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一夜爆红后被张艺谋劝退的“最丑谋女郎”,如今怎么样了?
1999年,一个出生在河北的农村女孩走红了全中国。
13岁之前,她每天除了读书,就是帮家里做饭、干农活。
家里一台电视都没有的她, 对未来是这样规划的:
养猪、结婚、生子、做家庭妇女。
然而,一个男人的到来,却改变了她的命运。
12岁,她一夜爆红,成为了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女星”。
就在爆红的时候,她却被男人劝退娱乐圈……
这个男人,是当今中国的名导演,张艺谋。
而女孩,则是被称为“最丑谋女郎”的魏敏芝。
距离她走红,已经有22年之久,如今那个农村女孩怎么样了呢?
1985年,魏敏芝出生于河北省的镇宁堡乡。
由于家境贫困,她的童年不像其他孩子那么快乐。
她知道上学不易,因此更加发奋读书。
她深知父母辛苦,所以没事经常帮家里干家务,做农活。
13岁之前,她从来没踏出过村子以外的地方。
然而,令她想不到的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会突然降临到她头上。
90年代初,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让他在业内风头无两。
《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 《活着》……
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外电影节拿下大奖,不少还提名了奥斯卡金像奖。
然而,在1995到1997的两年里,却是他的人生低谷。
先是与心爱的巩俐分手,后是拍的商业片《有话好好说》票房扑街。
更别说,他父亲的去世,也增添了他的愁闷。
一次偶然,他看到作家施祥生的小说《天上有个太阳》。
书里讲的是,一个代课教师努力留住每一个学生的感动故事。
张艺谋看完,深受启发,因此决定:
回归本心,把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让大家看到真实的农村题材。
电影名字定为——《一个都不能少》。
因为是反映贫困山区教师的故事,为了写实,他决定演员全部采用素人。
说干就干,一行人风风火火来到了河北各地农村选人。
选角时,村里老少没看过这样的阵仗,纷纷挤过来凑热闹。
副导演郦红一眼相中了一对双胞胎姐——
魏敏芝和魏聪芝。
原先,郦红看中了魏聪芝,因为她长相比较清新可爱。
可是,她太腼腆了。
工作人员问她会不会唱歌跳舞,她一下就脸红了,躲到了姐姐魏敏芝的背后。
魏敏芝想为妹妹树立一下榜样,于是大胆回答:
我会!
说罢,唱起了《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导演又问她会不会跳舞?
魏敏芝也不谦虚,答道:
我没学过,但我会跳!
说完用笨拙的动作跳了一段自编的印度舞。
郦红看完很是惊喜,继续问她,敢不敢拍电影?
魏敏芝连电影是什么都不知道,却大声回答道:
“敢!”
于是,郦红将她带到了张艺谋面前,做了几轮面试。
最后,3万人中只有她和另一个排名第一的女孩脱颖而出。
面对两个都很不错的女孩,张导犯了难。
一个戏很好,一个不懂戏,身上淳朴的气质却很适合主角。
为此,张艺谋想了个招儿:
让两个女孩到街上,对着人群大喊。
结果,那个女孩因为面子过不去,不敢大喊;
而魏敏芝却毫无顾虑、撕心裂肺地大喊。
这一喊,让张导直接拍板:
好!就她了。
魏敏芝就这样意外接下了主角的出演。
之后的几个月里,她跟着剧组到处跑,体验着电影里新鲜的一切。
拍完后,她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反倒是回家里后,因为没赶上家里收获的第一波草莓,而感到遗憾。
离开剧组后,她又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
读书、做饭、养猪、干农活……
魏敏芝哪里想得到,自己即将成为一名“谋女郎”。
1999年9月7日,《一个都不能少》上映, 顿时火爆中国。
这部电影为张艺谋带来了想也想不到的收获。
凭借着真实感人的故事,它一举拿下十来个大奖。
张艺谋的事业再次迎来了另一个高峰。
而14岁的魏敏芝,也一夜成名。
就连著名导演姜文也评价道:
“那女孩脸上一点不做作,职业演员演这个人物得准备二三年,而且还得费功夫。”
那时候,媒体竞相邀请她采访、电影圈导演找她演戏。
面对应接不暇的通告,她有点“飘”了。
是该继续读书,还是进军演艺圈呢?
