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者展示偏好,与下级的利用与被利用!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34卷,汉纪二十六

汉哀帝建平四年(戊午,公元前3年)

【原文】

郑崇以贤贵宠过度谏上,由是重得罪,数以职事见责;发疾颈痈,欲乞骸鼻,不敢。尚书令赵昌佞谄,素害崇;知见疏,因奏“崇与宗族通,疑有奸,请治。”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崇对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复!”上怒,下崇狱。

【译文】

郑崇因为董贤贵宠过度而劝谏哀帝,因此深深得罪了哀帝,哀帝多次借公事谴责他。郑崇脖子上长了毒痈,想奏请退休,又不敢提出。尚书令赵昌奸邪、善于谄谀,素来痛恨郑崇,知道哀帝已疏远了郑崇,就趁机上奏说:“郑崇与刘氏宗族中人交往密切,我怀疑有什么奸谋,请追查惩处。”哀帝责问郑崇说”你家人来人往门庭若市,为什么要约束我交?”郑崇回答说:“我家虽门庭若市,但我心里却清静如水。希望陛下考察。”哀帝大怒,将郑崇逮捕下狱。


【解析】

上面材料发生的背景,基本上王氏外戚与汉哀帝及丁傅外戚的斗争告一段落。

随后是汉哀帝自己搞事情,主要矛盾反变成汉哀帝的与朝堂之间的矛盾。

董贤作为汉哀帝的男宠,自然成为斗争的焦点。

材料里面的这个郑崇也因为多次劝谏汉哀帝不要过于宠幸董贤而导致自己被汉哀帝厌恶。

如果事情只到这里,充其量就是一个下属经常让领导不爽,再往下发展顶多就是被开除或调岗而已。

但是,赵昌的出现以及他在汉哀帝面前告黑状、诬陷,让这件是彻底变味。

先来说一说赵昌。

赵昌是尚书令,郑崇是尚书仆射,可以理解为后者是前者的副手。

要是职位对调,或许还能理解,毕竟把一把手搞下去了,二把手说不定就能顺势上位。

但是赵昌这个一把手把郑崇这个二把手搞下去了能有啥好处?

这里的好处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消除威胁
郑崇背后有傅喜(前任大司马),再看往后看,当郑崇下狱之后还有司隶校尉孙宝出来为他说话说明郑崇有不小的能量。
赵昌啥玩意都没,自然郑崇的存在严重威胁到赵昌。
其二,巴结贵人
之前说了郑崇得罪了傅太后、董贤、汉哀帝。
赵昌弹劾或者说打郑崇的小报告,某种程度就是站队投靠。
一方面与之切割,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表忠心。
在G场中,捧红踩黑历来是常态,此时的郑崇就是黑。
其三,做黑手求上位
彼时汉哀帝其实已经对郑崇有不满,不然也不会数次叱责郑崇。
赵昌从这一点明显地感觉到,汉哀帝对郑崇的态度有变化,但一直没有处理他,更多是没找到理由借口。
而郑崇这个人本身也行得正,没有把柄。
这个时候就要有人来做坏人、做黑手,给想收拾人的汉哀帝以制造借口。
毫无疑问,赵昌就扮演了这个角色。
理由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理由,至于理由如果不成立,是提出理由的赵昌的问题,与我汉哀帝无关。
而恰恰每个上位者又需要有这样的人来为自己办事,赵昌想卡这个位置。

注意,之所以有这些,很大程度上这几个字是关键。

由是重得罪,数以职事见责

对于郑崇,汉哀帝表现出了他非常不好的态度。

而赵昌也是捕捉到这一点才会对郑崇下手。

如果单纯的从表面看,可能也就是一个有心计的下属特别善于揣摩上意,针对性给价值。

而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几次提到的,作为下属应该要也应该要善于揣摩上意。

但是,咱们换个角度来看,作为上位者,对于下属揣摩上意这件事真的要辩证地看。

因这件事,有这么几个风险。

其一,态度目的被揣摩到,容易被利用
上位者手中握有大权、资源,下属想要这些东西,必然是恩自上出、权自上出。
下属想要达成目的,自然少不了借上位者的权势。
如何借?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件是在上位者看来是他自己的事。
想要达成这个目的,就必须基于对上位者的揣摩。
如果利于组织缓则罢了,万一揣摩之人别有用心呢?
其二,主动与被动之间的目的可控
上位者与下属之间本就是博弈与合作的关系。
有些事情上位者不好表达的,通过暗示,小动作让下属揣摩去干,也不是不行。比如卢俊义杀史文恭,梁山之主位置归顺问题上,宋江心腹李逵的那些话就是替宋江说的。
这种是故意如此,知道自己要什么,才让下属去揣摩。
但,因为无意之间被下属揣摩到,反而因势利导,这就是本末倒置。
说白了,上位者和下属之间就是合作利用,下属可以利用上位者,但是这个过程必须是上位者主动认可、并在可控范围内造成的局面,而并非是下属通过揣摩设计,让上位者成为下属中的利用的工具。
其三,公私混合
做事,最怕公私不分。
上位者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和偏好。
之前说了那么多上位者自身对内心的控制,要克制欲望。
权力在手,更应该要实事求是,尤其是对于上位者自身而言,切忌将自己的个人观点、倾向加之于事。
但,如果有下属揣摩到了上级的个人偏好,然后再议事讨论的时候顺着表达出来呢?
上位者会不会受到影响?会不会内心表示认同, 进而出现倾向偏颇?
那么最终讨论出来的事情,到底是符合客观,还是夹杂了大量主观,这个谁又能说得清楚。
当然,夹杂主观,甚至个人私利是必然的,只能说尽可能控制在一个可接受且不至于坏事的范围内。

【闲扯】

其实,说揣摩好坏很难界定。

就像同一个东西,不同人用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这个完全取决于所用者持有何种心思。

对于下属而言,自然是要多去揣摩上级,这里并不是去送礼、巴结之类,而是如何把工作做好。

对于上位者而言,更要注意到自己的言行时刻在被下属揣摩。

这个东西不可能禁绝,只能说在最终决策的时候,多慎重思考,让事情回归真实需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