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45)
从道德修养的可能性来看,《论修养》从人性的可变性切入,进行具体分析和阐述,这与传统道德修养理论的思维路径也是契合的。儒家的修身理论就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孔子从人与人相比较的角度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他认为,人和人在与生俱来的本能上是彼此接近的,只是由于后天的习染不同、环境影响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个人努力不同,从而形成了很大的差别。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强调人的自觉的道德修养在人性完善过程中的作用。荀子提出的“性恶论”,则强调道德教化和礼法约束的重要性。他们虽然各有片面性,但是,都从一个侧面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都指明了人性的可变性。《论修养》也是循着这一思想路径论证道德修养的可能性的。刘少奇指出:“我们应该把自己看作是需要而且可能改造的”,“不要把自己看作是不变的、完美的、神圣的,不需要改造的、不可能改造的。”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引用了孔子和孟子的话:“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个封建思想家在这里所说的是他自己修养的过程,他并不承认自己是天生的‘圣人’”。“ 另一个封建思想家孟子也说过,在历史上担当‘大任’起过作用的人物,都经过一个艰苦的锻炼过程,这就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共产党员是要担负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的,所以更必须注意在革命斗争中的锻炼和修养。”值得注意的是,刘少奇对人性可变性的论证,扬弃了传统伦理思想对人性的抽象理解,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把人性问题放到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考察,从而为人性的变化发展找到了历史的客观依据。他说,“人类本身,人类社会,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过程”,“人类在和自然界的不断斗争中,不断地改造自然界,同时也不断地改造着人类自己,改造着人们彼此间的关系。人们的本身,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组织形式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等,都是在社会的人们和自然界的长年斗争中不断地改造和进步的。”“人们不但在和自然界的斗争中,而且在社会阶级的斗争中,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同时也改造着人们自己。”人性的这种可变性不仅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之中,而且反映在每个人身上。刘少奇举例说,几个共产党员一起去参加某种群众的革命斗争,在大体一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去参加革命实践,这种革命斗争对于这些党员所起的影响,可能完全不是一样的。有的进步快,有的进步慢,有的甚至动摇了。他由此得出结论:“革命者在革命斗争中的主观努力和修养,对于改造和提高革命者自己,是完全必需的,决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