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尽量远离这4类人, 连骨子里都透着阴暗

一个习惯于关注真善美的人,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光明的世界里;一个习惯于关注假恶丑的人,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阴暗的世界里。 ——摘自网络语录

首卷语

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大部分的人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时刻约束并提醒自己,也许是为了保持最为难能可贵的人生品质。但也有些人总是喜欢给别人带来不便,甚至背地里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说一些恶心人的话。

生活中我们如何能避免这些人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而这些打从心底里就很阴暗的人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行为呢?下面由我来带领大家好好分析这些人都有哪些隐藏阴暗面,知道这些以后,相信大家在往后的人际交往中就没有可以避免很多雷区了。

点击加载图片

在辨别一个人的阴暗程度是否是从骨子里体现出来,主要还是体现在他的言行举止,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可以反映出很多方面。比如说言行是否心口一致、办事风格、对待他人的态度等都不仅能反映出这个人的言行举止,还会反映出这个人的家庭素养和自身品德修养。

对于那些从骨子里就有着阴暗的人他们都会有很多不得体的言行,其中最主要的几点就是言行方面不合时宜,喜欢得理不饶人。其次喜欢说人坏话并且占人便宜,最后也就是现在人们嘴上常说的道德绑架,下面我们来详细说说这几点。

点击加载图片

言行不合时宜,伤人伤己

生活中当别人心情好而和你分享快乐时,人们的反应应该是陪着他一起开心,但总是有些不解风情的人,喜欢用不合时宜的言语来剥夺别人享受快乐的过程。这种人在别人开心时,他们不屑一顾甚至是鄙视别人,把冷水无情地泼向对方,当别人心情不好出现时,他们也幸灾乐祸,通过取笑对方来满足自己内心的快感。

这种行为不仅让别人讨厌你不说,时间久了别人也不愿意搭理你,人际交往也就出现了滑坡。大家会问了,他这么做是为什么呢?其实这类人有这样的行为我们可以分两个层面来看。

首先这些人是最受到别人讨厌的人,虽然有时候他们有的并无任何坏心思,只是性格使然,但作怪的次数多了,朋友也好同事也好都会感到难以忍受而离他远去。而另一种则是看待事物的本身就带有偏见或者是人为的针对性的,那自然而然地看见你好或者是高兴都会在暗地里带有一种仇视的态度,只不过有些人伪装的高级一点让你看不出来而已。

点击加载图片

在这里笔者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是小时候看到的一个法制节目播出的,这事情对我来说印象很深。说的是一个单位的女职员要结婚了,但是在结婚之前脸被同事用硫酸给毁容了,好在新郎不离不弃还愿意继续与新娘在一起。

话说到这里我们先来谈谈这个新娘的同事,据当时从采访中得知新娘的同事和新娘本人工作上是毫无瓜葛的,甚至可以说这个同事平时都是默默无闻的那种。两个毫无瓜葛的人为什么还想着要毁了别人的幸福呢?

原来新娘的同事也是暗恋着新郎的,在听到新娘要和自己暗恋的人结婚了,心理自然不能承受这样的结果,所以大家也就看到了前文中提到的用破坏的方式来达到自己心理发泄的途径。而在采访新郎本人的时候大家才知道,新郎新娘两人都是一个单位的,而新郎本人也并不知道有同事暗恋他,因为没有工作交际甚至都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个人存在。

写到这里笔者想说,好好的姑娘既然做不到有勇气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人,那么把他放在心里或者自己去追求适合的感情不好吗?为什么一定要伤害别人来满足自己呢?

或许是因为每天活得很压抑,心理的情感没有宣泄出去所导致的情感扭曲。对于这类群体来说,当别人不开心时,就别去触他霉头,当别人高兴时,我们也应该友善真诚地一起分享快乐,这样才能维持人际关系的稳定。

可是就像这里我们在前文里面提到的平时看不出这个女孩子是什么样子的,谁也不会想到看似平和的女孩会有这么可怕的阴暗面。这也就是刚才提到的观点,不合时宜的言行,有时候不一定是语言,行为上的伤害也是避免不了的。

点击加载图片

喜欢在背后说人坏话甚至当面诋毁别人

人际关系就像我们在路上开车一样,冲突总是无法避免,就算我们想和每一个人都处理好关系,你不去撞别人也架不住别人会开车撞你,这也是为什么老人尝尝提醒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

点击加载图片

生活和工作中当我们和别人吵架时怎么办?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反应,有些人喜欢自己承担生活中的烦恼,用时间去消化它,有些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自己不能摆脱烦恼的情绪,因此就会去向他人倾诉。

在倾诉的过程中,一些人不可避免地添油加醋诉说对方的不是,虽然本人认为没什么,但这样会在客观上引起倾听者对另一人产生不好的印象,从而加之了人与人之间更深层的误会。

笔者在之前的单位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有一名同事在工作中和其他同事发生了冲突,产生了一些心理上的不愉快。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这名同事和笔者顺路开启了吐槽模式,但在吐槽的过程中却对另一个同事的个人生活进行了语言上的攻击,再后来笔者就没有和这个同事有过多的交际。

