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我读过且想推荐给您的15本书
前两天朋友圈流行晒18岁,我没晒,我的18岁对于这个国家是个敏感词,还晒个屁呀。我也不想用彼时的青涩衬托如今的老成,我宁愿青涩,宁愿一辈子天真,这样我就还有梦。
回首2017,我自己仍旧一事无成,看上去和2016没什么区别,但我的亲人们却在加速地发生变化。老爸变得不认识我了,16年我还可以陪他散步,17年只能坐在床边给他梳头。老丈人摔了一跤,16年他还可以自己下楼,17年只能扶着助行器在屋里走走。
不过我要感谢他们。老爸的状况让我下决心去寻找他年轻时的记忆,我头一次翻开他保存六十多年的家书,走进一段对我来说熟悉而又陌生的历史。老丈人的住院让我看到生命的脆弱,也让我有时间在探视的路上阅读更多探讨人性的好书。我现在就把这些好书介绍给你们。
1.《月亮与六便士》
作者:威廉·萨默赛特·毛姆(英国);译者:刘勇军;南海出版公司
去西班牙前曾翻过几页毛姆的《西班牙主题变奏》,完全读不进去,只好放弃。毕竟读书是自己的事,装不来也没必要装。这回捧起《月亮与六便士》,虽好很多,仍觉作者像个絮絮叨叨的老太太,22万字被切割成58章,仿佛讲故事的人每讲一段就要起身上趟厕所或是倒杯茶啥的,好在故事情节留下许多扣,硬生生地把我按在那里听他讲完。
查尔斯是伦敦的证券经纪人,有个相敬如宾的妻子和一双可爱的儿女。四十岁的一天,他突然离家出走,只身前往巴黎,寻求他的艺术之路。几乎没人相信他能成功,老师看了他的画就皱眉头,他也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根本没打算靠卖画谋生。在他快饿死的时候,朋友帮了他,可他却视别人的帮助为理所当然,甚至鸠占鹊巢(他太幸运了,碰上个懦弱的朋友和见异思迁的女人)。在他的眼中只有自己的理想,对为他而自杀的女人无动于衷。最后他跑到南太平洋的小岛去寻找他心中的美去了。他是个天才,这是在查尔斯死后画评人对他的评价。于是人们惊呼以前受赠于查尔斯却因怕被人笑话而不好意思挂出来的画居然值了大价钱。
毋庸讳言,天才会做出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事,但我不觉得他们有权利在对别人冷漠的同时还理所当然地消费别人的热心,好像所有人天生都是欠他的。不过对于作者提出的问题我倒有不少感悟,题目中的“月亮”代表人们心中的理想,“六便士”代表眼前的现实,很多时候二者难以得兼。我的一个同学在国内最顶尖的机构念了博士,又到美国最牛的大学做了博士后,有一天他回国突然告诉我他改行到一家公司做软件开发了。面对我的惊愕,他说搞研究都是那些不愁吃穿的贵族做的事,他得养活一大家子呢。我无言以对,月亮和便士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不能说只是对现实的低头,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除非像那个混蛋查尔斯一样抛妻弃子。我之所以说查尔斯混蛋是因为他原本可以做得更好。不过现实中很多人远没有那么纠结,他们眼中只有便士,即使衣食无忧也还是紧盯着每一个便士。如果有人稍提一下月亮,他们会酸溜溜地说“我们可比不了,我们还得挣钱呢”其实钱是挣不够的,但生命却非常有限,如果一辈子低头攫取地上的便士都没机会抬头仰望一下月空,不觉得一生太可悲了么?
