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教李商隐写文章,李商隐写诗感恩,纪晓岚:写得太差了

唐朝有两位著名的李姓诗人,一个叫做李白,一个叫做李商隐。

这两位诗人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都姓李,比如诗都写的很好,比如同样的怀才不遇。

李白恰逢盛世,李商隐则生于唐王朝将倾之际。李白或许是因为不愿折腰事权贵,而李商隐则是: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李商隐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获嘉县令,不过在李商隐年幼时,便去世了,因此李商隐的少年生活十分清苦。或许唐代这些官员都很廉洁吧,许多诗人的介绍,都是当官的父亲去世后,生活便难以为继了。

李商隐十分聪颖,这应该是家族遗传,毕竟一门三进士。很小的时候,他便开始替人抄书挣钱。李商隐的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父亲去世之后,他便跟一位文学造诣很高的堂叔学习,十几岁时,便能写得一手好文章。

当时的文坛大家白居易和令狐楚都非常赏识他,可惜李商隐科举一直受挫。其实到了晚唐时期,很多有才之人都经历过了许多次科举,像大诗人罗隐、郑谷。或许晚唐的科举,更多的是依靠关系吧。

好不容易进入宦途,可是却又夹在牛李两党之间不得重用,所以李商隐一直抑郁寡欢,诗也写得十分隐晦。

对于令狐楚李商隐是十分感激的,因为令狐楚可以算作他的恩人了,不仅在科举上为李商隐出了很大力,生活上也多有助益,并且让李商隐和儿子令狐绹一起学习。李商隐虽然古文写得很好,可当时官私文书都崇尚“今体”,要在官场混得好,必须得写一手好今体文。

李商隐才华出众自然是不必说,但不太会写这种格式的文章。令狐楚则以今体享誉文坛,于是他便耐心的教导李商隐写今体文。李商隐落第时,他还曾聘其入太原幕府。

李商隐对此十分感激,后来写过一首十分有名的七绝来感谢令狐楚,诗名为《谢书》: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

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首句是李商隐言令狐楚恩义之大,不能回报,“微意”即微不足道的报答之意,“一毫”则是用来形容小的意思。第二句则是形容自己才学浅薄,而令狐楚博学广识,自己只能和一个书童一样,捧着笔砚在旁边学习。

“龙韬”则是用典,是兵法《六韬》之一,这里就是指写文章的策略和技巧了。李商隐向来对自己的才学很自信,第二句的态度,足见李商隐对令狐楚的敬佩。

李商隐生性聪颖,学这些很快。所以第三句他以“传衣”的典故来表达对令狐楚的授业之恩。禅宗从达摩祖师到五祖弘忍,一直是衣钵相传。这个典故,既体现了令狐楚的毫无保留,又体现了李商隐对令狐楚的铭记。

最后一个典故也是这个意思。东汉末年有个孝子叫做王祥,曾被魏国徐州刺史吕虔任为别驾。吕虔有一把佩刀,有相刀之人,认为能够官至三公者,可佩此刀。吕虔则把这把宝刀赠给了王祥,后来王祥立功被封万岁亭侯,迁太尉,魏国变成晋国之后,他又拜太保,真的位列三公了。

李商隐说能够得到令狐楚传授写文章的技艺,比王祥得到吕虔的佩刀都高兴。此诗前面两句是自谦,后两句则是表示自己一定不会辜负令狐楚的期望。

虽然这首诗用了很多典故,但语言精练,也不失流畅。然而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对这首诗评价非常低,他在《抄诗或问》中说:应酬中之至下者,起句尤不成语。

意思就是,这首诗在李商隐的应酬诗中算是写得差的,第一句语言便不通顺,太差了。

对于这番评论,很多学者不认同。史学家张采田便在《李义山诗辩正》中说,纪晓岚的评语实在过分,不知道纪晓岚自己写的诗,能胜过古人吗?真是大言不惭!

纪晓岚的评语或许过分,可张采田的反驳也没有力度,评诗不一定要写得比作者好吧,否则李白杜甫的诗只能供在诗坛顶礼膜拜,无人能评论了。像严羽这样的著名诗评家,也无好诗流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