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大雅抱月瓶,非常值得欣赏
抱月瓶又叫“宝月瓶”,是明清非常流行的一种瓷器。抱月瓶的形制通常为小口、直颈,在颈的两侧有耳,最大的特色是瓶腹就像一轮圆月,所以才叫抱月瓶(宝月瓶)。
抱月瓶外形最早源自宋元时期流行于西夏的陶制马挂瓶,左右双系,用以挂于马鞍之侧,极具民族特色。明早期以青花为装饰,将其发展成为陈设用的艺术品。
明永乐青花人物纹抱月瓶
明永乐青花花卉纹抱月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永乐青花如意耳抱月瓶
大英博物馆藏
青花八宝纹双耳抱月瓶,清乾隆,高34.5厘米,口径5.8厘米,足径8.5×12.5厘米。
瓶直口,细颈,颈肩相交处饰对称的如意形双耳,扁圆腹,腹两面中心凸起,椭圆形圈足。瓶圆若满月,故称“宝月瓶”或“抱月瓶”。通体以青花为饰,口沿绘回纹,颈部纹饰分两层,上部绘上仰的如意云纹,下部绘缠枝花纹。腹心凸起处绘宝相花,外以回纹、莲瓣纹环绕,中心绘八瓣宽体莲瓣形开光,开光内分别绘八宝纹,腹体两侧各绘缠枝花四朵。足墙绘缠枝灵芝纹。足底施白釉,内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此瓶造型秀美,胎体洁白,青花色泽艳丽,色重处可见细密的斑痕,为人工点染所致,以摹仿明永乐、宣德青花浓重晕散的效果。八宝纹与莲花相配作为装饰图案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为清乾隆朝瓷器中常见的装饰纹样。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抱月瓶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藏
口径3.5厘米,底径13×10厘米,高31厘米,腹径25厘米。直口,长颈,颈两侧装饰如意耳。扁圆腹,椭圆细砂底。颈部饰折枝花纹,肩部饰宝相花纹,腹部通体饰缠枝西番莲纹,胫部为一周折枝花纹。此器构图疏朗,纹饰纤细柔弱,舒卷自如,蛋青色釉面与鲜亮的青花相映成趣。
抱月瓶以永宣时期最负盛名,其中蒜头口抱月瓶于康熙、雍正两朝多有仿制。乾隆皇帝更是喜爱有加,因此抱月瓶成为清代乾隆一朝重要的陈设瓷器之一,外形与花样也随着御窑厂不断创新而变化多样,异彩纷呈。
清乾隆青花八宝纹双耳抱月瓶
故宫博物馆藏
瓶直口,细颈,颈肩相交处饰对称的如意形双耳,扁圆腹,腹两面中心凸起,椭圆形圈足。瓶圆若满月,故称“宝月瓶”或“抱月瓶”。通体以青花为饰,口沿绘回纹,颈部纹饰分两层,上部绘上仰的如意云纹,下部绘缠枝花纹。腹心凸起处绘宝相花,外以回纹、莲瓣纹环绕,中心绘八瓣宽体莲瓣形开光,开光内分别绘八宝纹,腹体两侧各绘缠枝花四朵。足墙绘缠枝灵芝纹。足底施白釉,内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此瓶造型秀美,胎体洁白,青花色泽艳丽,色重处可见细密的斑痕,为人工点染所致,以摹仿明永乐、宣德青花浓重晕散的效果。八宝纹与莲花相配作为装饰图案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为清乾隆朝瓷器中常见的装饰纹样。
清雍正粉彩四季花纹抱月瓶
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
辽宁省博物馆藏
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
辽宁省博物馆藏
清嘉庆粉彩鹤鹿同春纹螭耳抱月瓶
辽宁省博物馆藏
清嘉庆粉彩鹤鹿同春纹螭耳抱月瓶
辽宁省博物馆藏
清乾隆青花八宝纹抱月瓶
云南省博物馆藏
1961年云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从昆明市五华区废品收购站带回这件抱月瓶,收购价格不足百元。2010年,同类抱月瓶出现在香港苏富比春拍卖行,成交价高达842万港币。49年里,同样一件瓷器价格相差百万倍。盛世兴收藏,古今中外,皆如此。这件抱月瓶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篆款,器身两面都描绘佛家八吉祥纹饰,分别为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结。画工以点染的笔法涂抹青料,欲模仿明代永乐宣德朝青花使用的进口钴料呈色效果。
清雍正鸟纹抱月瓶
大英博物馆藏
抱月瓶的瓶身扁平、圆润,瓶颈呈管状,瓶耳为卷形云朵。这种设计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与为永乐皇帝(公元1403-1424年)于景德镇首次制作的瓷制扁壶有关,但其颜色的描绘和工艺技术是在雍正年间得以革新的。
在抱月瓶的一面,两只白头翁(字面意思为白头发的老人)鸟站在白色和粉色花枝的枝头。在抱月瓶的另一面,一对白色的鸟栖息在不同的开花树上,一对蝴蝶则在蓝紫色的翠菊上震动着双翅。图画的细部描绘非常美妙,反映了这件物品是由宫廷委托,在景德镇的御窑制作的。每一簇树叶都由四种不同的绿色阴影构成,盛开花朵的阴影也勾勒得非常巧妙。
新的色彩采用了新的上色方法,包括翠菊的描绘运用了取代釉下青的青珐琅,鸟翅的描绘运用了白珐琅,鸟腿和鸟嘴用了深褐色。白头翁鸟形成一幅画谜(画中的视觉双关语,代表了字词或部分字词),寓意白头富贵(白发老人拥有财富和得到尊重)。
清雍正青花抱月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