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 农民的儿子罗勇: 我想为农村孩子好好办一所学校

2021年6月14日,攀枝花市,四川仁和思源实验学校第一届毕业典礼(初2018级)举行。

这是一所新兴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2018年,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区政府筹资1.2亿创办了这所学校,主要面向农村孩子,“让普通百姓子女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典礼上,自谓“半百老人”的校长罗勇作毕业致辞。连续多日忙碌,让他的嗓音有些嘶哑。他用了十句话来送别这些正往人生高处攀登的少年们——

  1. 读书是自己的事情;

  2. 无论如何,要孝敬父母;

  3. 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

  4. 学会洗衣做饭、收拾房间是应该的;

  5.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认真;

  6. 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7. 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一个家族的命运;

  8. 紧要关头多用脑,少用拳头;

  9. 有实力才有选择权;

  10. 把眼光放长远,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结合起来;

没有豪言壮语,相反,更像是长辈对晚辈“老生常谈”的叮咛。

了解这位罗校长过往人生经历的人才知道,这十句话,是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出来的十句话,是他“五十年的人生体验浓缩成的十句话”。

►罗勇,长期致力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代家庭教育、中小学生礼仪修养教育研究。现为四川仁和思源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攀枝花市政府督学,四川省督学专家,攀枝花市家庭教育讲师团团长、首席讲师,攀枝花市关心下一代宣讲团成员

01
冲出重围

少年罗勇的成长之路,颇有几分破釜沉舟的壮烈气势,这背后是几代人被生活围困之后,从生命深处发出的冲出去的决心。

“那时候的农村家庭,很困难,都在温饱线上挣扎。”

上个世纪70年代初,罗勇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的一个农村家庭。营山县南与邓小平先生的故乡隔山相望,此时距离邓先生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尚有几年,而再过十余年,中国将迎来第一批外出打工浪潮,无数农村青壮年将在这一浪潮下走出村庄,走向城市。

当然,少年罗勇尚无法洞悉外面世界的变化,更无法预测这些变化将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的改变。此时,他眼里看见的、耳中听见的,只有最切近的现实生活,只有扑面而来的困顿。

与其他贫困家庭不一样,自己家还多了一层“阴影”。

罗勇的祖父曾是农村土秀才,因识文断字口才好,以帮助村里人解决纠纷、打官司为生,后来被划分为“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而外祖父被抓壮丁,参军途中队伍被打散后回到家乡,被认定为“逃兵”。

在看中“成分”的年代,这无疑是命运开的大玩笑。直到恢复高考之后,罗家子女才彻底摆脱“成分”限制,拥有了与其他人同样的读书考学的机会。

罗家兄弟姊妹四人,罗勇最小。打记事起,罗勇便意识到自家与其他家庭的另外一处大不同:其他贫困家庭的孩子,早早就辍学了,但罗家的孩子,无论多么艰难,都是被鼓励上学读书的。

父母告诉他们,“只要你们有能力往上读,我们讨口要饭也供。”

罗勇的父母曾因为家庭原因辍学,在坎坷的命运面前,这是他们对生活希望的最后坚守,也是他们延续自己未完成的梦想的一种方式。

为了供几个子女读书,夫妻俩起早贪黑,农忙之余四处做工,利用好厨艺给村里人张罗红白喜事宴席,也到处借钱,甚至贷款。这段童年经历、父母铿锵的话,都像火红的烙铁,在儿时罗勇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烙印。

“所以,尊师重教,在我们家也是毋庸置疑的传统。”父母对老师拥有绝对的尊重与信任。“小时候如果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惩罚了,回家绝对不敢告状,如果被父母知道了,父母还要追加一顿打。”罗勇笑道。

就这样,一个贫困农村家庭,最终走出了四个优秀儿女,成为村里的美谈。

大哥重庆大学研究生毕业,二哥参军转业后提干,三姐继承父母厨艺后也有了自己的事业。而罗勇自己,1994年师专学校毕业后进入了攀枝花市最好的中学工作,1995年升入云南师范大学本科,2003年考取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2006年创办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2016年创办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华山分校,2018年又创办四川仁和思源实验学校。

“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一个家族的命运。”再回看他对学校毕业生的这一条寄语,我们终于明白了其分量。

