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犹豫了,孩子“不合群”是一种不良心理状态,必须改
/01/
不合群的表现
下面这些儿童表现,家长可以对照着看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属于“不合群”:
5岁及以上年龄的孩子,在家里都是一个人玩,出去和小朋友一起,但只是自己一个人玩,偶尔和几个孩子一起玩,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了,他还是一个人玩。属于“不合群”。如果孩子不满4岁,只要能够跟小朋友呆在一起,哪怕之间并没有实际的互动,各玩各的,都属于正常现象。
10岁及以上年龄的孩子,除了以上的表现外,由于家庭教育的原因,习惯于暴力与人交往,也会导致“不合群”。
/02/
不合群的原因分析
“不合群”从结果上来看,就是被儿童群体孤立。
被孤立的原因有两种:
一种是孩子性格方面原因(A类),因为孩子默默无语,也不与其他小朋友互动,他的存在对于儿童群体来说可有可无,自然会被孤立。
另一种是孩子性格+家庭教育所造成的,而且主要责任在家庭教育上,主要是家长简单粗暴处理问题的方式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B类);另外,也有可能是孩子性格霸道,但家长疏于管教(C类)甚至在内心里默默认可这种与人交往的方式(D类)。
D类无解,只能等到一个时机,让社会去治理了。
接下来,我们着重看看A、B、C三类的解决办法吧。
按我的习惯,得先给这三类起个名称:
A类,我称之为“被忽视型”;
B类,我称之为“坏榜样型”;
C类,我称之为“疏于管教型”。
/03/
三种不合群孩子的解决办法
1、变“被忽视”为“被需要”
怎么才能让别的小朋友觉得被需要呢?我们需要分析一个正在玩耍的小朋友内心需求的点。
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与你的孩子一起玩,比小朋友自己玩更有趣(这一点,要求你的孩子能与别的小朋友互动,让小朋友觉到和你的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有不一样的感觉);
2)与大家一起玩,有你的孩子参与,大家都觉得更有趣(这一点,要求你的孩子善于观察,能够很快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者胆大爱说话,通过与小朋友的交谈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于“被忽视”类型的孩子来说,胆大爱说话是他的短板,不必在这方面做努力,我们把重点放在会观察上);
3)你的孩子在儿童群体游戏中并不重要,但他爱讲话,让大家觉得气氛活跃(这一点,要求你的孩子外向、健谈。对于“被忽视”类型的孩子来说,这个也是他的短板)。
分析到这里,我想很多家长已经明白,让孩子从“被忽视”到“被需要”在两点上下功夫就解决问题了:
第一, 善于观察;
第二, 乐于与小朋友互动。
千万不要在孩子的短板上死磕!
不少家长都在这方面陷入误区,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合群,就是因为性格胆小、不爱讲话,非要他变成另外一个人。我们自己都知道,要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有多难,为什么一定要在孩子的性格改变上这么执着呢?
如果在孩子的性格改变上执着,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彻底地摧毁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应该能够不断完善的地方也陷入僵局。
2、家长这么做?
1)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性格较内向、不爱讲话的孩子都是天生的观察家。
他们的心理特质和思维方法决定了,他们有一双看世界的眼睛,并用这双眼睛不断地吸纳着周遭的信息,再把这些信息加工整合,形成内心的不安或安全、令人欣喜或害怕的物品,以及自己接下来要行动的策略。
其实,一个会观察的孩子,在儿童群体中总能找到一个最适宜自己的位置,甚至比那些胆大粗心的孩子更让家长省心。
我拿闹闹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可能更为形象:
这是我们小区室内儿童游乐馆,这是个小摇桥。有两个哥哥在前面玩的时候,我让她继续往前爬,她一直不肯,结果发现她是对的。因为,前面有个2岁的小哥哥特别淘气,在小摇桥上又蹦又跳,还跑来跑去,结果把另一位15个月的小哥哥吓得大哭起来。
后来,闹闹看到淘气哥哥从滑滑梯下去了,不用我说,她自己就爬过来,还把自己手上的小球送给15个月的小哥哥,像是在安慰他。
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她和那个淘气哥哥很熟,她已经预感到他在小摇桥上可能会带给她不安全。
闹闹是个安静、谨慎的女孩儿,我非常欣赏她这一点!
