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那些名师巧匠

《姑苏晚报》2020年11月23日 B07版

  吴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子贡问仁时,孔子归结性回答他的启首语。回答直接并精要,至今仍常被人引用。事实也是,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必先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这“器”,可以理解为工具或方法,是要极具工匠精神的人去做的。如果当年没有干将、莫邪等工匠,精心制造大批戈、剑、长矛和弩机等锋利、先进的武器,吴国何以“南服越人”“破楚入郢”和“北威齐晋”?干将和莫邪就是春秋时期青铜冶炼、制作兵器行业中杰出工匠的代表。

  实际上,像干将、莫邪这样的名师巧匠,在吴地历史上代不乏人,而且各具千秋。只是工匠往往出自芸芸众生,从事平凡、艰辛却又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很少有其名字和事迹被记入史册的。这也许是我国历史上重士轻工、崇文抑商的社会风气所致。杰出工匠如蒯祥,是出生在吴地、在明代建筑领域享有盛誉的鲁班式人物,也是由于他业绩显赫,后来又以匠得官,志书上才有他的一席之地,在民间口碑与类书笔记中,才能考查出比较详细的资料。而绝大多数出色的工匠,虽有事迹记录,也为某一行业中的翘楚,但姓名都没留下,常常仅以“某甲”代之,也是这轻工风气的体现。本文列举的三位还算有姓名、有传记的巧匠,现将他们的作品或事例介绍出来,以飨读者。

  银作高手朱碧山

  在新落成开放的吴中博物馆,陈列着一件“朱碧山造银槎杯”。这槎杯,在1979年全国流散文物展览时上过《人民画报》,后来到南京博物院展出,又作为重点展品予以介绍,可见其文物价值。

  为何定名为“朱碧山造银槎杯”?槎有一个字义是以竹木制成的筏,银槎杯即是以银子制成的形状像筏一样的杯子。它应该是古代的一种酒器,而朱碧山正是制造这件槎杯的银作工匠的名字。

  朱碧山造银槎杯,高11.4厘米,宽7.5厘米,斜长22厘米。杯呈槎形,槎身为一段老树树桩。树身桧柏纹理,盘根错节。槎上坐有一人:鼓腹仰首,凝望天际,面露会心的微笑,似吟似醉,颇有李太白醉酒吟诗的遗风,神情怡然而安详。整件槎是白银铸成后,再施雕刻而成的。槎上人物的冠带虽施焊接,但焊接的工艺极精,与人物服饰浑然一体,丝毫看不出焊接的痕迹。槎身背面有阴刻铭文8字“至正乙酉朱碧山造”,分两直行排列。字之笔画皆一刀刻成,可见银匠之功力。从铭文看,这件银槎,应该是银工朱碧山于元至正五年,即公元1345年刻制而成的。

  朱碧山,民国《吴县志》中有极为简略的记载。他又名朱玉华,嘉兴渭城人,曾在木渎开过银作。元明人的笔记小说中也曾有提及,朱碧山在当时已是技艺高超、声誉卓著的银工。他曾为精通鉴赏的奎章阁鉴书博士柯九思做过灵芝杯,还有昭君出塞像、达摩面壁像、田鼠啮瓜觥、虾杯、蟹杯、槎杯等许多作品。他制作的虾杯、蟹杯等,堪称绝技。据说注上热酒,杯体会在桌面上徐徐滑行。可惜他的作品流传到今天,仅剩槎杯一种,而且存世的也只有四件。其中一件,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件原藏清代皇帝的行宫避暑山庄,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一件,原藏圆明园,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圆明园的文物珍宝被洗劫一空,银槎杯被英国将军毕多夫盗至国外,从此流落海外;还有一件便是收藏在吴中博物馆的这一件。

  在这四件弥足珍贵的银槎杯中,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那件,除有“至正乙酉(1345)年造”的年款和“碧山子”印记外,还刻有七言诗一首,诗文为:

  “欲造银河隔上阑,时人浪说贯银湾。如何不觅天孙锦,止带支机片石还。”

  这首诗写的是《汉书》所记载的张骞穷河源,到黄河源头的故事。传说西汉时通西域的张骞,曾被汉武帝派去寻找黄河的源头。因为当时人们相信黄河通天,是天上银河在人间的延伸,希望张骞能够乞求河神调节水量,避免经常出现的干旱或洪涝灾害,求保人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张骞真的乘槎溯河而上,尽力完成皇命。一天,他在河边突然遇到一位织布的少女和牵着牛在河边饮水的少年。张骞问他们:“这是什么地方?”他们没有直接回答他,织女顺手从布机上取来一条压布的支机石送给他,要他到四川成都问隐士严君平,肯定可以得到答案。张骞接过支机石,乘槎回到成都找到严君平。严君平对他说:“有一天,我夜观天象,发现有一颗客星入犯牵牛星座。掐指算来,正好是你乘槎西行的时候。你已到了银河,已经遇到了牛郎、织女……”这则故事,还被南朝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朱碧山银槎杯所表现的,也许正是这则故事。难怪朱碧山在塑造老者形象时,前胸服装紧贴肌肤,袍袖和后袂宽大飘逸,整个身体后倾,双手紧扶槎体……好像这槎正在急速前行,给人以“乘槎上青天”的感觉。银槎杯构思之巧妙、制作之精湛,可见一斑。

  朱碧山制作的银器,在他活着的时候已属凤毛麟角,为许多名士所珍爱。由明而清,还被朱彝尊、施闰章等著名诗人交口称赞。在民间已难得一见,许多都被皇宫收藏。难怪三件银槎杯均收藏在清廷皇宫,仅吴中博物馆这一件,在当年朱碧山开银作的木渎镇附近被发现,实在是难得而有幸。