2.《罗密欧与朱丽叶》(四部莎翁爱情剧)
作者:威廉·莎士比亚(英国);译者:方平;上海译文出版社
从来都不相信一见钟情,见一面就爱得死去活来的,那不是爱,是性;见爹一面就承诺婚事的,那也不是爱,是钱;见个大官就急着生孩子的,那更不是爱,是权;比较少见的是见了好几面都没认对人最后还终成眷属的,那就别说什么爱了,整个就是一乐。莎翁的四部爱情剧,偏偏就是这四种“爱”。
朱丽叶在跟罗密欧跳了一支舞后欲火焚心,独自跑到阳台自语“把整个儿的我,拿去吧!”罗密欧躲在阳台下心也烫得不行,俩人一拍即合,当晚私定终身,第二天就找神父把事给办了。尽管二人有冲破两个敌对家族束缚的勇气并以双双殉情的悲剧收场,但一舞定终身的事还是让人感觉爱得没什么基础,性相吸的成分多一些吧。
《驯悍记》以现代的眼光看简直就是对妇女的侮辱。凯瑟琳不仅丑而且是个悍妇,老爸为了嫁女许下重金。于是彼特鲁乔在没见本人的情况下就接盘了。当然他自有办法,不给吃不给穿不让睡觉,硬是把悍妇调教成了羊羔。别说爱情了,简直成了主仆。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大家熟悉的埃及艳后的故事。这个妖女魅惑了多位罗马执政官,先后给凯撒和安东尼生下儿子。安东尼正是沉迷于她的美色才兵败屋大维饮恨自尽。与其说安东尼与艳后之间有爱情,不如说这是一场权肉交换的游戏,最终双双玩到了别人的案板上。
最有意思的是《第十二夜》,西巴斯辛与薇奥拉是孪生兄妹,在海难中失散。妹妹薇奥拉女扮男装进公爵家做仆人,被派去向伯爵小姐求婚。小姐没答应公爵却一眼相中了薇奥拉,薇奥拉则一心恋着公爵,形成典型的三角恋。西巴斯辛来到当地一下就被伯爵小姐拉进闺房要以身相许,他被错认成薇奥拉了。这眼神还谈恋爱呐?最终兄妹相见,薇奥拉如愿嫁给公爵,哥哥入赘给伯爵小姐。结局皆大欢喜,却也啼笑皆非。
如果说莎翁的这几部作品肤浅,那就等着挨骂吧,但起码就这四部爱情剧而言,没有非常打动我的。有点像赵本山小品的感觉,紧凑热闹却不令人深思,哭笑都在脸上却未触及心灵。
3.《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奥尔罕·帕慕克(土耳其);译者:沈志兴;上海人民出版社
我在罗得所住旅馆的客房以一位作家命名: Pamuk,就是那位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慕克。说实话对这位土耳其作家我以前闻所未闻,一查方知大名鼎鼎的长篇畅销小说《我的名字叫红》竟是他写的。失敬失敬,赶紧拜读。
故事发生在16世纪的伊斯坦布尔,黑应姨夫之邀参与编辑苏丹陛下秘密委派的书册。之所以秘密是因为这本细密画书册要模仿法兰克画法,而这相当于离经叛道。随着故事的展开,书册的镀金师和姨夫先后被杀,参与绘制书册的三位细密画家成为重大嫌疑,黑与画坊总监受命调查。黑的初恋情人正是姨夫的女儿,原本不被认可的婚姻一下又成了。而画坊总监其实早对姨夫怀恨在心,认为他破坏了细密画传统。那么到底凶手是谁呢?
作者开创性地采用了多角色第一人称轮流叙述的写法。书中的人物、动物、植物甚或无生命的金币都会根据剧情的发展轮流跳到你面前向你讲述事情的经过以及他们的心理活动,读起来仿佛聆听证人证言一样新鲜刺激、真实有趣。作者正是借助这些人或物之口将土耳其细密画家的生活状态,绘画技法,民间传说等一一呈现出来,更重要的还有东西方文化的激烈冲突,对传统和外来文化的不同态度,以及人性中最底层的那些东西。
我始终认为包容度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大一统肯定没有多元化进步,一个充满禁忌和敏感词的社会不大可能是健康的。但是本地传统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如何自我保护确也是个问题。这是帕慕克通过这部小说带给我们的思考。
4.《狄更斯讲英国史》
作者:查尔斯·狄更斯(英国);译者:苏旻婕、张珺怡、余一鹤、肖岚;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对于既想了解英国史又想阅读文学大师名作的人来说,《狄更斯讲英国史》无疑是个讨巧的选择。这位文坛巨擘将上至罗马统治下至詹姆斯二世逃亡法国的不列颠历史用他惯常的辛辣和幽默笔法娓娓道来。读罢这部跨越两千年的历史长卷,虽然统治者几经变换,但如果用两个词来概括的话,我脑中只有:无耻、残暴,再想不出比这更恰当的了。
按说统治者无耻并不稀奇,但英国史上屡有特别突出的人物,比如金雀花王朝的约翰。他老爸为给他争取领地而与他的三个哥哥交战,他却在老爸局面不利时投靠了哥哥,此举气死了老爸。哥哥在位时,他又勾结法王陷害兄长,未遂时,他竟杀了帮他的法国官员以求哥哥原谅。哥哥死后,他篡夺王位,杀死了本该继位的亲侄。
讲到残暴不得不提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他为要个儿子娶了六个老婆。基督教国家严格遵循一夫一妻制,因此他捏造罪名流放了第一个妻子;砍下第二个老婆的头因为她只生下个女儿却流产了一个男孩;第三个老婆病死后主教给他介绍了第四个老婆,因为那人长得丑,他休了妻并砍了介绍人的头;第五个老婆也被怀疑不忠而被砍头;还好到第六个老婆时他已经老得不行了。其实在整本书中“砍头”绝对是出现频次极高的词汇,相对而言倒是最仁慈的处决方式之一。
英国当然不是皇帝一人独揽大权的封建国家,相反它开创了现代议会制对王权进行了有效制约,创立了陪审制度成为西方法律之父,在民主制度方面从未落后过。那狄更斯还满嘴负能量地嘚哔个啥呀?
