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十次恋爱,不如蹦一次迪

高考报志愿时,朋友说:
去哪个城市念书决定了你未来四年在哪蹦迪。
蹦迪,心中总有着一些向往。
可我牢记妈妈的话,“好孩子才不蹦迪呢。”
好像有点道理,影视剧都这么演——某某角色去蹦迪,然后发生了倒霉事。
(妈妈,如果你看到了这篇文章,看到这里就好了,请点击左上角关闭。)
然而,或许是命运的安排,我考到了全国livehouse、音乐节、club数量排行前列的城市,北京。
于是有了第一次蹦迪。
同班同学露露有个歌手朋友,将在Mao livehouse举办首演,邀请同学们给他撑场子。
从没去过Mao,我心里有点忐忑。
白天,鼓楼的Mao总是大门紧锁,感觉很神秘。
我想,里面会不会跑出拿着斧子的剃头大叔。
事实证明,里面没有妖魔鬼怪,也没有人拿斧子,剃头大叔是里面的保安。
看live很嗨很有趣。
我站在离舞台最近的地方,看得清歌手、乐手们的每个小表情。
他们的情绪毫无阻隔的砸在我脸上,那感觉实在太爽了。
从那以后,看live、音乐节成了我大学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
不过,说起来挺不好意思的,北京酒吧夜店那么多,我倒是一个也没去过。
看见打扮奇异的男女进进出出,我心里有点害怕,又有点好奇。
去年,我和朋友胖达约饭,聊到蹦迪这件事。
蹦迪小王子胖达捶胸顿足:
“你这叫蹦过迪?”
“没去过club怎么能说自己蹦过啊?”
“等你来杭州,我带你见识见识。”
这一等就是几个月,我到杭城不久,疫情也来了,蹦迪计划搁置。
等到解禁,“刑满释放”的胖达,迫不及待和我约了“解禁后的第一场迪”
“大夜店不去了,带你见识地下音乐,那里才是真正蹦迪者的乐园。”
约在loopy集合,我努力在脑海中搜寻这个名字,心里暗戳戳的想,“能有意思吗?”
事实证明,我单纯了。
Loopy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我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蹦迪竟会成为我的生活日常。
如果不是网友上传的图片,我可能根本找不到loopy这个地方。
几块长长的帘子隔绝内外,影影绰绰,人声嘈杂,震耳的鼓点撩动着我的发丝。
人真不少,我像哈利波特第一次进破釜酒吧,跟在胖达身后。
我们穿过了狭窄走廊,走进蹦迪小厅。
哇哦,舞池拥堵,人头涌动,人工烟雾缭绕,紫光灯点亮了一切白色的物品。
DJ正在放Techno,冷酷、机械,让我感觉仿佛不在人间。
“憋坏啦,使劲跳。”胖达在我耳边喊道。
跟随Techno的节奏,我所有的胡思乱想被掰开敲碎了。
不去想“他是怎么想的“,不担心“明天会怎样”。
心无杂念,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快乐。
蹦了三个小时,衣服湿透了,微信步数飙上了一万五。
我是个有氧运动困难户。
大学体测包括一系列有氧,100米、800米、1200米、12分钟跑等。
“跑前唉声叹气,跑完要死要活”,是我的真实写照。
不过loopy之后,我大概不会再说“我讨厌有氧“了。
蹦迪,让有氧运动无痛又充满乐趣。
和胖达告别回家,看着车窗外路灯飞略而过,心里有点感慨:
我忽然发自内心的理解了一种从前反对的生活方式。
其实蹦迪挺单纯的,某种意义上,它是人们回归原始的方式,它创造出了一个空间,让人们抛开现实属性,沉浸在纯粹的音乐中。
当然,这份单纯只属于真正的蹦迪者,不是通过蹦迪满足其他想法的人。
来酒吧的人确实鱼龙混杂。如果不是胖达陪同,我一个人肯定不敢去。
如果你想尝试一下蹦迪,最好找个靠谱的朋友一起,老手最佳,能更好的照应。
我很庆幸自己有几位既爱蹦迪又靠谱的伙伴,每次蹦迪他们都积极响应。
周末我们约好去上城区一家Hiphop club。
Hiphop音乐非常好跳,我们几个纵横舞池,很快进入状态。
一个漂亮小姐姐一直在我斜后方摇摆,渐渐和我靠近,她说“你好棒呀,我们一起呀”。
我脸上笑容满满,实际心中慌的一批。
竟然有人邀请我一起跳舞?
