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根源是阳不入阴,3个安神古法,让你一觉到天明

中医认为,一天24小时分别对应着五脏六腑,比如肝、胆、肺、大肠等,对应的时间,都在夜晚。因而睡眠,是人体最佳的自我调整的方式,但是由于现代人的紊乱生活规律,失眠几乎成为了一个永恒的话题。

也不知是夜太美,还是熬夜的“罪”,又或是日有所思,夜半三更就是难以入睡。失了眠的夜,格外漫长,怎么办?

对于失眠,一般人都知道,因其它的原因有阴虚、心肾不交、血不足、胃不和等等,但是今天,我们要从阴阳的角度,来看一看这个失眠。

人的体表有气运行,像人体外围的卫士,名卫气,卫气是固摄阳气的,它在人体体表不断地运化行走。白天卫气行在人体的阳分里,晚上则行到阴分里,就是行于阴经。阳气只要一入阴经,人就想睡觉。卫气在阴经中行走完,出离阴经的一瞬间,人就会醒来。这就是对睡眠机理的解释。

阴是死物,阳是动力,是能量,只有通过阳气的推动和温化,阴液才能发挥作用,只有“阴得阳生”,才能泉源不竭。

对我们人体而言,它就好比是一个太极,白天动而生阳,人体阳气输布于外,所以人在白天是动的,阳光的,展示的是一派阳刚之气。透过阳刚之气的外在表现,我们应该看到,这些输布于体表的阳气,为阴液所化,维持这种状态需要消耗体内的阴分。阳以阴为基础,阴以阳为表现形式,白天的所有活动,都是在消耗阴分。

当动到极限,阴分消耗过度,人就会疲劳,就需要静下来,需要休息。当人体入静或者入睡之后,阳气开始收敛,消耗减少,反过来促进阴分的化生,只有阴分养足了,人体第二天才能有充足的阳气。

人可以只喝水,不吃饭,活上一个星期,而且感觉还不是很坏,但让一个人整天整夜不睡觉,过不了两三天,人就会崩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动而生阳,生阳即耗阴,长时间地耗阴,就会阴分枯竭,身体自然就会受不了。最后的结局不是“阴平阳秘”,而是“阴阳离决”。

对于长期失眠的人,为什么他们满脸皱纹,为什么他们手掌的纹路很乱,这都是阴分亏虚的表现。由于长期失眠,阳不入阴,阴气得不到化生,体内五脏六腑阴液不足。

明白了这些,我们再来看,中医上的3个安神古法。

1、栀子淡豆豉汤配四逆散

有些人,经常心情烦躁,这是因为体内肝气郁结,气有余便是火,气郁化火,扰乱心神,阳气被排斥于外,就无法入阴了。

这样的人,只需要选择清热的药物,再配上解郁的药物,就会有很好的效果。比如这种古法。

2、附子理中丸

有些人的体内,寒湿较重,阳气进入身体后,无法推动大量的寒湿之邪,人就会感到很累,睡觉睡得累,连做梦也是做很累人的梦,有的患者甚至描述,做梦时感觉双腿走路非常沉重,早上起来,好像一夜没有睡觉一样。

这样的人,需要温补阳气,促进阳气推动阴液的运行,只要阳气足了,推动有力了,睡觉就感到轻松了。那么这种古法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3、半夏汤

有些人,若是阳气入阴的机制,出现了问题。”人卧气血归于厥阴肝”,这里面的关键环节,是由阳转阴的关键环节,如果这个环节出现障碍,阳气自然无法入阴,人也就失眠了。

阳明在人体指的是胃,太阴在人体指的是脾。《黄帝内经》中写道:“胃不和则卧不安。”因为阳气不能经过阳明胃,进入到太阴脾,阳不入阴,所以卧不安了!

《黄帝内经》说:“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这个古法是《黄帝内经》中,仅有的十个古法之一,为失眠的人量身定做的。

这个古法的关键在于半夏。它的意思是夏季的一半,夏季到秋季,是大自然由阳转阴的过程,它生长于夏季之半,大自然阳气正浓之时,正所谓“阳极生阴”。并且它归于胃经,禀赋阳极生阴之性,是引阳入阴的最好药材。

总之,阴阳之间、五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阴阳和五脏,只有深入思考它们内在的关系,对疾病的认识才能更加深入。希望本文可以对大家的失眠问题,起到一定的效果。

 学中医必修课文章汇总


《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后爱中医养生资源汇总


 养生知识文章汇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