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龄影徂,千载心在——为纪念恩师黄寿祺先生诞辰九十周年而作 2024-06-17 10:58:51 在我居室的客厅里,挂着一幅装裱精致的书法作品,中心从左至右是三个横排的大字“忍默勤”,右上方是竖写的六个小字“建勋仁仲雅属”,左下方为“六庵老人书”,书法工稳遒劲,透出一种厚重圆融的风格。这幅作品是我的至爱,十五年来搬了五次家,它总是挂在最醒目的位置上,因为这幅作品早已超出了它的物理属性和艺术价值,凝聚着恩师黄寿祺先生对我为人为学的教诲与期望。那是1986年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我在湖南老家接到先生的电报,命我立即返校。满怀疑惑赶到福州,方知是一件美差:与郭天沅学兄陪同先生前往上海、兰州、西安等地讲学。记得第一站是上海,先生在上海古籍出版社作了一场关于《易经》的学术报告,反应非常热烈;此后还会见了先生大学时代的老同学、著名作家王西彦,两人促膝畅谈,时间长达两个半小时。第二站是西北师范大学,先生受郭晋郗教授之邀,给该校的古代文学研究生讲授“楚辞研究”课程,此后便与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谢冕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江枫研究员等人一起,在西北师大伏俊琏学兄的陪同下,乘一辆交通车,经河西走廊前往敦煌游览。一路上先生兴致极高,谈笑风生,迷人的西北风光更导致了他诗情的不可遏止,或随口吟哦,或闭目冥思,数日间共创作旧体诗十余首,令同行的袁、谢诸位先生佩服不已。第三站是位于西安的陕西师范大学,先生在辞书研究所作了一场学术报告,并与当地名宿霍松林教授等人进行了会谈。在陪先生参观“碑林”时,先生指着一块刻有“忍默勤”三字的石碑对我说:“建勋,这三个字概括了为人为学的准则,可惜你只做到了其中的一个字。”我问是哪个字,他说是“勤”。接着又说:“你知道我‘之六’的字是怎么来的吗?我年轻时性格过于刚烈,祖父便给我取了这个字。在《易》数中,九为阳,六为阴,之者变也。之六,也就是要变得收敛一点,也就是‘忍’、‘默’的意思。”那时我年轻气盛,自视甚高,尤其喜欢表现自己,一有机会便高谈阔论,或与人争论得面红耳赤。先生话虽不多,却一针见血,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它使我不得不直面自己性格上的缺陷。为了时刻警醒自己,返校后我请先生写下了“忍默勤”三个字的条幅,此后一直挂在家中。每当稍有成绩想要张扬的时候,或遇到不顺将要爆发的时候,或对学问感到厌倦想要偷懒的时候,只要看到先生手书的这三个字,就会回忆起先生的谆谆教诲和殷殷期望,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容地面对纷繁的世事与人生。先生出身于福建霞浦一个书香世家,青年时代在北京中国大学求学期间,又师从尚秉和、吴检斋、高步瀛、杨树达等国学大师,不仅打下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同时也养成了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的作风。先生是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后的首批硕士生导师,然而从1978年至他逝世的十多年里,他只招收了两届共五名学生,因此要成为黄门弟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先生的关门弟子,我对此的感受特别深切。1985年我报考先生的研究生,便经历了重重难关。首先是专业课的笔试难度极大,例如要将《楚辞·山鬼》翻译成现代诗歌,而且试卷上根本不提供原作;又如十个名词解释为一介、二南、三玄、四始、五常、六义、七音、八索、九流、十翼,令考生叫苦连天。其结果是十数名考生中只有我撞大运达到了分数线。接下来是炼狱般的面试。先生与穆克宏师、陈祥耀师等几位端坐桌旁,一脸肃然;笔记员、录音机双管齐下,如临大敌。我从未见过这样的阵势,紧张得全身发抖,汗流浃背,脑子里一片空白,也不知是怎么回答问题的。两个多小时的面试已令我精疲力竭,奄奄一息,谁知紧接着还有一场笔试,而且竟然要求用文言文写一篇自传!就在我被独自关在会议室,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中文系的一位老师(陈庆元老师抑或张善文学兄?)