我在脑海里搜寻拒绝的理由,用来逃班的那些被我一一pass。
想不出来,干脆心一横答应了。
从用招牌动作应对,到自编自导,我掏空了脑海中所有动作库存。
最后,干脆放飞自我,踩准节拍乱跳一气。
结果我们竟成了全场最嗨的。
舞池里的人越来越多,耳边是音乐声、口哨声和欢呼声,快乐直冲脑门。
现在回忆起来,嘴角都情不自禁的咧到了耳朵根。
朋友问我,跟同性蹦迪会不会有压力,怕跳不好出丑。
说实话,会有一点。
不过,去蹦迪就是为了开心呀,要勇敢的丢掉包袱。
散场后我和小姐姐告别,我们玩得很开心,但没要微信。
可能,不加微信就不会破坏神秘感。
当未来某天回忆起这晚的快乐,会是无法复制、独一无二的。
在club认识的朋友,赏味期限仅限当夜。
进了蹦迪的门,人们可以抛开现实的自己,变成任何人。
也许现实中的你肢体不协调,但在舞池能跳出一身热汗。
也许你很内向、不爱讲话,但能在这里敞开心扉和人聊上一整夜。
正因如此,我常能遇到中年迪友。
看叔叔阿姨们蹦迪很有意思。
四五十岁的他们,跟随80,90,00后喜欢的音乐舞动。
会酷酷的摆冷脸、比手势,也会很chill的摇摆、挥动手臂,和身边20岁出头的年轻人没什么分别。
在这里,年龄只是数字,蹦迪不拒绝任何人。
当我老得走不动,可以坐着轮椅来蹦迪,那一定很酷。
蹦迪快乐,前提是音乐对味。
音乐是蹦迪的灵魂,我最近去了几个club,有点无聊,因为他们的歌单大同小异。
所以一旦遇到宝藏DJ,我会像猫咪见到小鱼干,兴奋得两眼放光,想上去认识一下。
一次偶然机会,我认识了DJ Happy。
happy老师有种让人happy的魔力,每次听他打碟,我都要按耐住自己的双腿,生怕一放松,就要像走地鸡一般满屋蹦。
之前傻兮兮的以为,DJ就是在台子上放放歌,拧拧特效。
他说,这是大家的误解。
现在很多DJ,也会进行音乐制作。一场几小时音乐狂欢背后,也许是几周不眠不休的准备。
从挑选歌单、组织衔接,到进行创作,他们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club主理人们也会从音乐、氛围、玩法等方面,尽心打造有趣的活动。
客人能开心听歌、跳舞、交朋友,大汗淋漓,活在当下,是他们的初心。
他们很希望人们在club这个非正式的空间,感受轻松、自在和喜悦。
此时,我觉得蹦迪很像互赠礼物,充满了仪式感。
一方希望客人尽兴而归,一方会用行动反馈,他们快不快乐。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蹦迪,认为这是不健康,甚至堕落的。
在心底,把蹦迪的人与坏、不正经划等号。
其实没去蹦迪前,我也这样想,但现在我改变了想法。
蹦迪这件事,并无绝对好坏的定义,决定它性质的是我们自己。
能甩开现实中的阴影,获得忙碌外的放松和消遣,又不以伤害别人为代价,这样的方式又有什么错呢。
酒吧里喝的烂醉的人,现实中不一定是个烂人。
总去蹦迪的人,不一定不热爱生活。
我也渐渐学会不随便评判别人。
“我不理解,但他们那样也应该挺好的。”
“我不会像他这样做,但他开心就好了。”
摆脱非黑即白的心态,好像生活中的烦恼也少了很多。
当然,排解压力、改善心情的方法有很多。
无论蹦迪与否,都希望大家热爱生活、每一天都充满阳光。
毕竟,开心是重要的啦!

ps:
这篇文章只是聊聊米痕的蹦迪经历和感受,不是鼓励大家蹦迪哦。
米痕不是老蹦迪人,有什么偏颇的地方,请大家指出并包涵。
未成年人不能喝酒、不能蹦迪。
吃头孢不能喝酒,喝酒不开车。
酒到微醺就好,蹦迪可以有故事,但不要有事故,安全第一。
关注听力健康和膝盖磨损问题。
祝蹦迪的朋友们每次都玩的尽兴。
撰文 / 米痕
插画 / 米痕
编辑 / 大饼
插画参考 Pinterest
插画绘于搭载 Procreate 的 iPad Pro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