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四):良知即中,是为至善
各位朋友好,上一次我们简单提到,良知的三重比喻,我个人试图通过这三重比喻,让大家能够体会、能够领会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原本良知的真实状态。
一.做人做事 呈现本然良知
现在我们接着讲,良知要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那就叫做致良知。我们原来曾经简单提到过,致是什么意思?致就是实践、就是体现、就是表达、就是行动,我们原本讲致良知就是行良知,同样需要贯彻知行合一的那个精神、那个状态。只不过当我们在讲致良知的时候,知行合一的知在这里便是良知,把良知本然的、原本的、原来就是的、那样的一种真实状态,通过我们自我的眼耳鼻舌身,把它落实到日常生活的交往世界当中,那就叫做致良知。
那我们先看看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怎么样的?人在这个现实社会当中生活,大家仔细想一想,实际上我们无非是两件事——做事、做人,除了这两件事,没有任何别的事。做事通常就是说和事打交道,做人,那么就是和人打交道,我们如果都能够恰当地真实地把我们本然良知呈现出来,这就叫做致良知。由这个致良知所联系起来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自我的内心的状态、身体的状态,和相交往的外在的人、事物的状态,两者联系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宋明理学家那里,通常就说心身意知物,是一个通体。而这一个整体实际上是靠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实行为活动把它串联到一起的,这个意思我想各位朋友都是可以明白的。
那我们人在现实的活动当中和人打交道,我们就一定会有喜怒哀乐,一定会有是非善恶。问题来了,我今天遇到一件事,比如说我和这位朋友打交道,他让我很愉快,那你就表现出很愉快,如果你事实上觉得很愉快,结果你表现出来的是愤怒的。如果真有这样的人,我们只能说他(因为容色也是身体活动)心身是分裂的。我们正常人是这样子,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当哀则哀当乐则乐。关键问题仅仅在于你表达得乐也好,哀也好,是不是恰如其分?那问题来了,什么叫做恰如其分?如果我们明了良知的这个意思,我们便可以说所谓恰如其分,那就是在此情景当中,我良知的呈现是契合于当前真实的实际状态的,和眼前的这个情景是相互符合的这就叫做恰到好处。
二.恰到好处 发而皆中节者
在日常生活交往的过程当中,喜怒哀乐爱恶欲,所谓七情都是情,这个情感的真实表现在王阳明那里,这点我要特别说明,它就是本然良知也就是他常说的心体、或者说心之体本身状态在当前情景当中的真实表达,如果是合乎这一点的,就是良知的体现,就是致良知。
这是一个很麻烦的一个理论问题,宋代理学家几乎人人都在谈这个问题,但是谈法各不相同。王阳明的那里简单直接的多,那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良知真实的状态,是通过事实上的生活交往当中的情感来表达的,情感表达得恰到好处,就是良知真实的体现。如果不是恰到好处,那当然那就不是良知的真实体现。什么叫恰到好处?
良知本身就是个知善知恶,就是个知是知非,它本身就是个准则,你的喜怒哀乐等等的表达是合乎良知本身的真实状态的。这个状态在眼前的、当前的交往情景当中是合适的,那就叫做恰到好处。我突然想到河南人讲那个中,这个中很有意思。我说河南作为中原核心区,还有很多老百姓日常语言当中的古典文化遗存的,我最感兴趣的一个字就是中。什么叫中?可能现在听广播的也有河南人。河南人说中就是合适,就是恰到好处,这么做是可以的!为啥是可以的?良知批准,合乎你自己的本然心意,这就叫做中。我们再想比如说我们和人打交道,比如说眼前站着是你父亲,那你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你的父亲去交往呢?你横眉竖目行不行?大声以色行不行?什么叫做事情原有的真实状态,面对你的父亲,你和他的交往,你要听他的、你要表现出自己对于父亲应有的那种尊重,这就叫做中,这也就是恰到好处,这就是良知的呈现。
如果和你的父亲在一块,我们通常讲的说话没大没小,做事完全的不瞻前顾后,行为表达不合乎礼仪,那是应该的吗?王阳明同样也在说礼,我们现在通常都理解为礼貌的那个礼,那也就是理、天理!我们在人交往的过程当中,还原事情应有的本然状态,那就是良知在当前情景当中,当前交往场合当中的真实的如实呈现。
我们保持着一种对于自我的尊重,同时这种对于自我的尊重会自然而然地延展到对象那里,表达出对对方的尊重。孟子不是说了吗?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缘故就在这里,这也就是孔夫子不断强调的所谓恕。
三. 物无不正 皆有天成之理
人的交往的确就是处在这样的一些类似的情景当中,我们也同样是在这样的一种交往场合当中来表现我们自己的。毫无疑问这是个“事”,这个“事”王阳明把它理解为格物致知当中的物,他说物本身是无所谓正,无所谓不正的。我有时候开玩笑讲,咱们北方的那个松树、我们普通地方的松树,是长的笔笔直的;黄山的松树它横着长的,它就不对了?非也。物本身,自有其天成之理,无所谓正,无所谓不正。
四.人情事变 正其不正之心
只有做事才可能做得正,做得不正。根源在哪里?做事做人的人本身。所以我们人在这个交往场合当中,和人打交道,我们要恰到好处来表达我们自己的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感表达的不恰当,怎么办?