这时,张艺谋却浇了她一头“冷水”:
孩子,你成功出演了一部电影,只能说你的人生多了一份不同的经历。
你不要听别人夸你是大明星,我希望你冷静下来,你不适合进入娱乐圈。
我也不希望你进入娱乐圈,关键要好好上学读书,考上大学。
魏敏芝听完这番话,冷静了下来,决定继续读书。
恰好,石家庄精英中学的董事长翟志海,看了《一个都不能少》,很是感动。
了解到魏敏芝的家境后,他发出了一个邀请:
让魏敏芝到该校读书,不收学杂费,每月还补助300元生活费。
同时,还安排她的姐姐和父母到学校里工作。
于是,一家人因为魏敏芝,过上了崭新的生活。
魏敏芝刚进校时,因为说话带口音经常被笑话。
为了赶上落后的学业,也为了矫正普通话,她开始对自己下苦功夫。
三年后,她考上了精英中学的高中部。
高三备考时,她想起拍《一个都不能少》时的日子,心里升起了一个演员梦。
但她也知道自己在很多方面达不到标准,于是转而决定:
成为一名导演,拍出优秀的作品。
家人听到她的想法后,连连否定。
父亲说:
你别做梦了,老老实实考师范,将来和你姐一样教书得了。
老师说:
你不是吃那碗饭的,别当真了。
可魏敏芝不放弃,在苦苦央求下,父亲终于答应让她试试。
奔赴北京后,她来到北影参加考试。
没想到,才过了首试的第二轮,就被淘汰了。
网友们知道这件事后,纷纷落井下石:
“只不过靠一部电影出名罢了,还想当演员,痴心妄想。”
魏敏芝也很迷惘,不知道该不该坚持下去。
低谷时期,是汪国真的一首诗抚慰了她的心灵。
之后,她又继续努力备战高考。
就在高考来临之际,她意外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张艺谋家乡的西安外国语大学传媒学院,给她发来了报考邀请。
并承诺:
如果考上了, 可以免去每年11000元的学杂费。
魏敏芝看完十分心动,却又有点犹豫。
这次,反而是父亲开导了她:
要么你再去试试,要么你以后就不要后悔。
听完父亲的话, 魏敏芝下定了决心。
为了考出好成绩,她夜里总是在熄灯后靠手电筒挑灯读书。
几个月的时间,就用坏了三只手电筒。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04年,她以超出艺术线200分的成绩,顺利考进了西安外国语大学的编导系。
她的电影梦,从这里开始了。
进入大学后,魏敏芝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更加用功。
2006年,她首次担任导演,拍摄了电视剧《母亲的心愿》。
后来,她又参考自己的高考经历,自导自演了电影《夜的童话》。
与此同时,又有一个重要的男人走进了她的生活。
这个男人,叫陈尔岗,是美国杨百翰大学的美籍华人教授。
2004年,他到河北参加中小学教育的国际交流会。
因为看过《一个都不能少》,他想起了魏敏芝也在河北。
于是约了魏敏芝出来见面,告诉她:
杨百翰正好有个助学项目,一直在寻找学习优异却贫困的留学生。
陈尔岗觉得她很合适。
但目前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魏敏芝的英语交流能力很差。
于是,陈尔岗和她约好:
两年后,英语能达标,就向杨百翰大学推荐她。
魏敏芝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于是疯狂学习英语。
2006年,再次和陈尔岗见面,她标准的口语让对方惊叹不已。
于是,魏敏芝在推荐下,成功进入了杨百翰大学传媒电视专业,且被免除学费。
到达美国后,她一边学习传媒,一边在学校的电视台工作。
学校里的同乡表示:
每次相约,总会看到敏芝坐在椰子树下,啃一本厚厚的英文书。
而陈学岗也常在图书馆和机房看见她的身影。
刻苦的她,不仅拿到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还担任了学校合唱团的主持和巡回演出团的副导演。
更令她意外的是,她在美国遇到了一生挚爱。
一次聚会,她遇见了美籍华人刘锦辉,两人见面后坠入爱河。
2008年,两人步入婚姻,之后又生下两个孩子,组建了温馨的家庭。
爱情得到了丰收,她的事业也在不断上升。
2007年,她拍摄了《警察》;
2008年,她导演了学生作品《很美丽》、《信仰》;
2009年,她执导了一部纪录片《优秀女士》。
陈尔岗对她的导演之路很有信心:
“半年后,敏芝就毕业了。
她有很大的抱负,想拍电影、关注教育。
她会成功,我也希望有经验的人能够带她。”
时间来到2010年,魏敏芝和张艺谋再次见面了。
第30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的新闻发布会上,张艺谋携着新人谋女郎周冬雨出席。
而此时的魏敏芝,已经作为一名电影工作者,用流利的英语对其提问。
张艺谋感慨发言:
我很多年没见魏敏芝了,你长大了,像故事一样。
当年跟我拍电影时,你才14岁,现在则是坐在这里,给我一种恍若如梦的感觉。
魏敏芝再次见到“恩人”,也十分激动:
拍摄《一个都不能少》的阅历改变了我的人生轨道。
我才可能有机会读大学,出国深造。
如果没有这部电影,我可能会在家养猪、结婚、生孩子,做家庭妇女。
回顾魏敏芝的一生,充满了很多转折。
她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村女孩,到如今事业小有所成的导演。
这一切,是多么不容易!
你可能会说,这是她运气好。
但我认为,她的成功绝不仅仅是因为运气。
如果她没有对村外的世界好奇,那么她也就不会有历经千帆的勇气;
如果她不相信自己的能力,那么她也就不会想到通过努力改变命运;
如果她没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那么她就不会披荆斩棘,一路走到今天。
机遇自然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懂得抓住机遇,把握机遇。
更令我感动的,是回望过去,她始终没有忘记初心。
有人问她,怎么看待这十几年的成长和变化?
她回答:
十年来,每天都是充实的。我不断追求自己的目标,不断有亲人朋友帮助我完成理想。
回首过去,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有家人朋友的关爱是幸福的。
拥有一颗谦卑而感恩的心,走到哪里都会得到认可。
我本人并没有什么变化,朴实的特点永远伴随着我。
无论我走多远,飞多高,我还是会像风筝一样,回到祖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