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永远的母校(一) / 文:老长不大

毕业四十再聚首 容颜虽变心不变——母校纪行(一)

老长不大

前 言

老和山麓青松挺,求是书院学子俊。

浙大时有人才出,钱江后潮推前潮。

忆往年,甲寅壮月,虎跃峰岗,壮志凌云,一群虎虎生气的小伙姑娘踏进浙大校院;

看今朝,丁酉季秋,鸡鸣田园,硕果飘香,几位饱经风霜的祖辈翁媪重返浙大母校。

时光流转,岁月沧桑。容颜虽变,情怀依旧。

朋友,你看到上面的两张照片了吗?整整间隔了42年。试问,人生能有几个42年?

当初,青涩稚嫩,血气方刚,正在燃烧激情的青春;

如今,华发染霜,老成持重,尚想涂抹绚丽的晚霞。

那年(1975年),我班在杭州电化厂实习期间,恰逢清明,全班30位同学加上带领实习的班主任李宝芳老师和于在璋老师(前排右二、三),来到钱塘江畔、六和塔下祭扫和瞻仰蔡永祥烈士,在事迹陈列馆旁边他的塑像前留下那张宝贵的合影。

今天,在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化工学院成立90周年,我班毕业40周年的喜庆之年,我们怀着对母校的眷恋和感恩,怀着对老师的思念和敬重。带着满腔喜悦的心情,带着久别重逢的渴望,重返母校,在浙大玉泉校区(我们求学校园)的毛主席雕像前草坪上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照片,这一刻的记忆将永远定格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我们毕业离开母校巳经整整四十年。四十年的翘首企盼,四十年的梦回萦绕,化成了今天的欢庆喜悦,心潮澎湃!

四十年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雨雪风霜,把我们锤炼得更加坚强;饱尝了太多的人生艰辛,把我们磨砺得更加成熟。

四十年间,我们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挫折,也有奋进。有失意,也有欣喜。有失去,也有收获。

但是,我们始终牢记母校的校训;“求是创新”。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秉承“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传统精神,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砥砺前行。

我们这次虽然只到了18位同学,那是因为有些同学身在异国,难以赶来,有些抱病在家,无法成行,有些还身居公司企业要职,肩负重任,又值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不能离岗脱身,但是,他们都纷纷嘱托我们一定要转达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恩和思念之情。

你看,他们是湖南的同学。他们有些从北京赶来,有些从南京过来,当然也还有从湖南老家而来。同学们戏谑在北京为“中央”,称在异国的为“联合国”。

再瞧,他们是河南的同学。他们从洛阳、新乡、驻马店、郑州、许昌等地过来。他们除了一位同学巳仙逝外,悉数全来,可见河南同学的凝聚力、号召力以及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思念之情!而且,还给我们的化工学院带来了节庆的厚重礼物。

浙江的同学自不必说,当尽地主之谊嘛,那可辛苦了几位家在杭州的同学,特别是留校任教的同学,更是联系院校,安排议程,聘请老师,接待同学,忙里忙外,百般辛劳。

虽然,我们来得有点晚了,人员也到得少了,但是,不管怎样,我们还是来了。

流水不为石所阻,友情不因远而疏。

母校情结割不断,老师恩情永难忘。

今天,我们有太多的心里话想跟母校讲,想对老师说,也想要和阔别多年的同窗叙聊。

曾记否,那时,我们的老师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关爱。无论是德高望重的潘祖仁老师、资深学富的陈时琪老师,还是刚刚毕业不久年轻的班主任李宝芳、年壮学盛的许佩新、于在璋等老师,以及工农调干生出身的吴芸英老师,还有专管我专业教学的雷老师,授课的谭、王、潘……等等老师。他们都没有看不起我们这批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相对薄弱的“工农兵学员”,更没有卑视。他们都把我们当作自己心爱的学生,因材施教,依次渐进,循循诱导,诲人不倦。

我国高分子化学专业领域的权威潘祖仁老师,亲自为我班讲授高分子化学的专业课,亲自领队带我班赴天津大沽化工厂实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知识渊博,学者风范。据说评选院士时两轮通过,只因年令因素而未评定。不管什么原因,潘老师,你就是我们学生心目中的院士,永远的真正的名副其实的院士!