当今时代,有人对“农村孩子是否还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提出质疑,也有人流行“躺平”,但罗勇依然坚定地认为,读书是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最有效的途径。但是,“读书”不是死读书,而是不断“求知求学”的人生态度和自身的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这一理念,对他后来办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尊师重教”是父母教给罗勇的,他将此传承给了学生们。每个月,思源学校的学生们都会在罗勇的带领下,给当月所有过生日的老师献上祝福,并表达感恩之情

02
最伟大的父母

“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

这句话最早出自印度古代诗人和戏剧家迦梨陀娑的七幕诗剧《沙恭达罗》。就像——十八年的农村生活经历、父母的教诲,始终深刻影响着走出农村之后罗勇往前走的每一步,尤其是做教育的每一步。

“他们虽然是农民,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他们是最伟大的父母。”多年后,尤其自己做父亲之后,再回看当年父母对自己的教育,罗勇感慨。父母的教育方式,更多是以身为范。“他们对我们四兄妹最大的影响,一是他们很有远见,尽最大努力支持孩子读书;二是他们很勤劳、吃得苦;三是为人善良;四是始终乐观。”

罗勇在学校有一个称号,叫做“住校生”。他是一个住校的校长。

在四川仁和思源实验学校,四年级以上的学生统一寄宿。罗勇的家离学校车程仅10分钟,但他和妻子一周五天都住在学校。

早六晚十二,几乎是罗勇多年如一日的生活常态——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六点半准时出现在校园公路上,跟学生一起晨跑。晨跑结束简单吃过早饭后,再到校门口迎接低年级走读生入校。接着是一天的忙碌。晚上才有时间翻看一天的信息。

每天早上六点半,“住校生”罗勇都会准时出现在这条校园公路上,跟学生一起晨跑

为便于畅通学校和家庭沟通的渠道,他在每个年级都建了家长群,家长有子女教育方面的困惑,甚至包括家庭关系中的困惑,都可以在群里或者通过私人微信咨询罗校长,因此,他常常在群里答疑,或者回复家长消息,直到夜里十二点。

“我的这种工作状态,是很多校长不愿意经历的。”

罗勇保持着近乎苛刻的自律习惯、对自己永不懈怠永不止步的要求。“在农村生活了十八九年,经历了那些艰苦,慢慢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来,走到今天,我很珍惜。”工作强度太大的时候,他说,“我就想一想,我在农村插秧、收小麦、收稻子,肩挑背扛,现在比那个时候好得多。”

“吃苦”,是罗勇和哥哥姐姐们从小就从父母身上学会的事情。

一方面,罗勇看在眼里的,是父母起早贪黑用辛勤劳动养活了一家人;另一方面,父母从小就让他们参与并承担家里家外的大小事情。两个哥哥先后外出求学、入伍时,罗勇还年少,哥哥走后,很多事情就落在罗勇的肩上。身高还不及灶台,他就站在高脚凳上做饭。田地里的活计,没有他不会的。

做校长之后,他常常以自身为例,告诉家长不要事事为孩子包办。他举起一只手,摊开手掌,说,你们看,这里就是当年割猪草割破了手留下的疤。

罗勇的父母不只勤劳,还有一份朴素的善良和坚毅,“很爱帮助人。”

前段时间的热播电视剧《山海情》里,村支书马德福为了给村里通上电,四处求人,四处碰壁,却不回头。这一段几乎就是罗勇眼里父亲的真实写照。

“那时候父亲是生产队队长,自学了电工,我们村和临近村都不通电,父亲就到处跑关系,把几个村全通上了电,而且都是他免费安装的,做了很多好事。”

1991年,罗勇考上宜宾师范专科学校之后,兄弟几人便商量着将父母从农村接到城市生活。出发时,自发来送行的邻里乡亲站满了村口沟渠的两岸,一直目视着他们的车走远。这个场景,始终留在罗勇的脑海里,成为他往后生活的标尺和鼓励。

如今,父亲已经离去,母亲依然健朗乐观。在罗勇记忆里,无论何时,一大家人凑在一起时,总是充满笑声笑语,“那就是一场没有排练的相声。”

乐观,是父母对四兄妹的另一个难能可贵的馈赠。即便在那些艰苦难熬的岁月里,他们都不曾见父母悲观过、抱怨过,唯闻父亲坚定的声音、母亲极具感染力的笑声穿透苦难,穿越时光,引领一个家朝向未来走去。

“所以当我们再面对生活的困难,不会像现在的年轻人想不通、生出轻生念头,我们很想得通,也很珍惜每一份获得,并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事情做到最好。”罗勇说。

奉行“蹲下身”教育的罗勇常常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03
我想为农村孩子好好办一所学校

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是什么改变了一个贫困农村孩子的命运?

