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院的肿瘤科主任中医师在治疗食管癌中的辨证经验及用药规律
目的:本研究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明清的医案中关于噎膈治疗的用药规律,以及江苏省中医院的肿瘤科主任中医师在治疗食管癌中的辨证经验及用药规律。比较两者之间的用药特点,深化中医药对食管癌的认识,为食管癌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方法:1.通过中华医典筛选明清时期的噎膈医案,提取其用药。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间门诊收治的食管癌初诊病例,提取其四诊资料、中药处方等相关信息。分别建立数据资料库,进行标准化数据清洗,经多人次核对后分别录入Medcase V3.8数据处理平台形成医案数据挖掘库。2.使用数据记录挖掘拓展系统(MRMES)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等统计方式,根据所得结果分析明清时期噎膈的用药规律及江苏省中医院对食管癌的辨治经验,并比较两者之间用药异同,对食管癌的辨治做出一定的归纳和总结
。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明清医案379例,共涉及中药266味,使用频率较高的分别是
陈皮、半夏、茯苓、木香、人参、肉桂、甘草、白术、槟榔、干姜,对药物进行K-均值聚类共得出20组核心聚类方。2.本次研究共纳入临床医案201例,性别比为3:1,年龄范围为23-90岁之间,主要集中在50-80岁,符合流行病学分布。其中高频症状为进食哽咽感、纳差、反酸、咯痰、乏力、疼痛、(?)气、口干、咳嗽、便溏,舌象以舌质淡红、苔薄白为主,脉象以细、弦为主,高频病机为脾胃虚弱、痰气交阻、正虚毒蕴。临床数据中共涉及中药260味,其中高频使用的药物为
茯苓、陈皮、炒白术、威灵仙、枸杞子、炒麦芽、黄芪、党参、鸡内金、仙鹤草。对症状→病机、症状→药物、病机→药物进行了集外关联规律分析挖掘其间的内在关系。通过药物K-均值聚类分析共挖掘出核心聚类方20组。结论:通过明清时期噎膈医案数据挖掘结果,总结出明清时期噎膈的用药特点是以益气温阳,行气化痰为主,治疗尤重行气。通过对江苏省中医院食管癌临床医案的数据挖掘,总结出食管癌常见证型6种,治疗上以益气健脾,扶助正气为主,兼顾行气化痰,解毒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