王阳明说了,你的良知自然而然立即就会知道,即便不知道,事情过后你反思、反身、反求诸己、反省内求?它也一定会告诉你。那么好,下次遇到类似情景,就不要再犯,你就必须要改正、改掉过、改掉不及,回归中正,良知就是中正。你回归中正了,便是致良知。这个是从我们做人的方面来讲,我们可能更多的是要做事,做事也一样的。我举个例子,假定我是个木匠,现在你是请我到你家里给我一段木头,你请你把这段木头做个桌子出来,我说好的。然后我就开始做,结果做出来的桌子,桌面有厚有薄,四条腿有高有低,这像个桌子吗?我们马上就会觉得这不像个桌子,那好,如果我给你一个理由,我说,东家不是我水平差,是你给我的这个木头不行,你接受吗?我想你不会接受我这个理由。
王阳明早就也说过这个意思。所谓的物,没有对没有不对,没有是没有非,没有善没有恶。事情本身就是这么个东西,木头本身就是可以做桌子的。那好,董平之所以把这个木头做成这么一张桌子,是木头的问题,还是董平的问题?我想不用说的,大家都会知道,那是董平的问题,你这个木匠是怎么当的、是怎么做的,怎么能够把这个做成这么一个桌子来?这能叫桌子吗?
那从我的角度来说,按照王阳明的意思,我就没有还原事情应有的样子,在具体事里的也就是说我没有还原这个桌子应有的样子。桌子不应该是四条腿有高有低的,它必须是一样高低的;桌面它不应该是有厚有薄的,而必须是平整的,这才叫做像个桌子。
四.克除私意 事物皆得其理
以此类推,我们生活当中任何事情便都存在一个类似的问题,我们如何去还原事情的本来的状态?本来的应有的状态,本来的就是应有的,这个话实际上蛮要紧的,只不过我用极其通俗的话来说出来而已。
如果从理论上面来讲,那就是存在的本然状态和它的价值状态是同一的。最高的价值就是还原事情本然的真实的实在状态,不需要人力添加分毫,你加了分毫便是私意。要做到这一点,各位朋友,我们大家都有体会,不容易的。所以王阳明说要事上磨练,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事事物物皆得其中,事事物物皆得其正,这就是致良知的真实状态。
举个例子讲,比如说我喜欢红的,我就把这个眼镜片涂成红的。看上去固然还是红的,可能红得好更漂亮一点,白的也变成粉红的了。那还是事物本来的真实状态吗?那能叫做事事物物各得其理吗?王阳明曾经有过一个说法,正因为良知本身只是一个中正之体,只是一个未发之中,所以我们真正的致良知,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都不容易做到,那就是还原事情本来的原有的状态。从儒家经常说的意义上,父子在一起,那自然应当是父慈子孝;兄弟在一起,那自然便是兄良弟悌;夫妇在一起,那便自然是夫义妇听;朋友在一起,那边自然是朋友有信,前边就叫做所谓的伦理。
那从做事来讲,你所做的事,就是你自我存在的证明,因为这个事情是你做的。从做事这件事情上,我们致良知,把这种良知呈现到我们的和事物相交往的各种各样的场合。心灵像镜子一般,能够真实的还原事情的本然状态,那就是致良知,你做出来的事,它是真实的,是如实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等也同样取决于这一点。所以我说我们最高的价值,实际上就是还原事情本身的状态,这要磨练。
我有时候会和企业家朋友讲,我说你如果明了这一点,你的产品便是你的自身存在的证明。你的产品,就是你存在的价值的体现者,你还会不会去搞假冒伪劣?你还会不会去为了获得某些方面所谓的利益,贪赃枉法。为了达成自己的利益,去贪赃枉法,去搞假冒伪劣,合乎不合乎事情本身应有的状态,我想大家都能够做出非常清楚明白的回答,没有问题的。
五.物各付物 实现公平正义
王阳明也一再的强调过、一再的说起过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因为良知就是会自知的,总是能自知的。关键问题仅仅在乎我们是不是真能致良知。王阳明也同样强调,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和人相交往的时候,我们致良知还原出我们这个交往关系应有的状态,通过什么来还原?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我们的言语,我们的容色,我们的态度,我们的体态,我们的行动方式。当我们和事物相交往的时候,我们同样还原出事物原有的应有的真实状态,通过什么来还原?还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别的东西。所以我们人的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全部的眼耳鼻舌身的活动,就是我们自我存在、存在的意义,存在的价值的体现。这个意思我们唠唠叨叨反反复复讲到这个状况,我想大家应该有点明白了。
我们如此这般地去和人相交往,和事物相交往,我们还原事情的本然的真实状态,这在王阳明那里有一个专门的说法,叫做物各付物。事物原本是什么状态?就把它还原成什么状态。黑的便是黑的,白的便是白的,你不能把黑的搞成灰的,同样不能把白的也搞成灰的,这就叫做物各付物。这个是致良知的实践、事上的磨练到那么一个纯熟境界,才能够正式达到的状况,所以王阳明说,到天理精明后,有个物各付物的意思,物各付物就是还原事情本身。面对事情本来得真实状态,就是中,中就是事情的本原状态。如果我们的情感的表达,眼耳鼻舌身的行为状态的表达,都能够合乎事情的本然的应有的真实状态的,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最高境界。我顺便说一句,事情本来得真实状态,就是公、就是平、就是正、就是义,在这个意思上,王阳明是把公平正义作为最高价值的,它就是最高善。致良知就是要实现最高善,把最高善体现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就是用自我的行动在彰显着人道的最高价值。
毫无疑问,这同样是天道的最高价值,这叫做下学而上达。也正因为这个缘故,不断的致良知,不断地还原物各付物的原有的状态,那是可以到达圣人之境的。下次呢我们继续讲。致良知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某种偏差。今天呢就先讲到这里,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