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一野兽,棕熊不敢惹,狼见了忙跑开,争偶失败下山找母牛

广袤而神秘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海拔高,氧气稀薄,气候多变,常有大雨、冰雹、风雪等天气。尽管自然环境恶劣,仍有许多野生动物生活在这里,一种身躯庞大的野兽,总喜欢成群结队去觅食、活动,那就是高原巨兽——野牦牛。

野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家养牦牛的祖先,能够耐饥、耐渴、耐寒、耐缺氧,活跃在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山间盆地、高寒荒漠等地。

你想不想知道,野牦牛在高寒贫瘠的地方是如何生存的?

01体重1吨,叫声似猪,在高原陡坡行走自如

野牦牛被称为高原巨兽,不是没有来由的,肩高160-180厘米,头上弯角长度约50厘米,体重1吨左右,比家养的牦牛大出一倍。这重量,往哪儿一站,就已经让许多动物望而生畏。

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发出的叫声却像猪叫。正是因为生活在氧气稀薄的环境中,导致声带发生改变,所以野牦牛又被当地牧民称为“猪声牛”。

野牦牛常年生活在高寒地带,必须有全套的“装备”:

浑身覆盖厚密的毛发,胸部、腹部的毛发尤其长,几乎垂到地面,不仅能遮风挡雨,当野牦牛趴在雪地里时,也能起到抵御作用。

身躯笨重,四肢健壮,却能在陡坡上行走自如,因为野牦牛的蹄大而圆,蹄甲小而尖,足掌上有柔软的角质。

荒漠地带,植物稀疏,且长得低矮,野牦牛的嘴唇薄,鼻镜小,舌头上长有肉齿,可以采食低矮的植物。野牦牛的消化系统也好,可以轻松消化吃进去质地硬的植物。

野牦牛的胸部发育良好,气管粗短,肺活量大,呼吸频率的增加,相应增加了身体中氧气的含量。所以,庞大的野牦牛完全可以适应海拔高、含氧低的高原地区,可以自由奔跑,自由呼吸。

02夏季边游荡边觅食,冬季用身体推开积雪觅食

野牦牛喜欢群居,总是成群结队游荡觅食,通常都是20-30头结为一群,冬季会聚集成更大群一起活动,有时候多达200-300头。

可可西里的荒野,荒凉贫瘠,野牦牛总是一边游荡一边觅食,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觅食上,才能吃饱。不过它们总是不慌不忙地啃食嵩草、针茅草、苔草等食物。

野牦牛采食植物的方式,因季节差异会有所不同。夏季,用牙齿啃食。冬季觅食最辛苦,植物枯黄,更加稀少,野牦牛则用带有肉齿的舌头去舔食贴着地面长的植物。

天降大雪后,到处积雪深厚,野牦牛则会用身躯推开积雪,走出一条路来,带领着伙伴们在雪地里,寻觅被积雪掩盖的植物。吃够一定量的食物后,野牦牛跑到山崖上休息,进行反刍。

野牦牛有较强的团队精神,母牛会保护牛犊,公牛会保护母牛,总之一旦遇到危险,强壮的公牛会自发保护弱小。

03棕熊不敢惹它,狼群见了远远跑开

野牦牛没发脾气的时候,粗笨憨厚,但是凶猛起来,没有谁不怕它们。每当野牦牛要发动攻击时,都会竖起尾巴,然后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冲过去,战斗力爆棚!

一群野牦牛正在山间盆地,采食植物,不远处的山上突然出现一只西藏棕熊。西藏棕熊是傻大个,喜欢独来独往,连狼都不怕,但是它怕野牦牛呀!

野牦牛那弯月一样的牛角一挑,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西藏棕熊可不敢惹野牦牛,赶紧掉头离开。

而纵横四方无敌手的狼群,见到膘肥体壮的野牦牛,哪怕再饿,也不敢轻易去围猎。一群狼在搜寻猎物时,撞见了一群野牦牛,在暗中窥探了许久,都不敢上前,远远地跑开了。

但狼群依然是野牦牛的主要天敌,狼群不敢对成年野牦牛下手,但是如果见到了落单的小牛,肯定会毫不犹豫地上前将之捕食。

在食物匮乏的冬季,擅长团队作战的狼群,会想尽办法将老弱病残的野牦牛驱逐到冰面上,不怎么费劲就能让野牦牛滑倒,将其捕食。

那么,野牦牛会攻击人吗?成群结队的野牦牛性情稳定,不会无缘无故攻击人,但如果是性情暴躁的“独牛”,见到人或汽车,就会气势汹汹地跑来追击,甚至能将汽车顶翻了。

04争夺配偶激烈,失败的公牛下山找家养母牛

9月至11月秋季,是野牦牛的求偶季,公牛变得特别凶猛,常常发出求偶的叫声,吸引母牛注意。每一头公牛,都想成为强者,拥有更多母牛,遗传自己的基因。

平时团结友爱的野牦牛,也会发生激烈的争斗,用头上坚硬的角去撞击对方,试图将对方撂倒。

胜利的公牛,获得交配权,领着一群母牛走了。而失败的一方,可怜兮兮的,什么也没得到,反倒元气大伤了。就算不甘心,悄悄尾随在后,也无法找到机会靠近母牛了。

失败的公牛,独自游荡在高山上,脾气特别暴躁。有的失败者会“另寻出路”,跑到山下去,冲入家养的牦牛群里,与家养的母牛交配。这还不止,甚至还会把家养的母牛带到山上。

哪怕失败了,它也有有“媳妇”的野牦牛啦,让家养母牛给它产仔。

母牛的孕期是8-9个月,直到第二年6-7月产仔,一胎一仔。一个群体里的牛犊,会得到大家的保护,如果有狼群盯上小牛犊,所有的成年野牦牛会将小牛犊围在中间,自己站在外边抵御敌人。

结语

野牦牛是庞然大物,战斗力强,如果在野外撞见野牦牛,要敬而远之,不要做出挑逗、惹怒野牦牛的行为。

雪灵谷自然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国家动物博物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