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鲁迅出殡,数十公里道路不用马车,6000人为他送葬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对于鲁迅,我们更为熟悉的就是他的作品,许多都已经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对于有的学生而言,他们“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不过对于他的作品,有的人则认为“写的过于沉闷” “ 读起来总有些含混”(王朔);还有人认为“ 心理完全病态,人格的卑污,尤出人意外,简直连起码的'人’的资格还够不着”(苏雪林)。

1936年1月,鲁迅肩部及肋骨出现剧痛。四个月后,再次诊断,断定为胃疾。从此之后,鲁迅便发热不断。10月17日,疾病复发,第二天气喘不止。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鲁迅逝世,享年55岁。

鲁迅逝世后,他的夫人许广平牵头,组成了治丧委员会,共有9人。他们分别是:蔡元培、马相伯、宋庆龄、内山完造、史沫特莱、沈钧儒、茅盾等。从名单就可以看出,这些人的来头一个比一个大。

鲁迅逝世3天后,也就是10月22日下午,他的遗体从万国殡仪馆出发,被送往万国公墓。当时的送葬场景极为震撼。为其抬棺扶灵的成员有:巴金、叶圣陶、张天翼、聂绀弩、胡风、萧军等。这些都是当时中国文坛响当当的人物。此外,送行者还有上海各界人士,队伍绵延十几公里,居然连马车都没有用。人们就这样拥簇着,把鲁迅灵柩一路抬到了国家公墓。内山完造事后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谁也没有下过命令,没有做过邀请,也没有预先约好,而送葬的行列,却有六千人光景的大众,而且差不多全是青年男女和少年。

对于一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你作何评价呢?欢迎留言,发表你的高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