进来对我说:“黄先生今年计划招两人,现在只有你一人来复试,录取肯定没有问题。你不要紧张。”我这才定下心来,勉强写完了那篇半文半白的自传。就这样,我经过一轮又一轮近乎苛刻的考试,才得以进入先生的门下,开始为期三年的硕士研究生求学生涯。入门如此艰难,入门之后也同样不易。先生平时很少正儿八经地给我上课,但每学期开学之初,他就会交给我一份必读书目,并要求每学期写一篇相关的读书报告,力争达到发表的水平;他也很少进行正式的检查,只是在我去他家有事或打牙祭时,于闲聊之中了解我学习的情况,解答我提出的疑问。然而正是这种计划性与随意性的结合,既逼迫我去阅读大量的古代典籍,打下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又能引导我去选择某个专题展开比较深入的研究,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写作论文的综合能力。先生要求的必读书目、读书报告和闲聊式检查,给我的压力是无所不在的,我不得不日复一日地读书、思考和写作,这种状态几乎三年未曾间断,从而也就在专业上有了较大的进步。这期间所写的几篇读书报告,后来修改充实为学术论文,先后发表在《福建师大学报》、《中国哲学史研究》、《文学遗产》等刊物上,构成我学术研究的起点。先生对论文、著作的发表极为谨慎,可以说到了严苛的程度。他研治《易》学数十年,蜚声海内外,但《周易译注》直到70余岁才出版(与张善文合作);他的《群经要略》年轻时即已写成初稿,也到晚年才正式出版,其间多次谢绝中华书局等著名出版社的索稿,用40年的时间来修改一部不到20万字的著作,这对急功近利的时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谈。严谨的态度和长久的积累,给学术著作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在近20年海内外出版的百余种《周易》译注本中,先生的《周易译注》最为学人所推重,至今无人超越;而《群经要略》更以其精审的概括与评论,在经学研究领域引人瞩目。先生谨于著述的态度也贯穿于对学生的要求之中。三年间我写的所有读书报告、学术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的每一稿,他都审读得极为认真细致。先生对文中的观点通常比较宽容,不加太多的干涉,但对于学术规范方面的东西却要求非常严格。文章的结构是否平衡、语句是否通顺、引文是否有误、语词运用是否妥贴、标点符号是否准确,没有什么能逃过他的眼睛,甚至文中每一处引文,他都要翻原书一一核对。记得有一次我因为嫌麻烦引用了二手资料,结果很短的一段引文错了三处,先生在旁边用红笔批了四个大字:“这是硬伤!”我的硕士学位论文手稿有四万多字,几乎每一页都留下了先生红笔的批文或改动的痕迹,最长的批文有将近两百字。每一篇文章审读完毕,先生通常都要在封面写上几句简要的评价,并注明日期,署上“六庵老人”的名号,程序一丝不苟。我毕业以后的头两年,每当写完一篇文章,总是因再没有先生的全面审读而惴惴不安,不敢拿出去发表。先生谨于著述的作风对我影响极深,与许多同辈相比,我的出手总是要慢半拍,因为我觉得先生仍然在关注、监督着我,令我在学术上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致草率而为。先生在学问上对我非常严格,生活上却关怀备至。我读研时已结婚,并有两个小孩,经济上颇为困窘,先生多次问我是否需要资助;学生食堂的伙食不太好,他便隔三岔五叫我去家里打牙祭,令我身边的同学羡慕不已;每次放假回家,他总要让我带点糖果之类的礼物给小孩,就像对待家里的亲人一样。一次我生病,他竟然拄着手杖,一步一步地走到27号楼来看我。先生当时已75岁高龄,又身患糖尿病,因而他的这份关怀尤见真挚,令我终生难忘。我曾听过有关先生的一则逸闻,说上世纪70年代,学校党委找先生谈话,希望他入党,先生答曰:入了党就必须将整个身心交给党,我老母尚健在,须尽孝心,入党的事以后再说罢。直到母亲去世,先生才提出入党的申请。这个段子是否属实,我未曾调查,但窃以为确实形象地表现了先生的性格特征。先生就是这样的人:认真而实在,从不说半句漂亮话,容不得半点虚伪与矫饰。他为学如斯,为人亦如斯。先生是知名学者,在海内外影响甚巨。1990年先生受邀赴美国讲学,因过于劳累引发疾病,回国后于当年7月不幸仙逝,享年79岁。尽管先生已离开了我们,但学术界的人们并没有忘记他。1993年我报考北京师范大学聂石樵教授的博士生,聂师得知我出自先生门下,便欣然接纳,并屡次与我谈及先生的生平事迹。北师大中文系的其他资深教授,也无不为先生的去世感到惋惜。