我们普通化学的陈时琪老师,巳年近六旬,家住杭州文二街附近,离浙大有段距离,那时交通尚不便利,骑着自行车来我班上课。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循循诱导,诲人不倦,足见其学识之不凡。上午课上完,下午课后还常来我们宿舍辅导,解疑答难,不辞辛劳,不厌其烦,耐心讲解,精心教学,尤其是对我们那些来自农村基础较差的学生,更是关爱有加,拳拳之心,由此可见。陈老师谦逊随和,为人低调,爱生如子,不计回报。学生现在忆起,泪洒纸上。

我们的班主任李宝芳老师,刚毕业没几年,只比班中年令大的学生长2岁。对学生学业上关心、生活上关爱。当时,幼儿尚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还每天或下午或晚上来我们学生宿舍辅导,带我们下工厂实习,那可要克服多少的家庭困难,付出多少的精力和辛劳,真是感人至深。

许佩新老师上我班的物化课,针对我们这些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认真备课,几易教䅁,因材施教,依次循进,思维清晰,逻辑严密。尽心尽力尽责,把抽象的物化课讲得通俗形象,学生听得懂、记得牢、会运用。许老师不仅课上得好,而且,一手板书整齐、飘逸、灵动、潇洒,犹如硬笔(粉笔)的书法艺术作品,同学们交口赞誉,至今不忘。再加上她的容颜清秀、气质优雅、举止得体、行为端庄。真正的秀外慧中的知性女士,是当时我班无论男女同学心中的一位活脱脱的“女神”!

吴芸英老师来自工农,有朴素的工农情感,把学生当做弟妹和孩子,对学生生活上暄寒问暖,关怀备至。哪位同学有事情有困难或家里来了亲友,都当作自己的事情,尽力帮助解决,甚至将学生的亲友带到家里去食宿。这是一种何等伟大的爱!

还有那位上我班物理课的男老师,他的姓名、脸容,我现在巳经记不太清了,但是他家住在杭州留下、闲林埠一带,为赶来给我班上课,有时候家中小孩无人照看,竟用宽布条把孩子捆在床上的动人细节,即至今记得,乃至终身难忘。

还有于在璋老师、王老师、韩老师、谭老师、小潘老师……等等等等。若要细叙,几天几夜都难以穷尽,限于篇限,多赘述。你们都是好老师,你们丝毫没有看起我们这些工农兵学员,你们都是全身心的教育培养我们,都是非常可敬可爱可亲的人!我们学生铭记在心,感恩在怀,永世不会忘记!

师恩重如山,师情永不忘!

老师,对不起的是我们,来的太晚了。以至于有些尊敬的恩师,即使想去拜访也见不到了。尽管本省的学生偶上省城,也大多忙于公务,匆匆的来,匆匆的走,未能抽时间来看望你们。更何况外埠的同学,就更没有机会了。

这次相见,虽然有许多老师由于种种原因仍未谋面,可是,我们始终把你们记在心里。相聚的老师虽大多容颜有些苍老,步履蹒跚,但在我们学生的心目中,你们仍然精神矍铄、风彩依旧,是一朶朶永不凋谢的鲜花!

时光可以带着我们的青春年华,却永远带不走深厚的老师恩情,亦磨灭不掉同窗的珍贵情谊。

我们感恩老师(包括中小学老师),没有你们的烛泪成灰、护苗育花、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就没有我们的成长,也没有我们的今天!

最后,我把一位恩师对我班同学返校的深情感念作为此文的结尾:

“我虽然参加过一次次的学生聚会,也曾经接待过一个个来自国内外的学生来访,尽管你们巳经姗姗来迟,但迟开的玫瑰依然浓烈芬芳!看着同学们一张张憨厚朴实的脸,感受着同学们朴实无华的情感,内心直白的赞美,让我感到格外的真诚!

巳经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学生,忘初心,重返母校,看望40年前的老师,师生的情谊弥足珍贵!

