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求 《汉宫春晓图》细赏:苏州潘氏的收藏特展精品
尤求《汉宫春晓图》细赏
苏州潘氏的收藏特展精品
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
正在热展的苏州博物馆“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学术特展之三“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 正迎接四方观众。苏州博物馆一如既往地秉承“继承、传播、弘扬苏州文化,培养公众文化艺术素养”的社会使命,继续实施“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学术展览,并拟于2019年举办“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特展。2016年、2017年12月,分别成功举办“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梅景传家——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特展,受到海内外观众的欢迎,获得广泛好评。
清代中后期,苏州是收藏家汇聚之地。其中,尤以郡中几大家族最为著名,涌现出一批收藏家,他们对中国青铜器、玉器、书画、碑帖、文房的蒐集与鉴赏,既代表了传统文人的趣味,也代表了苏州这座城市文化的面貌。此次“攀古奕世——苏州潘氏的收藏”亦分上、下两期,将于2019年1月28日换展,持续至2019年3月17日结束。
苏州潘氏作为晚清到民国苏州地区著名的收藏世家,从乾嘉时期“奕”、“世”两辈开始,以科名重于乡里,子孙中人才辈出,不少都具有诗人、学者、收藏家等多重身份,潘氏家族的收藏囊括青铜器、书画、碑帖、古籍、文房等多个门类。晚清时期,潘祖荫攀古楼的青铜器、滂喜斋的善本古籍收藏,均名重一时,尤其以盂鼎、克鼎、宋刻《梅花喜神谱》、宋刻《金石录》等著称于世。民国时期,宝山楼主人潘博山,在继承祖父辈藏品的基础上,继续搜集,别开生面,在书画、碑帖等收藏上继续发展,所藏元明清名人尺牍、肖像专题,别具别色。此次“攀古奕世”特展,苏州博物馆经过两年多的周密筹划,成功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贵州省博物馆、苏州图书馆,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7家文博机构的潘氏五世所藏青铜器、陶器、书画、古籍、碑帖、文房精品88件汇集一堂。内容涵盖了商周青铜器,唐、宋、元、明、清历代书法、绘画,以及潘氏一门手稿等。苏州博物馆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观众在了解以攀古楼、宝山楼为代表的潘氏数代人收藏概貌的基础上,进一步追寻以潘氏为代表的苏州收藏家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通过对藏品的解读,沟通古今。
序言
清代苏州的潘氏,有『富』『贵』之别。『贵潘』一族于明代从歙县迁居吴中,清乾隆以后,门庭渐盛,科甲蝉联,世代簪缨,地位日崇。其子孙在功名之外,尤以诗文、书画、收藏著称于世。
四朝元老潘世恩的孙辈中,潘祖荫(1830—1890)上承父辈曾沂、曾莹、曾绶、曾玮之爱好,下能开后辈收藏之风气,实为承前启后之代表。其京邸设有攀古楼、滂喜斋,分储青铜器、古籍善本,精善堪称一时之冠。潘氏友生门人如吴大澂、王懿荣、赵之谦、李慈铭等济济一堂,不时以金石考订、善本赏析为乐。潘祖荫身后,连同大盂鼎、大克鼎、宋刻《金石录》十卷、宋刻《梅花喜神谱》等,一并由弟潘祖年(1870—1925)运回苏城,保藏数十年,未尝有失。
民国以来,潘氏后人中,祖荫堂兄祖同之孙潘博山(承厚)、潘景郑(承弼)继承乃祖竹山堂旧藏,续事搜罗,深具慧眼,拔宋刻《后山居士文集》于故纸堆中,遂合用宝山楼之名,以藏珍椠。博山经营实业,重振家风,于书画、名人书札、古籍善本、古墨等,皆有专藏,雄于侪辈,惜中年殒逝,幸有胞弟景郑继承其志。
丁丑之难,苏州陷落,攀古楼藏器、滂喜斋藏书经潘丁达于、潘博山等掩护、转移,得以无恙。一九五一年以后,经潘博山夫人丁燮柔、潘丁达于姊妹二人之手,潘氏五世收藏陆续捐献国家,入藏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机构。
今兹继顾氏过云楼、吴氏梅景书屋之后,苏州博物馆将以潘祖荫、潘博山为代表之收藏,择其尤者,在苏聚合,此次展览得益于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贵州省博物馆、苏州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单位与潘氏后人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表示诚挚的感谢!
大阜之潘,吴中繁昌。文恭文勤,攀古流芳。清芬奕世,邦国之光。
是为序。
陈瑞近 苏州博物馆馆长
尤求《汉宫春晓图卷》(明)
纸本墨笔
纵24、横80.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卷画西汉时赵飞燕的故事。先写飞燕入宫,随写其迎妹合德同侍君王,继又写各地进贡珍奇异物以媚赵氏姐妹及乘沙棠木舟游太液池之事,最后又写飞燕借求子起乱,导致姐妹争吵、妹为昭仪得幸之事。卷首有文彭以隶书作“汉宫春晓”引首,及周天球小楷书《赵飞燕外传》,有垂诫后人之意。
此图笔法工整,惜墨如金,渲染层次细腻。卷后又有周天球书《赵飞燕遗事》及俞允文《赵飞燕合德别传》等。款署“长洲尤求”及“隆庆戊辰孟夏”。钤“尤氏子求”朱文方印、“凤丘子”白文方印。
尤求,明代人,字子求,号凤丘(一作凤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移居太仓。工写山水,兼人物,学刘楹年、钱舜举而精妙不及。尝画小西门关庙壁作行军势。又画弇山藏经阁壁,作诸佛像皆绝技。兼长仕女,继仇英(?―一五七二)以名世,尤擅白描。隆庆六年(一五七二)作昭君出塞图,同年所作品古图,藏故宫博物院。万历十一年(一五八三)作七夕穿针图。《太仓志、五杂俎、无声诗史》。传世作品有《红拂图》《人物山水图》。
图片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
欢迎转载
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发布
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
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卷》:鬼方分享辽博中国古代绘画展瑰宝
计晖:《天国的宝物---十九世纪法国纯银鎏金珐琅镶宝圣体光》
近代俄国日本与西方的异域情调:周倜分享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之三
如愿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