是父母的远见,是父母对教育的重视,是父母言传身教的好品质,是自己的勤奋,是知识。

正因为如此,罗勇在从教之初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好习惯、好品性对一个人成人成才的重要性。师范毕业进入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他便十分重视德育,后来成为学校的德育处主任。

2001年,攀枝花市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罗勇受邀成为讲师团首席讲师。如今,20年过去,他已经是讲师团团长。一件事情,坚持了20年,做家庭教育讲座上百场,惠及成千上万个家庭。

2006年,罗勇从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出来,创办了攀枝花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十年后,2016年,又创办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华山分校。彼时,他已经年近半百,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就此止步。但2018年,罗勇又通过全国竞聘,成为攀枝花四川仁和思源实验学校校长。

四川仁和思源实验学校校级领导班子

这所新学校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城乡结合部——仁和镇连花村,其前身为仁和镇中心校,一所相对薄弱的乡镇小学。后来,在区域教育布局调整中,学校校址被占用,在仁和区东风小学校内借校上课7年多,6个年级生源不足700人。

从城市中心来到城乡边缘,从教城里孩子变为教农村孩子。很多人不理解他的选择。

作为一个从贫困农村走出来的校长,这些年,他的内心始终还深藏着一个愿望——让更多农村家长重视教育、转变教育观念,让更多农村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让更多贫困孩子能像当年的自己一样,用知识改变命运。

罗勇说,“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好好为农村孩子办一所学校。如果我们的农村家庭、农村家长们不改变培养子女的观念,不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那么可以断言,农村孩子的上升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以教育带动改变,他的入手之处依然是家长。“家长们总是每天逼着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事实上,最应该学习的是家长,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这句话,仁和思源学校人人知晓,已经成为家长们的共识。

新学期入学,最先学习的是家长。仁和思源学校的“家长学校”长期面向家长开展系列课程,涵盖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认知与心理发展、家长如何爱孩子、青春期亲子关系,甚至职业规划等等。

罗勇给家长学校制定了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家长学校的一大忌讳是:开会就讲成绩、比较孩子、批评家长;家长学校开办的要义是:讲原则与方法、讲典型和示范,应该是提振大家信心,而不是灭绝希望。

正如毕业寄语传递出来的朴实,罗勇的家庭教育讲座亦是接地气的。他常常以自己的经历、自己的育儿故事现身说法,或者以实实在在发生在家长们身边的事情来讲,家长们很爱听,也听得进去。

他常常对家长们说,虽然我们是乡镇学校,虽然我们生在农村,但要把眼光放长远啊,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

有人形容罗校长讲座的受欢迎程度,“每次面向新入学年级做讲座,第一场可能三百人,第二场就变为四百人、五百人,不但本校学生家长来听,他们甚至把亲朋好友都拉来听。一场讲座三个半小时无休息,不闻手机响,无人打瞌睡,上厕所都跑着去再跑着回,害怕听掉了。”

2021年,仁和思源学校第一届学生毕业。而事实上,在办学不到两年、尚未有学生出口的情况下,已经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家庭。

家长的认可,罗勇将它视为对自己办学的最大鼓励。

罗勇这样描述自己的愿景,他说,在这所学校,孩子们可能会度过6年时光,抑或是9年,无论几年,我希望从这里走出去的家长,能更有远见,更懂家庭教育,更加理智,更有涵养;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身心健康,眼里有光,能昂首挺胸、很有自信地走上未来的人生道路,因为思源为了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描绘了很好的底色。

朝气蓬勃、向阳而生、眼中带光的思源学子

END

2021年/第56期2021/08月刊

发现教育价值  记录教育改革
精彩封面回顾
封面故事 | 赵毅衡:符号人生
封面故事 | 川锅技校:我们只是从社会需求中冲撞出来的一种职业教育
封面故事 | 川锅技校:踏平坎坷成大道
封面故事 | 丘成桐:从数学中发现诗意人生
封面故事 | 傅天斌:为18万人守住一间书房
审 | 杨   军
排 | 阎家珲
图 | 四川仁和思源实验学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