  光学专家孙云球

  1970年10月,在天平山下抢救性清理毕沅墓时,出土了一副眼镜。此眼镜木胎黑漆边框、水晶圆形镜片,圆弧式梁架,装有铰链,可以折叠,展开时用小搭扣固定,可以架在鼻梁上。佩戴时两侧以丝带套耳,就和电视剧《雍正皇朝》中,康熙赠送给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的眼镜差不多。佟国维贵为首席议政大臣,对此眼镜视为珍宝,可见在清代初期,眼镜仍为稀罕之物,在民间是很少能够看到的。

  我国使用眼镜的历史,可追溯至元代,但大多为单片眼镜,而且都从西域或南洋舶来。明代状元吴宽在得到好友屠公所赠的眼镜后,还曾赋诗致谢,写道:圆与英荚同,净与云母近。闻之西“域产,其名诸不一……蝇头琐细字,明莹类椽笔……”但它的用法仍是“持之近眼眶”,可见此时的眼镜,仍类似影视作品中祝允明随身所带的“单照”。而类似毕沅墓中出土的眼镜,要到明末清初才真正出现,它的发明者竟是吴地一个叫孙云球的人。

  孙云球(1629-1662),字文玉,号泗滨,长洲(今苏州)人。原籍吴江,年幼时随父迁居虎丘山畔。他禀赋聪慧,13岁便考中县学生。不久父亲病逝,家道中落,年轻的云球只能靠继承祖业出售中草药为生。但他不甘落魄,悉心致力于光学的研究与实践,从而成为明末清初著名的发明家和光学专家。

  据民国《吴县志》记载,孙云球“精于测量,凡有所制作,时人服其奇巧”。他精心制造出一种“自然晷”,这是按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以光照投影判定时刻,十分准确。他还经过反复试验,掌握了“磨片对光”技术,创造性地用天然水晶磨制镜片,并根据所需者的不同情况“随目对镜……以年制老少花,以地分远近光”。他磨制不同的凹镜和凸镜,让所需者配到适合自己的镜片。他还发明了双片架鼻的佩戴方法,改变了“持之近眼眶”的使用方法,还为双眼屈光率不同的人,特制出“鸳鸯镜”……孙云球堪称我国眼镜业的创始人。

  孙云球在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聚焦原理的基础上,还成功制造出望远镜、显微镜等70多种光学仪器。据《吴门补乘》记载,孙云球曾将一台望远镜赠送给浙江天台一位叫文康裔的朋友。文康裔患深度近视,一步以外便视物不清。得到所赠望远镜后,文康裔邀孙云球同登虎丘。登临山顶之后,文康裔手持“魔镜”,举目四望,“远见城中楼台塔院,若接几席……天平、灵岩、穹窿诸峰,峻嶒苍翠,万象毕见……”文康裔惊喜地说:“神哉!技至此乎?”孙云球笑着回答:“此未足以尽我奇也。”回到住所他又出示了数十种光学仪器,每观一件,文康裔均拍手称奇。当时人们皆以“种种奇妙,不可思议”来称赞孙云球所制造的光学仪器。

  孙云球曾著《镜史》一书,由其母童如兰作序,该书对后世的光学研究影响很大。但命运多舛,孙云球只活到33岁便英年早逝。但他在我国光学史上作出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据乾隆年间刊印的《书隐从说》记载,在孙云球的影响下,开创了“眼镜目下盛行”的局面。所以在乾隆状元毕沅墓中发现眼镜,也就不为奇事了。

  “飞车”制造者徐正明

  大家知道,飞机是美国莱特兄弟于1903年发明的。但实际上,他们是在许多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集大成而获得成功的。清代初年吴地便有一位异想天开的“飞车”制造者,他的名字叫徐正明。这“飞车”,也可视作飞机的前身,其时间要比莱特兄弟早200多年。

  徐正明,世居香山梅社,是一位手艺极巧的香山木匠。他“性敏、志专一,平生不事酒食征逐”。听说《山海经》中有人背装巨翅可以遨游苍穹,他便突发奇想,要制造一架可以载人寻天的“飞车”。于是“每当工散,人多醉饱游戏”之时,唯他独处一室,展纸作图,“思创一奇制,以鸣于天下”,以致“图屡画屡改,寝食俱忘,期年稿始就”,之后,就开始按图制作。“有不合者削之,虽百易而不悔。”自他有了这一想法之后,常常只打半年工,赚得些钱后,余下半年则专注于他的梦想,以致“家无余粮,灶火不举、妻子啼号”,不得不再出去打一段时间工。由于他手巧出名,坊肆间闻其出山,都争相延请,“富其薪俸”。但他稍有积蓄便又“复归造车如故”。直到“囊罄复出,如是者十有余年而车始成”,他所造的车“如栲栳椅,下有机关,齿牙错合,人坐椅中,以两足击板上下之,机转风旋,疾驰而去,离地可尺余。飞渡港池不由桥……”但他“犹不满于心”,谓“须高过楼屋,能越太湖湖面四五十里,往来缥缈、莫厘峰,然后致远可恃……”方为满足。正踌躇图进之时,无奈年事已高,心愿终未能实现。

  徐正明的事迹,俱载于清徐翥先所撰的《香山小志》中。他敢想人所不敢想,并勇于实践。耗尽一生的财力心思,在瓦特蒸汽机、汽油发动机尚未发明之前,即能获得如此成果,实在不能不令人佩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