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关键性事件:中国医药进入常态化

 专栏作者/Felix Yao

日拱一卒,业精于勤。

国家将集采常态化,标志中国特色的非专利药运营模式启动。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因肺癌去世,引发我们思考,疾病面前人人平等。中国医药一哥恒瑞制药掌门人卸任,中国企业将启动基业常青按钮。孙文斌快速宣判,受害医生家属稍许安慰,如何保障更多医生安全呢?礼来、辉瑞并购持续,专注优势领域,强者恒强。

上周是值得医药人铭记的,而这些事件的背后,都预示着医药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常态化”。

国家集采常态化
1月10日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领导指出,“国家集采将进入常态化进程,未来集采成为一种机制。”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月8日连续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二十五、二十六批)》,再次扩大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范围,有报道指出国家集采三年进行160个品种,我认为其实不然。

常态化背后的涵义应该是这是一种制度,是对所有非专利药运营模式的成功探索。

1、美国持续推进“专利药悬崖”

美国非专利药使用数量占比其用药总量80%,但非专利药的费用仅为总体医疗支出的20%,而价格低廉是美国非专利药的一大特色。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断增加非专利药的审批数量,加速审批速度,仅2018年就批准780多种非专利药,保证这个市场的充分竞争,促使药价不断降低。

2、过专利“原研药”占领市场

中国医疗改革持续多年,但药品价格却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医疗价值相对较低的非专利药,这包括跨国及国内医药生产企业。

跨国药企塑造一个不同于美国市场的概念“原研药”,指出“原研药”品质高于仿制药,因此,在国家定价和医保报销环节向国家申请更多政策倾斜,享有超国民待遇。

在美国却没有“原研药”概念,只要药品专利过期,就应该降价与仿制药沦为同一层次,政策待遇相同。

多年来,这一部分专利过期的“原研药”带给国家医保支出负担较大,很多领域排名第一、销售数十亿元的重磅产品均为专利过期“原研药”,例如辉瑞立普妥、拜耳拜糖平等。恰恰是国家集采通过“有形的手”帮助医药市场塑性,最终将国家支出、患者支出花费在具有治疗价值的创新药物。

3、国内药企不适合一刀切“专利悬崖”

国内制药企业大多还处在转型的初期,大多不愿意主动转型,甚至还处在“躺着赚钱”的时代。尽管有企业开始打出“创新、变革、转型”的口号,但真正“割肉”阶段,苦于痛,而无法割爱。

由于其真正未形成强大的输血功能,大部分药企还在“窝里斗”,没有具有实质意义的,冲向世界,成为世界的中国药企。如果国家从政策层面直接简单粗暴实行“专利悬崖”,相信对大多数中国药企是毁灭性打击,同时也不利于医药工业走向世界。

国家集采,分批、逐步、有序的通过国家调控确保不同的企业通过降低价格实现国家医改目标,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保障。

因此,国家集采的常态化将成为中国医改的猛药,安全有效。未来,企业需要从战略层面,认清形势,战略转型,降低成本,实现企业真正意义华丽转身。

非常态化个例经常会演变为常态化事件
还有几个关键事件,例如“医药一哥”恒瑞董事长卸任,实质性开启中国医药企业职业经理人道路的历史。

国外制药企业掌门人多为职业经理人,尽管有少数家族企业。例如,也聘请职业经理人掌舵,这一现象在国内比较少见,未来将成为趋势。因为医药行业将从“关系型”经营向“商业化”经营转变。

个例事件也可能预示着常态化的未来
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因肺癌去世,在感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的同时,肿瘤药物极大丰富时代,生命在癌症面前依然无力,或许从各大跨国企业的研发管线依然可以预测,未来肿瘤治疗探索依然任重道远。

孙文斌宣判,我们感到国家对于该类事件的处理效率,冷暖之间,个人感知即可。

并购持续,礼来加强免疫领域的实力,辉瑞增加其肿瘤领域。大公司将不再将其传统优势领域加大研发,而是热衷于从研发型企业并购,借助自身商业化运营团队并购创新药,投入市场。

总之,世界在变,关键性事件的出现,抑或将成为常态化开端?

文章声明:
思齐俱乐部是医药人的学习分享社区,为医药个人学习赋能。作者观点和案例仅供学习方法使用,不代表商业公司真实情况。

完结

“4+7”扩围后,

药企及医药人的出路在哪?

思齐2020年第五届——3E商业运营年会

现场云集120+行业及跨界大咖,

涵盖12大分会场、40多个主题,

更有嘉宾分组讨论等新形式出现,

精彩不容错过!

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二维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