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那个元宵节
作者:金琳
华北大平原的农村,元宵佳节非常热闹,闹花灯,跑秧歌,各个村里自编自排的小品和节目互相在各个村子里串联着汇演;除此之外,每个家庭中餐、晚饭吃像年三十的夜饭一样,吃团圆饭,第二天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人们开始忙碌一年的生计。
记忆幽深的是我童年的那个元宵节。那个元宵节的第二天早晨,我家的院子里出现了一个装满了馒头、包子、年糕等食品的布口袋。爷爷看到后,摇了摇头,我们全家人看到后,心照不宣,那些东西,从每个人的表情中,显示着谁都没有忘记元宵节晚上的情景。
那个元宵节的白天热闹过后的晚上,村子里在闹“花灯”。晚饭后,我拿上父亲从北京带回的粉红色配着浅绿色花的折叠纸灯笼,里面插上一支蜡烛,点燃蜡烛后,把灯笼提到门外显摆。一出屋门,外面的风刮的纸灯笼摇摆了起来,里面的蜡烛瞬间把粉红色纸灯笼化为灰烬;元宵节前,一直放着。
大年三十都没有舍得把那折叠的纸灯笼点上玩玩,意在等元宵节拿出和同龄的孩子们显摆我的灯笼“高档”,让那些孩子们羡慕,还没有出院子,灯笼就“上天了”,我的眼泪禁不住颗颗滚落,望着只剩了灯笼架的灰尘浸染的手提纸灯笼,舍不得扔掉,母亲看我拿着那纸灯笼的灯架呆呆站在院子里哭泣,说:“小琳,你还在这里哭,外面正在闹莲花灯,你还不出去看,一会儿莲花灯闹过后,你就看不到了”。听到母亲的话,我擦了擦眼泪跑出了家门。
大街上,我跟在一群人后面,挤着看莲花灯;没有看到心中认为像莲花一样美丽的灯,问周围的人:“莲花灯在哪里?”身旁的一个人指着被人们包围着的中间冒烟的地方说:“那不是吗!”孩童的我 只看到了冒烟,看不到“莲花灯”,只见那群人路过的门口有几个冒烟的棉籽,我拼命地挤到人群中间冒烟的附近,看到几个人用扁担抬着一口大铁锅,锅里面放了满满一锅被棉籽油浸着的棉花籽,中间被点燃了的棉花籽,摇晃着像豆粒大的火光,在风的扫射下,时隐时现的向周围扩散着。
看到这一切后,我才明白,这就是被人们誉为的“莲花灯”。人们围着这个“莲花灯”,敲锣打鼓、拿着勺子、提着水桶(防火灾),“莲花灯”路过每个户家,拿勺子的人就把 “莲花灯火”舀出一丁点放在门口,迷信说法,“莲花灯火”放在家门口,象征着一年吉利,每户人家都希望沾这个光。我跟着抬“莲花灯”的人们围村转了一遍后,心中还盼望着另有一盆美丽的莲花灯放在最后展放,一直等到大街上没了人,才失望的回了家。
走进家门,爷爷正对围在他身边的儿孙们说:“我出个闷(谜语)你们猜。”
“爷爷,我如猜出来,你得把你的灯笼让我提提。”我整个晚上,一直心疼着烧毁的那个美丽的纸灯笼,所以向爷爷提出了这个请求。
爷爷有个手提灯笼,是家里“昂贵”的“高级”照明灯,从来不允许家中任何人用。爷爷明白我的心思,立刻答应,顺口说出一个谜语。我眨巴眨巴眼睛,猜不出。不敢再奢望爷爷的手提灯笼。
接下来,爷爷又说了一个谜语:“一宅分成二院,五男二女当家。两家打得乱如麻,打到明清方罢。”
大哥(我大伯的大儿子)立刻猜道:“神仙抛下一块砖,砖上果子万万千,谁能拿得果子起,人要聪明手要尖。”
二哥(大伯的二儿子)不甘示弱:“一校分成两院落,两个院里学生多,多的倒比少的少,少的倒比多的多。”
爷爷听后哈哈大笑:“孙子们果然聪明,爷爷已经不及了。”
我听的云里雾里的,问爷爷:“爷爷,到底是什么呀?”
爷爷用手指了指桌上的一个物件。
“啊!算盘!”我恍然大悟。
屋里,爷孙们欢声笑语的猜着谜语,午夜12点了,谁都没有睡意。突然,大家听到院子里有动静,看向窗外,一个黑影从我家南屋放干粮的缸里把年糕、包子、馒头装满了他的布袋子。我们正待喊叫,被爷爷用手势阻止了,眼睁睁的看着那个“贼”走了。
那人走后,我们都疑惑的看着爷爷。
爷爷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今天是个吉利的日子,我们‘施舍’,会一年吉利。如果我们抓住那人,闹得全村人都知道,那人无地自容不说,我们也可能被人说成,是得罪了人才在元宵节被偷。”
大哥不屑爷爷的话:“爷爷,你是不是纵容那人犯罪?”
爷爷说:“不是,他不会有第二次。”
“爷爷,过年的食品我们都不是平时经常吃,你为什么这样偏袒那‘贼’?”二哥也不满意爷爷。
“爷爷这叫‘放人一马’,他的父亲得了肺病,母亲被传染,家里有米面也做不熟,他们兄妹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家过年过节,他们却吃不上一顿年饭,爷爷本来是打算送一点给他们家的,恐怕到他家被传染上疾病,你们都吃了十几天了,就当‘送’上一点吧。”爷爷心平气和地说。
夜深了,听完爷爷的话语,我们大家都不太高兴的去睡了。
偷了我家南屋不住人、放着食物的大缸里面的年前预备的一直还没有吃完的年糕、包子、馒头的人,回到家后,他的父母亲看到,连夜让他送还给了我家。就有了元宵节的第二天早晨,我家院子里那个装满了馒头、包子、年糕的布口袋。
【作者简介】金琳,西安市退休者,近退休时开始投稿,至今在一些报刊杂志(纸质)和一些网络平台被采用发表诗、文200多篇,50多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