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秋兔耳山(下)
文图 均为原创
寻秋兔耳山(下)
(接前)终于登顶兔耳山,首先看见一座古朴的石门,石墙、石壁、石门洞,两扇红色木门为空旷的大山平添了不少生气。进门右侧有一间石房子,我刚准备凑近用塑料布封起来的木门看看里面,就听到一声“来了”的招呼,“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我客气地回应一句,便不敢再贸然搭讪,因为不知道是哪路神仙啊!
兔儿山顶是一很大的平台,正如抚宁县志所载“上平广,可容数万人”,平台上建有玉皇阁、文王庙、观音庵,据说此处原有凌云寺,已毁于战火,现在的庙宇应该是在旧址上重建的,只是同一处的庙宇有的叫“庙”、有的叫“阁”、有的叫“庵”,不知道有什么讲究。观音庵后面还有一天然石洞,曰仙家洞,上面通天,但洞内低矮,我们没敢尝试着爬出去,倒是被洞边的几棵五角枫吸引,那一树树红黄在风中摇出轻微的沙沙声,于漫山松绿间更显得五彩斑斓。
转了一圈正准备出石门,遇见两个年轻的游客,还有一位黝黑瘦削的中年汉子,中年汉子迎上来跟我们说话,听口音正是刚才石屋中人。聊天时得知,他是义务守山人,平时就住在石屋中,隔三差五下山背些生活必需品。守山人介绍说,兔耳山是一座灵山,山顶寺庙始建于唐朝,山麓有栖霞寺、山顶有凌云寺,一度僧尼众多,香火旺盛,相传周围就散置着百余座僧尼墓。
我们在半山腰见到的半个磨盘和玉皇阁下的整个磨盘就是当年僧尼香客生活的痕迹。僧尼有着严格的清规戒律,就连碾米磨面这样的琐事也界限分明,一般僧去山腰下、尼在山顶上。这么大的磨盘是在山上取材制作还是自山下搬运而来?守山人说是当年一位叫王大汉的力士背上来的,包括石门洞上的大石板,每一块都数以吨计,仅凭人力是怎么安放上去的?这些至今仍是个谜。
关于兔耳山的传说故事特别多。明初,元军虽败,但残部时常骚扰驻民,当时的抚宁知县娄大方曾避难于兔耳山,并禀报朝廷在此建县,山下的旧县村就是县址。娄大方多次登临兔耳山,有诗为证:“地夐(xiong)群山几百重,巅峰独耸不雷同。形盘龙尾连沧海,势拱鳌头直接空。云覆寒潭晴作雨,霜凋老木夜生风。曾登兔耳三千丈,使我攀援到月宫。”清朝乾隆皇帝也曾到过兔耳山,留下了“兔耳峰头常罩云,果然玉笋矗氤氲”的诗句。
山的背面也有简易石阶路,守山人说那边不能下山,但可达一处龙潭。我沿着山路一探究竟,行不多远果见一潭,潭面很小,水呈青绿色,上面覆满枯枝残叶,看样子潭水很深,终年不竭。守山人说这山上还有许多残碑断刻,如果加以搜集保护,所蕴含的故事和古迹会让兔耳山更具旅游开发和研究价值。他还带我们去看了几处石刻,因年代久远,已难辨字迹,如果不是有人带着不容易被发现,我拍了照片放大了看,也还是只能认出少数几个字,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什么人所刻。
出石门洞右侧有一座状如蘑菇云的巨石,细看是由两块大石和数块小一些的石头组成,靠近石门洞一侧的石壁上,有一幅韦陀刻像清晰可辨,高达数米,左手竖持,右手握着降魔杵靠在右肩上。从蘑菇石下的缝洞爬过去,才是兔耳山真正的峰顶,顶端相对平坦,三面均悬崖峭壁,站在凌空突起的巨石上,仿佛站上天地间的制高点,漫山秋色尽收眼底,一切皆在脚下,那种“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瞬间涌满胸襟。
刚刚遇见的两个年轻人捡了石块扔下去,足足十几秒才听见遥遥回声,足可证明下面是万丈深渊,正应了绝壁峰石上的两行石刻“青云止步庶人游,百尺悬崖断幽魂”。回望蘑菇石,刚刚爬过来的缝洞之上,有一道上宽下窄的天然石门,形成于亿万年前的燕山造山运动,让人不能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壁上有一首《唐王驾下》:“孚云环绕吐儿山,替天行道有何难。拦腰斩断百尺刃,骊山一去不回返。”其中好几处错别字,无论行文还是字体都能看出是今人所题。
守山人说我们面善、有佛缘,所以一直跟着我们讲解,他说晴好的天气站在兔耳山顶,南可望蔚蓝浩渺的渤海、北可见波平如镜的天马湖,春夏秋冬、阴晴雨雪各成风景。我们一凡夫俗子,自然和“佛家”、“仙家”攀不上缘,但还是要感谢守山人的指点和讲解,如果不是他,有些石刻可能被忽略、有些故事可能无从得知,尤其他关于兔耳山四季美景的介绍,也成为我们下次、下下次再来的理由和动力。
再见,守山人!再会,兔耳山!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