谢谢张克立武凤英伉俪的珍贵礼物!谢谢闫秀玲画家意欲作画赠送的一片心意!谢谢同学们真情厚谊!衷心祝福高化工74级全体同学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永远吉祥!”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作者简介】

老长不大

男,浙江宁波人。曾经农学兵工,捎带衙门杂役,唯缺商,故无财。如今退休可闲不闲,忙孙辈、忙读书、忙信笔由缰,虽喜爱,然少才。曾经少不更事,不谙世事;如今老不成熟,依然故我,可谓老长不大也。

(0)

相关推荐

  • 祝福所有的人都太平 到老伴儿母校拍太平鸟记

    祝  福  所  有  的  人  都  太  平 --到老伴儿母校拍太平鸟记 户外活动 一.微聊 我发小,算起来还是一年级就在一起念书的同学,发了一个朋友

  • 田琦 | 母校记忆点滴

    往期回顾  ·   赵处亮 | 孝义的"蜀道" ·   一篇有趣的小学生作文 | 二十年后回家乡 ▼  点击收听  ▼   作者:田琦 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孝义中学招收了第 ...

  • 男孩立志要考浙大,因“用力过猛”考上清华,浙大:是我高攀了

    高考已经结束了,很多同学都收到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湖南的一位男生也拿到了来自清华的录取通知书. 正常来说,考上清华是一件喜事,但这位同学却有些"失落",这让很多网友不解,为啥考上清 ...

  • 你还记得,当年因“非典”而放假的快乐时光吗?

    前几天,当得知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与当年的"非典型性肺炎"很相似时,烟雨君不但没有恐慌,还在一瞬间调出了十几年前因"非典"流行而学校放假的美好时光. 那年春天 ...

  • 浙江大学:我永远的母校(四) / 文:老长不大

    最忆自是同学情一一母校纪行(四) 老长不大 我看着校园里年轻一代学生的清秀靓丽的面容,朝气自信的神态,青春活泼的身影,欢快轻盈的脚步.记忆如同电影的蒙太奇,一下子把我切换到四十多年前,那时,我们何曾不 ...

  • 浙江大学:我永远的母校(三) / 文:老长不大

    一砖一木总关情一一 母校纪行(三) 老长不大 春秋人生匆匆过,新老校园悠悠行 问君能有几多恋?一砖一木总关情. 一一题记 浙大是我们的母校.校园是我们的娘家. 四十载春秋,四十载思念.当我们看见浙大玉 ...

  • 浙江大学:我永远的母校(二) / 文:老长不大

    浙江大学:我永远的母校(二) 老长不大 多少次魂牵梦绕,多少回心驰神往.今天,我们终于来了,来到教育栽培我们的母校,来到我们就读过的化工学院(原化工糸).让我们欢聚浙大,感恩母校. 当我在化工学院捐赠 ...

  • 阴沉的奥斯维辛 / 文:老长不大

    阴沉的奥斯维辛   文/ 老长不大 汽车离开波兰的古都克拉科夫,郊外草地已经收割完毕,一捆捆打包好的圆筒形草卷,正等待着装运.偶有几块绿油油的青菜点缀着田野,显得格外的水灵而有生气.路边简朴整洁的农舍 ...

  • 壶口瀑布雄,黄河民族魂 / 文:老长不大

    壶口瀑布雄,黄河民族魂 老长不大  黄河壶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也是世界奇观之一. 五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初夏艳阳,睛空少云,气温略高,微风送爽,我们一行来到了闻名中外的黄河壶口.只见景点游人如 ...

  • 【旅游美文-专栏】行走土耳其(上、中、下) / 文:老长不大

    编者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都是品质人生的最高境界! 果能如此则此生无憾矣! 然,大多数凡尘俗子每日里庸庸碌碌,都没有功夫仰望蓝天的白云,更不必说读书万卷了! 老长不大老 ...

  • 抹不去的乡恋 / 文:老长不大

    抹不去的乡恋 老长不大  拆得掉的乡村,抹不去的乡恋. 不为写作,只为记录,也为怀念,更为留存. 一一心语 著名作家.中国古村落保护第一人冯骥才先生,曾在去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呼吁:" ...

  • 【我的师范母校-专栏】高安师范:永远的母校 / 文:帅学习

    记忆犹新话高师  帅学习 原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八七(7)班 2006年10月20日,我作为宜春学院高安校区(原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百年校庆奉新代表团秘书长,和代表团各位成员一起前往母校出席庆典仪式,受 ...

  • 小说专刊|刘勤快过年 文/老潘

    站在岚山之巅,举目四望,湘江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三水六桥,步云飞虹历历在目,远山崎岖连绵直奔八闽百粤,湘水绵水在山下汇为贡江蜿蜒九曲,飘然西去,车水马龙田园村舍,风景如画使人心醉神迷,宠辱皆忘,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