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以后,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疼。一张方子治肩膀疼、胳膊麻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身体疼痛这个事儿。

我们都有这个体验——上了年纪以后,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疼。总之,50岁以后,人几乎就不断地和疼痛作斗争。

人的肢体,为什么会疼?各种因素中,我今天想提醒你,血虚这个事儿。没错。就是血虚。血少了,身体必然疼痛。

来吧,我还得给你举例子。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什么毛病呢?就是右侧肩关节疼痛,右侧胳膊发麻。此人四处求医,按照肩周炎等疾病治疗,效果平平

后来,他在别人的介绍下,找到了李斯炽老师。

李斯炽,是我国巴蜀名医,是杏林老前辈。感兴趣的朋友,你不妨上网去查阅他老人家的学术生平。我在这里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就不多说了。

面对这个患者,李师仔细诊察。他发现,患者脉象弦细而缓,舌头上有一层微微的黄苔。当时,李师就问,睡眠好不好?吃饭好不好?患者回答,睡眠很不好,身体乏力。自从发病以后,食量大不如从前。

这也难怪:成天肩膀疼,胳膊麻,谁还有心吃饭啊?

了解到这些以后,李师书方一首:

【当归,白芍,玉竹,女贞子,生地,制首乌,山药,秦艽,桑枝,海风藤,豨莶草,甘草】。所有这些,水煎服,一共开6剂。

结果,患者应用4剂以后,肩膀的疼痛、胳膊的麻木感就消失了。其他症候,也都有很大改善。

这是医案的大致经过。在这里,我还是请你把上头李斯炽先生的方子,记下来。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

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呢?

读者朋友,如果你手头有一本中医基础理论的教材,不妨拿出来,翻到气血津液这一章。你会看到,中医在归纳血的作用的时候,会提到四个字,就是“血主濡之”。

濡,指的是濡养、润泽,给身体组织提供营养。血对身体而言,就有这样的作用。我们的关节、筋肉,无不是受血液的濡养,才可以灵活运动、感觉舒适的。

如果血不足,或者发生其他血液的问题,如血瘀等,我们的关节、肌肉,就会疼,就会麻,就会失去功用。

显然,上述医案里这个患者,就因为血虚而发病。

你看,此人脉象弦细而缓。这是典型的血虚、脉道失养的表现。另外,舌头上有微微黄苔,说明阴血亏少,患者体内有了虚热

心主血。心藏心神。血虚,则心神失养,所以患者晚上睡不好觉。你看,这个辨证过程,分析起来是不是也挺清晰的?

所以说,这个人的核心问题,在于血虚。这个是基础。在此基础上,他再外感风寒湿邪,就会导致肢体麻木、疼痛。

那怎么办啊?很简单,就是养好阴血,驱散外邪。我们再来看看当时医家开的方子:

这个方子,我之所以想让您记下来,原因就在于它比较实用,有很广泛的借鉴价值。

其中,当归、白芍、玉竹、女贞子、生地、制首乌、山药,用于养阴血。这是扶正。秦艽、桑枝、海风藤、豨莶草。这是在祛风除湿散寒,乃是驱邪之举。

如此,养阴血、驱外邪,患者的病痛自然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

事实上,生活中有不少老年、中老年人,他们的关节肢体疼痛,和血虚有关系。这类人的典型表现,就是脉象比较弦细或者细缓,身体乏力,脸色、唇色都可能偏于苍白,晚上睡觉不太好,甚至偶尔心慌心悸。疼痛的同时,可能兼具麻木感。之所以这样,和年高以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以及肝肾不足有关系。

对于这类人,我个人感觉,应该以养血之法为主来调治。近些年来,以养血的四物汤为主,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临床报告越来越多。这充分说明,养血扶正,在治疗关节肢体病症时,具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

而上头所述的李斯炽老师的方子,结构清晰,用药平常,立法准确,是养血驱邪的典型代表。临床,对一些患者是有指导价值的。所以说,我希望非专业读者,应该将其记下来,日后有机会,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切记,这个是针对血虚为主的病情。有些时候,肢体疼痛的原因,以淤血为主,以外感风寒为主,或以痰湿为主,那就得另起炉灶、另当别论了。中医的方子,就是这样,有什么症候用什么方。不是这回事儿,就不能乱用。非专业的读者,不宜自己盲目尝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