这种类型的孩子是天生的观察家,家长只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孩子就能在这方面发展得很好:
第一, 由衷的欣赏他;
第二, 静静的等待、守候他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做出判断的全过程;
第三, 观察他,试着体会他所经历的全部心理体验;
在以上三点基础上,试着做下面的引导。
第四,在孩子转换观察对象瞬间,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当下最需要观察的对象上。比如:
对年龄小的孩子说:“看!小朋友在玩什么呐?”;
对年龄大的孩子,家长得花点功夫了,自己先观察清楚儿童群体的情况,再找出兴趣点,吸引孩子的注意:“这几个男孩好像蹲在一起看了很久了,他们在看什么?”
说完就好了,你的目的是让孩子把观察对象放在儿童群体的活动上,接下来,进行观察然后伺机参与的事情就交给孩子自己去做吧。
坏榜样型家长看过来
有些文章反复强调与人交流的语用技巧,我是这么认为的:
怎么打招呼、怎么讲话,是通过家长在生活中的自然示范、孩子的模仿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家长是一个有修养的人,孩子自然就彬彬有礼。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纠正、培训孩子,而是自我修炼、自我完善。
如果你非要孩子做到这些,而自己又做不到的话,你的反复强调,只能让孩子更不敢开口讲话。
因内心的需要而自然的表达,比语用技巧更有用!
2)乐于与他人互动
这里的重点是“乐于”,也就是因为与他人互动而觉得快乐;而不是因为家长说“你得成为一个爱交朋友的孩子,你就有什么什么好处”。
那么,什么样的“互动”是孩子觉得快乐的呢?
必须通过“互动”,儿童游戏才能进行下去,孩子自然得与合作游戏的伙伴讲话;大家玩得开心了,明天还想来,这个互动自然是快乐的。
通过“互动”,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孩子想玩蹦床,路被一位叔叔挡住了。那么,孩子就得请那位叔叔让一下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与人互动的机会。鼓励孩子与叔叔说话:“叔叔,我要去前面玩蹦床,请让我过去一下,好吗?”叔叔让了,要说“谢谢”。
如果路被一位孩子挡住了,可以请那孩子一起玩:“前面有个蹦床很好玩的,跟我一起去好不好?”那孩子不愿意去也没关系,正好,你家孩子可以过去了。
因此,我认为,快乐的互动不是训练出来的,不是假装“装”出来的,是因为实际活动的需要自然表现出来的。
不要关在家里!不要闭门训练!走出去,行动起来,很多难题都迎刃而解了。
疏于管教型家长看过来
比如前面说的“孩子想玩蹦床,路被一位叔叔挡住了”这件事情,如果孩子不礼貌,直接往人身上撞,叔叔可能故意挡着不让过,蹦床就玩不了了。当出现这样的局面时,家长可在一旁静静观察,让孩子实际体会一下不讲礼貌带来的后果,比家长说一百句都管用。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这位叔叔是一位不想管闲事的人(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顶多嘴上说说“这孩子真没礼貌”,还是让孩子过去了。
这个时候,就该家长出场了。必须得让孩子跟叔叔道歉!
严重的话,甚至可以立即回家,取消此次的娱乐时间。
综上所述,“不合群”是一种不好的性格,会影响孩子的社会化交往,对孩子的成长与未来的发展都不利。这种性格既有先天的原因,也与家长的家庭教育相关,但并非没有改善的可能性。与其他育儿难题一样,它们都有三个共同的基本原则:
第一,顺应孩子的天性,因势利导;
第二,言传身教,身教胜于言传;
第三, 一次实际的生活体验,优于一百次说教。
说一千道一万,家长朋友们,最重要的就是一句话:走出去!行动起来!
作者:刘鸿雁 来源:刘鸿雁儿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