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拿什么拯救你们》
这篇文章我下了好几遍决心才决定写,因为我实在不想再因为这种事情写文章了。
先看一个故事,这是一个经典的故事: 一位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纳粹集中营中遭受过非人折磨的幸存者,战后辗转到美国,做了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新教师来到学校,他都会交给新教师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 “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境: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到高中或大学教育的士兵枪杀。看到这一切,我疑惑了: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决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看完故事看新闻:
沅江市委宣传部官方微信“沅江发布”通报称,11月12日下午4时许,沅江市三中某班学生罗某杰(男,16岁,沅江市草尾镇人)与班主任鲍某(男,47岁,沅江市阳罗洲镇人)发生争执,罗某杰拿出随身携带的弹簧跳刀刺伤鲍某,鲍某随即被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沅江发布”通报称,目前,犯罪嫌疑人罗某杰已被公安机关控制,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里面的“鲍某”是一名老师,死了。死得很窝囊,或者是很不光彩,因为其死于自己学生的刀下,而不是累死在讲台上的或者是见义勇为死掉了,所以不仅不光荣,还给当地抹了黑,所以“鲍某”死了以后,连个“鲍老师”也没混上,只能以“鲍某”来面对公众了。
至于那个弑师的罗某,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据说一直稳居年级第一。如果没有这个弑师事件,他应该依然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正如马加爵,如果不杀同寝的几位同学,现在应该也依然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吧。
回到开头的故事。我觉得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在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具有人性的情况下,我们的教育才有意义。当我们培养的是一群泯灭人性、丧尽天良的畜生时,我们的教育还称得上是教育吗?
叶圣陶先生在《假如我当教师》一文中说: 我如果当中学教师,决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若是这样便把我当教师的意义抹杀了,好像我与从前书房里的老先生并没有什么分别。其实,我与从前书房里的老先生是大有分别的:他们只须教学生把书读通,能够去应考试,取功名,此外没有他们的事儿;而我呢,却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
我不知道读到这里会有多少老师会感慨或者觉醒,我们与叶公笔下的“老先生”究竟有多少区别?我们在教书,我们育人了吗?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的教育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到底进步了多少?
鲁迅先生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万没想到今天要把这句话搬出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化用一下,自然就变成了“真正的老师,敢于直面学生的匕首,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一个黑色幽默。然而,并不好笑。
救救我们的孩子!救救我们的老师!救救我们的教育吧!
鲁迅先生还说:“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愿我们能有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谨以此文,纪念逝去的同行——鲍某,鲍芳老师。
愿天堂的教室里没有匕首,没有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