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崩溃的孩子究竟有多可怕?知乎高赞回答揭露真相

熊孩子情绪崩溃难管教,大概是全天下老母亲共同的难题。
各大视频平台也经常有孩子哭闹不止,大人手足无措的热门视频。我们能发现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表达激烈情绪的时候,比孩子还不知所措,只希望眼前失控的局面尽快结束。
所以很多家长不惜用暴力、无视等极端的手段应对孩子情绪崩溃,殊不知这样对孩子造成的危害,可能会影响改写他的一生。
孩子的情绪里,藏的可是母亲们都极度重视的未来。
情绪崩溃的孩子究竟有多可怕?对于这个问题,知乎网友们展开了激烈讨论,其中最高赞的回答引人深思,结合个人思考和发展心理学相关理论,我的整理如下。
其实每一个情绪崩溃的孩子,只是需要被看见,他们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但在他们的年龄阶段又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而情绪崩溃可以说一种寻求帮助的基因即时反应。
作为父母当孩子情绪崩溃的时候,第一件事应是去寻找让孩子崩溃的原因。
当一个孩子处于大哭大闹时,说明他此刻正在感受到崩溃、愤怒、受到威胁或者疲劳,他不能很好地表达需要和想法,也有可能是因为无法适应眼前的环境,他需要通过哭闹的方式引起家长的注意。
我觉得中国家长很奇怪的一点在于:当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会通过哭声去判断孩子是饿了、尿了、还是需要其他帮助。一旦孩子脱离了婴儿期,尤其是开始上学以后,中国的家长就自然而然地忘记了这一点,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应该懂事。
可事实上即便孩子学会了说话、能跑能跳,很多事情他也是第一次接触,对陌生会产生恐惧。
人类天然的有情感需求,需要被共情。且作为一种一种习得性物种,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当孩子处于崩溃状态时,他需要父母的共情,让他感受到安全感,以及教授他应当如何应对自己的情绪崩溃。
尹建莉老师曾在相关的书中说过:“接纳”是让孩子的坏情绪向外宣泄,“转移”是帮孩子构建好情绪。双管齐下,会让孩子的情绪彻底扭转,更快地好起来。
面对熊孩子,我们一定要秉持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的原则。
演员沙溢就做得非常好,一次安吉在录制节目的时候情绪失控大哭,此时的沙溢并没有制止他哭泣,而是抱住了他,轻轻的拍他的背。
其实在孩子哭泣时,拥抱要比呵斥更有用。
孩子的情绪若被强行制止,那么即便他在当下恢复了常态,但在他的内心也会留下情绪困扰,导致孩子在成年以后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任何没被解决的问题都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在日积月累后以更强的破坏力爆发。
心理学家李玫瑾说: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每一个失控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失控的父母。
很多家长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但每次孩子不听话,他们依旧难以控制自己不对孩子发火,但事后又会责怪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或者好爸爸。
其实父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在童年时期,没有对他们的情感需求给予及时的回馈,导致他们对其产生的情绪缺乏觉知和应对策略。
所以为人父母,未必要给孩子创造多么好的物质条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学会看见、关注、接纳并体谅那个曾经未被满足的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把为人父母的模式分为高模式进程和低模式进程。
高模式进程是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能够以较平缓的状态接纳,并充分考虑自己的行为和后果。
而低模式进程是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由于存在未修复的心理创伤,无法接纳孩子的情绪,还会对孩子产生恼怒和愤恨,常常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学会以平常心对待自己,治愈自己,其实熊孩子并没有那么可怕。
养育孩子从某种角度讲,不仅是在抚育另一条生命,同时也是在完整父母自己的人生。在这条路上不要那么多的焦虑和期望,现在很多父母认为自己孩子怎么怎么样,其实全部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父母和孩子能够真正亲密无间的时光,也就那几年,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愚昧和焦虑,而让这段时光蒙上灰。
比起补习班,培训班,和父母共同玩乐高的时光,哭泣时父母的拥抱,更能成就一个孩子。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rce J, Emde RN. Mother’s presence is not enough: Effect of emotional availability on infant explora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1; 17:737–745.10.1037/0012-1649.17.6.73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