一来从我从这个同事身上看到了她对其他人的不包容的心理,二来能把其他人的生活拿出来做评价,这种人也是很阴暗的。他们往往都是用一种我就是这样的性格来作为伪装自身阴暗面的盾牌。所以和这样的人共事,除了工作其他的不要说太多,说多了自然哪一天就会对付到你身上了。

点击加载图片

除了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毁坏人际关系,还有一种人喜欢通过操纵人际关系来报复对方。

他们在其好友面前编造谣言抹黑他们,从而孤立他们。而这种行为在现在的社会中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尤其是在职场中是最常见的事情。

相比于行为攻击,这种言语攻击虽然不像身体攻击那样会导致直接的肉体伤害,但它隐蔽性和杀伤力都是非常强的,并且能够滋生他人之间的怀疑,可谓是一种“性价比极高”的损人利己的方法。

但其实操纵人际关系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而明眼人能够一眼看穿其伎俩,最终只会让谣言散布者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古人云“谣言止于智者”是很有道理的。

点击加载图片

借机占身边人的便宜

同伴关系是我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但它具有性别上的明显差异。生活上的同伴关系也是分很多种的男女的伴侣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生意上的合作关系等等。

而相较于上面的这些关系中,女性之间的同伴关系更加亲密,她们无话不谈,对于肢体接触也不排斥。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手挽手漫步街头的闺蜜,甚至是认识没多久的女性关系都可以携手漫步。

男性之间的同伴关系更加内敛,有时候虽然嘴上不饶人,喜欢贬损朋友,但一旦对方遇到困难,他们就成为最义无反顾的好兄弟。

但就是男性之间同伴关系的随意性以及大男子主义滋生了一些不好的现象。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男性看来,如果朋友远道而来,或者专程来找自己玩,那么自己就一定要尽到地主之谊,好好招待他们,吃饭、玩耍、住宿等的消费自然都是由主人负责承担。

点击加载图片

这本是一桩美事,朋友之间的相聚虽然要花点钱,是开心快乐。可是如果朋友的条件状况很一般的情况下,这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一些比较有眼力件儿的在去朋友家的时候选择自行买单。反之就会给朋友的生活增加额外的负担。

可有些人利用朋友的这种心理,频繁地麻烦他们,例如住别人家里、蹭别人家的饭、每天都闹着要出去玩。虽然朋友嘴上不说,但心里也会觉得别扭,长此以往就会心里出现厌烦的感觉。

朋友念在他们是客人,也不好拒绝,否则便是丢面子的事,但受苦的却是自己的钱包,有的一晚上花费一两千,有的甚至短时间内花掉一个月的工资,每年用在招待朋友上的消费可能要上万。有些人有苦不能说,有些人则是打肿脸充胖子,唯一不变的就是他们有一些喜欢占别人便宜的朋友。

对于那些喜欢蹭吃蹭喝、胡吃海喝又不想付钱的人来说,他们看上的不是朋友,而是对方“好欺负”以及“大方”的形象。一旦要是身边的朋友们看清了他们的心理及为人,他们就会立刻选择其他的“饭票”继续从对方身上捞油水。

点击加载图片

对周边人实施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是近几年来最为火热的关键词之一,它不仅仅是针对好说话的陌生人,对那些熟悉的人也不例外。

比如说有的朋友日子过得不好,身边有人接济自己了,他不仅不会感谢接济自己的人,反倒觉得这是应该的,因为我们是朋友关系。万一哪一天朋友不在对他接济了,那他会破口大骂,在或者心里面鄙视对方。

排除熟人关系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例如公交车让座事件,老年人对一个不愿让座的年轻人破口大骂,用道德束缚法律,用自己的道德衡量别人的行为。

又比如一些熊孩子在公交车上踢人,冲进餐厅时门口的窗帘打到一位客人,在小区玩耍时足球击中孕妇,结果受害者却反被批评“跟小孩计较”。

虽然他们的行为动机不同,但却存在一个共同点,即混淆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在这里笔者想说的是道德行为不等于法律,而法律只可以约束部分道德行为,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钻法律的空子。

道德是一种提倡,并不具有强制性,但很多人却用道德去评判他人的一切行为,最终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后果,有的甚至会通过语言和网络暴力,最终导致一些人失去生命。即使这样,他们也不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和语言有什么过错,反倒是把自己放到受害者的级别中。

通常喜欢做这些事的人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时刻约束自己,或许就能够想到一种更妥当的处理方式。如果因为你的阴暗面造成别人的伤害,总有一天,同样的道德绑架也会找到你。

点击加载图片

结语:

我们常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实不然,一段好的人际关系当中,能够真心实意的交往并不是很多。在两个陌生的人际关系磨合中,身边会围绕着一些隐性磁场,这种磁场中会使人和人的交往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

但是这并不能妨碍身边出现一些小人,对你的人身、生活造成小范围的破坏。所以当我们身边要是出现了那些骨子里极其阴暗的小人,如果能远离的一定要远离,远离不了的就保护好自己的生活圈不要遭到破坏,必要的反击也不是不可以的,大家觉得呢?

作者|布丁庸子

编辑|布丁庸子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Cognitive Psychology》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