“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无论是作为一位著名学者还是忠厚长者,先生都是值得人们去怀念和景仰的。他通过留给后世的丰富著述和精心培养的学生,将他的生命与未来相连接,从而超越时间,获得了永恒与不朽!2002年8月于长沙岳麓山寓所 赞 (0) 相关推荐 郭守敬故里举行钟汝清先生纪念碑揭碑仪式 晴空万里艳阳照,守敬故里开新篇. 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在郭守敬故里的母校门前举行我们的恩师钟如清先生纪念碑揭碑仪式. 今天参加会议的领导有郭村党支部委员郭永志先生,我代表大家表示欢迎! ... 《东方翻译》纪念谢天振老师专刊 目录2020年专刊 序一 重因风雅惜--谢天振教授译介学思想的学术意义 查明建 序二 为君持酒劝斜阳,一襟豪情留晚照--忆谢天振 柴明熲 木铎金声留余响 谢老师最后的学术演讲录音:文化转向之后,再往何 ... 写诗词,能从《诗经》《楚辞》借鉴到什么? 写诗词,能从<诗经><楚辞> 借鉴到什么? 提起<诗经>与<楚辞>,自然都能想起这是中国古典文学之滥觞,影响所及深且远,后代诗文家们鲜有不被其沾溉的. ... 明月一夜千载心 有些时候 并不需要日光围困 倾城的容颜 黑夜给了无限遐想 枕头在梦里畅游玫瑰芬芳 月静花闭 无数种风情 笑靥如山泉潺潺流淌 翠叶藏莺 繁花畜蝶 密蜂的蜜自在酿出春风十里画廊 千亩荷池桃花映红 亲爱的靓 ... 【简心诗苑】直臣千载含恨去——简心诗苑端午节组诗 直臣千载含恨去 --简心诗苑端午节组诗 (一)端午祭屈原 楚江渺渺雾远天 汨水冤魂沉忠贤 直臣千载含恨去 唯有离骚传世间 (二)心绪平静 昨夜的雨冲凉了五月的风 端午的气息在空气中轻轻流淌 粽子和咸蛋 ... 面对着一幅山水画我们完全可以思接千载,心... 面对着一幅山水画我们完全可以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与圣贤对话,与神灵同游,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真正是"畅神"之游. 山水画为古人营造了一个畅神达情的自足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忘却 ... 季节辗转千载,流年次第遍开,一年一岁今又来。华容初见,百事俱荣。新年新气象,山水日月长。“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亲爱的朋友 季节辗转千载,流年次第遍开,一年一岁今又来.华容初见,百事俱荣.新年新气象,山水日月长."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 歙县:新安古道长庆寺塔注目练溪千载,徽商之源渔梁石坝泽披后世百代。 练溪北岸沿新安古道走就进入了渔梁古镇.渔梁古街随着练溪弯折,街两旁是明清形成的商铺和居民区.分布规整.渔梁坝是古镇的核心,岸边国保碑上方的岸堤上还有座土地庙,很简陋.渔梁古镇和歙县古城比,安静.游客稀 ... 千载兰亭 百世典范 王羲之(三〇三年-三六一年),字逸少东晋大臣 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一.王羲之<兰亭序>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王羲之(三〇三-三六一)兼善行.草.隶.楷诸体 ... 三百件珍奇荟萃 两千载岭南风韵|南越国|秦汉|文物|考古|墓葬 陶俑座灯. 熊饰踏跺 南越国印花大方砖 印花铜板模 双面兽首鎏金铜屏风顶饰. 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世界独一无二的丝缕玉衣."华音宫"印文陶片--经过一年的筹备,来自 ... 张庭和陶虹穿闺蜜装,扎俩麻花辫清爽减龄,半百年纪仍有颗少女心 在娱乐圈里总有些"神仙友谊"让人羡慕不已,据我所知,实力派演员陶虹和张庭便是一对相交多年的好闺蜜.要说这对闺蜜其实还蛮有共性的,同样美貌出众又同样都拥有不俗的演技,70后的她们驻颜 ... 《文心雕龙》卷41指瑕诗解2注书正名研求易谬一朝檃括千载无惭 <文心雕龙>卷41指瑕诗解2注书正名研求易谬一朝檃括千载无惭 题文诗: 近代辞人,率多猜忌,比语求蚩,反音取瑕, 不屑于古,有择于今.制同他文,理宜删革, 掠人美辞,以为己力,宝玉大弓,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