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一夸婳婳同学她们学的吟诵
周末在家,婳婳一边写作业,一边又在吟诵着杜甫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我一边看稿子,一边听着,真有一点“如听仙乐耳暂明”的感觉!
听了大半个学期,我终于听出了婳婳吟诵的韵味了。
进入初中二年级后,婳婳同学换了一个新的语文老师。
据团子同学说,新的语文老师是吟诵学会的,所以,她们近水楼台,也跟着老师一起学习吟诵。
说实话,一开始我根本不知道吟诵是什么?
是朗诵吗?
应该不是,如果是朗诵,干嘛不直接说朗诵呢?婳婳原来的老师们教她们朗诵的也挺好的。
还是诗配乐,然后唱着吗?
我只知道王菲唱苏轼写的《水调歌头》挺好听的,还有之前的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主题曲是李清照的《如梦令》,虽然被不识数的人批判,说歌词写得不咋地,但是怪好听的。
作为钢铁工科生,我所拥有的贫瘠如沙漠的文科知识,让我实在想象不出吟诵是什么?
第一次在家里听婳婳吟诵她的作业的时候,真的把我震惊到了。
婳婳吟诵得抑扬顿挫,有腔有调,婉转悠扬,我有一种就像是穿越回到了古代的私塾课堂的感觉,眼前出现夫子领着蒙童们在摇头晃脑地读书的情景。
开学两个星期后,婳婳回来跟我说,老师让买一本吟诵的书,好让她们学习看谱吟诵,掌握吟诵的技巧。
后来,我更了解到,吟诵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所以婳婳同学说她的老师是吟诵学会的也就说得通了。
因为之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老夫子吟诗,甫一听婳婳在家带腔带调地吟诵诗词,还真是很不习惯。
第一次听她吟诵时没忍住笑了,婳婳委屈得不行,我很是愧疚,深怕因此影响了她学习吟诵的热情,还好,婳婳同学心大,没多久就忘记了,每天打卡作业依然忙得不亦乐乎。
婳婳小时候,我和她就经常在一起读古诗词,她也养成了一个习惯,自己一个人玩的时候不是唱儿歌,而是读诗,有时候在卫生间也会读。
现在,她的习惯有了一些改变,不再是简单地读诗句,而是带着腔调吟唱。
吃饭的时候,我问婳婳,吟诵和之前的朗诵有什么不一样?
她说,吟诵的时候,好像背诗背得更快一些了,而且在写作业、考试诗句填写的时候,不需要从头背一遍,想着调就能写出来了!
还有这样的吗?
我心里真是暗暗喜悦,要知道,背诗的时候,有一个现象,就是给上句背下句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给下句,让背上句,就没那么容易了,经常需要从头背一遍,背到要求的上句才算完,这样在考试填空的时候是很占用时间的!
我问她,除了觉得好背好记之外,你觉不觉得吟诵的时候,更能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绪,更容易理解诗句的内涵?
婳婳说,好像是的!
我说,我觉得应该是有帮助的,你看你吟诵的时候,是带着曲调的,这个曲调就带了情绪,诗句中蕴含的悲欢离合都会体现在这个调里,这样就帮助你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了!
婳婳一边吃饭,一边点头。
再过两周,婳婳初二上学期的学习就要结束了。
这学期婳婳接触到吟诵,从一开始完全不知道怎么开口,到现在
不自觉地就吟诵出来,并且吟诵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连郦道元的《三峡》这么长的诗,也能一字不拉地吟诵出来。
作为一个老式样的理工科,我们那时候讲究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领悟,真是非常不够。
虽然自己没有学过吟诵,但是也知道中国古代的文人,是讲究吟唱的,要不为什么把写诗说成“吟诗”呢?
李白“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白居易“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贾岛写诗是“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苏轼在《定风波》里写“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可见,他们是有多喜欢吟唱了。
活到老,学到老,我现在托婳婳同学的福,跟着她的老师了解了什么是吟诵,可以想象出古人吟诗的情景。
现在有一个小期待就是,什么时候老师能教婳婳“啸”?
一直到现在,我也没明白阮籍的长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态?要是婳婳跟老师学会了,回家给我演示一下,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