孩子仅有的沟通方式。
02
教育二字,教人做事,育人品性。
很多父母只做到了前半句,把教育变成了管教,这是片面的。
《依恋与家庭治疗》中,将父母的养育模式划分为三类。
不同的教育理念,塑造了不同的家庭氛围,给孩子的影响贯穿终生。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三类养育模式都是怎样的:
一、专制型教养模式
上文所讲的案例,以及大多数中国家庭,都是典型的专制型家长。
“我是你妈/你爸,你就得听我的。”
孩子犯了一个错误,就急得不行,马上就要批评、纠正甚至惩罚。
可以说,这是短视的教育,只着眼于当下。
比起孩子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父母更关注孩子现在犯什么错,要怎么管。
比如年幼的孩子在马路上乱跑,这类家长可能直接在公众场合就训斥孩子。
损害自尊心不说,没有人在被叱责的情况下还能虚心接受什么。
这原本是个很好的学习时机,能让孩子分辨哪些情境是危险的。
但专制会让孩子回避思考,只顾着想怎么做不会惹妈妈生气。
或者,干脆反抗一切,什么也不听了。
这种教养模式,造就了疏离的家庭关系。
父母和孩子就算深爱着彼此,却也从不倾听对方的心声,没有尊重可言。
03
二、放任型教养模式
这种教养模式,多半来自儿时接受专制教育的那些夫妻。
由于自己父母的不当教育遭受了痛苦,长大后誓要成为不一样的父母,却往往用力过猛。
他们渴望做孩子的朋友,但批评和惩罚孩子显然会破坏“友情”。
于是,这类父母就常常对孩子的问题选择无视,指望等长大就好了。
父母和孩子的地位关系,就这样变得混淆不清。
父母失去了威严,一旦想要严肃就会破坏和孩子的关系,左右为难。
孩子呢,虽然权利和自由充足了,却也因此安全感不足。
这种纠缠的家庭关系,会导致孩子成长发展的失衡:
习惯于被人“哄”的孩子,长大后也很擅长哄别人,富有社交魅力;
同时,他们是情绪调节不良的,往往会有暴躁、冲动的表现,让关系难以持久。
04
三、权威型教养模式
还记得火遍全网的表情包男孩民国吗?
他的爸爸宋一国,在带娃这件事上可是做足了功夫。
在别的家长为哄孩子吃饭发愁时,当时才2岁的民国三兄弟就不用喂饭了,给啥吃啥。
原因是爸爸将选择权交给了孩子,让他们自己掌握吃饭的主动权。
有一次,哥哥顽皮把民国踩在垫子底下。
爸爸看到后,没有当场说什么,而是把哥哥带到厨房再责备。
因为比起纠正当下这个错误,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更长远,也更为重要。
这种权威型教养模式,营造的是平衡的家庭关系。
父母既有明确的决策权,也会对孩子保有足够尊重,倾听他们的需求。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自然是独立而有自信的,家庭就是他们的强大后援。
05
《奇葩说》中有一期辩题是:
如果可以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会按下按钮吗?
黄执中的观点,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他说:“什么是完美人生?那就是在人生的时时刻刻,永远都尽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选择权。”
亲情向左,长大向右,成长本就是慢慢远离父母的过程。
父母无法永远陪伴着孩子,更无法时刻去纠正孩子的行为。
我们真正能做的,其实是靠教育来引导孩子,培养自己的能力。
正如《依恋与家庭治疗》这本书所传递的:
每个“有症状”的孩子,背后都是“生病”的教育。
选择正确的教养方式,是对孩子负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