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桂珍//随笔:​公路在故乡延伸

公路在故乡延伸

作者:邢桂珍
40年相思的潮,荡起心海的涟漪。
列车载上我的乡愁,在高铁上飞驰四个多小时就到达丹东站,换乘出租车,一条崭新油亮的柏油路,向我的故乡延伸,我还没来得及在脑海中搜出它当年的影子,汽车已到达我童年生活的小山沟。
我恍如做梦一般,看到脚下这宽阔的柏油路,真是眼前一亮!过去的羊肠路,现在真正变成了“致富路”、“小康路”。
近些年,党和国家加大对偏远农村的投入,公路网越织越宽,村村通工程,给乡村带来了实惠,当地政府部门的务实作风,农民更是撸起袖子加油干,让昔日的穷乡旧貌换了新颜。
我站在熟悉的山谷下,举头望见:一片有规模的人参种殖园镶嵌在树林间,一条小溪贯穿其中,恰是一幅和谐的中国版图。
回想我在故乡的经历,坎坷的山路伴我成长。
我童年上学途经的乱坟岗,山路两侧的玉米地,我每天傍晚放学路过那里,总是浮现出奶奶讲的那些鬼神故事情节;听到“沙沙”作响的玉米叶,吓得我毛骨悚然,头发竖起,土路的绊脚石,总是在这时弄出点声响,我感觉身后有人跟踪,不时地回头张望,盼望能长出鸟儿的翅膀飞越此地。
有一个暑期,我和妈妈去很远的山顶捡橡子,太阳落山时,我们满载收获的喜悦回家。走在一段险坡陡路时,野径被山洪冲毁,路上白石裸露,我不慎踩空滑倒,人滚筐翻,摔破的小腿鲜血直流,泪水与血水交融……妈妈一边为我包扎伤口,一边心疼地对我说:“咱们离开这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吧。”
妈妈这个念头真灵验,第二年春天,我家果真逃出了这个山路弯弯的小山沟。
临行头晚,我兴奋的一夜没合眼,为实现心中的梦想——坐上火车而庆幸!
“出发了!”我开心地喊着。
从乡镇到县城4个小时的车程,几乎都是在盘山土路上颠簸,我的好心情荡然无存。
就说七盘岭这段盘山路,好像回肠缠绕一般,汽车拐了七道弯,人感觉在悠车里晃荡,我被汽车颠簸的头晕目眩,胃肠里的食物倾吐得一干二净。
到达异乡时,我被折磨得像根面条,由此我在心里发誓:再也不回那个鬼地方了。
一晃我离开故乡30年,当年乘车的阴影挥之不去。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想念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回家的欲望尤为迫切。
第一次回乡,我看到改革开放后,家乡阡陌原野有了变化:山和土地承包到户,家家住上了红瓦房,电动车成为当地人的主要交通工具,砂石路取代了当年的土路,石桥换成了水泥桥。火车提速了,我两天就到达了故乡。
这次是我的第二次还乡。
汽车在故乡的原野中穿梭,公路两侧粉红色的野花掩映在林带中,一簇簇成串的喇叭花,宛如倒挂金钟,热烈而奔放!鸟儿用婉转的歌喉,欢快地演奏党和国家重视“三农”的交响乐,听得我如痴如醉!
山坡上,漫山遍野的栗子树,就像顽强的农民,扎根在故乡沃野中,透亮的绿叶捧着阳光,白辫儿花在微风中荡漾;夜晚,串串相思邀明月,点点繁星醉枝头。
“这是七盘岭!”司机师傅刚说完,我乘的车就从隧道钻出,现在只需几秒钟就穿山而过!
我曾经摔伤的荒芜山坡上,找不到当年的模样,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柞树林,一墩墩柞树,昂扬时代的头颅,直立自豪的腰杆,挺起民族的脊梁!为柞蚕养殖奉献丰盛的美餐饲料!柞蚕伸长脖颈,蠕动着柔软的身躯,咀嚼着柞叶美味,吐出精美蛋白蚕丝,让这里的蚕丝搭上了“一带一路”的快车,出口国外,与世界接轨,受到不同肤色人们的青睐。
故乡的道路变得四通八达,我站在山顶上眺望,宽阔的公路就像畅通无阻的条条动脉,延伸到山沟里,前进的汽车律动着中国速度!
故乡的路还在延伸……
作者简介:
邢桂珍,大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大庆诗文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子曰诗社社员,南海风文学社主编,芳草地微刊主编,百荷书房副总编。已合作出版了《晚晴文集》《枫叶正红》《情满夕阳》《春之声》等六本文集。国内媒体发表文学作品200多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