狄更斯曾在《双城记》开篇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他的作品总是更多地关注底层民众,如果在东方大概也不会写下康乾盛世一类的作品吧。如果一个社会只能听到对统治者的歌功颂德,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想想都觉得害怕,更别说身处其中了。
5.《分手在布达》
原著:马洛伊·山多尔(匈牙利);译者:舒荪乐;译林出版社
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有什么长篇小说是让你一口气读完的吗?我当时没有答案,一方面我看书慢,另一方面很多好的作品都略显晦涩,也不容我一口吞下。但是今天我有答案了,匈牙利作家马洛伊·山多尔的《分手在布达》就是让我花了整个下午连厕所都没上一口气读完的佳作。
出身法律世家的法官克里斯托弗在翻看卷宗时发现自己接手的一桩离婚案竟然是自己的中学同学伊姆莱,而女方安娜也跟自己有过几面之交。按说他该回避的,可是离婚诉讼实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在宣判的前一天晚上,伊姆莱突然登门造访,坦言自己刚杀了妻子,并直言此事与克里斯托弗有关,接着讲述了自己痛苦的人生经历。这是一场爱情悲剧,小说最精彩的部分从这里开始。
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结合,也是两个家庭的碰撞,甚至会有阶层上的冲突,因为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一方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另一方可能根本无法接受。要不怎么说要门当户对呢,不然的话就需要双方付出更多努力去经营。可是偏偏有人并不太在意,彼此之间与其说客气不如说冷漠,夫妻间就像同学聚会那样,How're u? Fine, thk u, and u? I'm fine 2, thk u. 可能心中牵挂的还是自己的老情人。那么这种表面的和谐早晚都会坍塌。
.
小说文笔细腻,内容发人身省,让我想起了马尔克斯的名作《霍乱时期的爱情》。据说这位文坛大师被称为匈牙利最后的布尔乔亚,别说,他的那个调调还真挺对味儿的。喜欢!
6.《道林·格雷的画像》
原著:奥斯卡·王尔德(英国);译者:孙宜学;浙江文艺出版社
“老年人的悲剧不在于人老了,而在于还想年轻”王尔德的话总是那么刻薄和一针见血,看他的小说一句都不能漏,不说字字珠玑,也是隔两页就冒个金句,让人唏嘘甚至冒汗。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这位英国才子的经典小说,讲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帅哥格雷。画家巴兹尔被他迷住了,只有以他为模特才有灵感,亨利勋爵也被他迷住了,在他面前总会滔滔不绝。看到巴兹尔为自己画的肖像后,格雷慨叹自己会变老而画像却永远年轻,如果能反过来该多好。没想到一语成谶,有一天他突然发现画中的人物变老了,而自己没变。变化的不仅是面容也包括神情,因为他把灵魂留在了画里,而自己却戴着面具一般生存。他与一位三流女演员一见钟情,嫉妒的亨利劝道:男人结婚是因为厌倦,女人结婚是因为好奇,结果是双方都感到失望。巴兹尔得知此事后陷入痛苦,艺术事业一蹶不振。此后故事的发展一波三折,正如亨利所言:坠入爱河的人总是始于自欺欺人,终于欺骗他人。
这是一出悲剧,但重点并非爱情,而是头戴面具生活在名利场中的人们与自我灵魂的斗争。画像如照妖镜般总能及时反映出格雷内心丑陋的一面,当然还有岁月的痕迹,而现实中的格雷更像行走人间的一坨肉,尽管他俊美如初。
.
王尔德是因同性恋入狱的最著名的作家,这篇小说不幸成为罪证之一。出狱后他远走他乡,三年后客死在巴黎一家小旅馆中,年仅46岁。可惜一代英才!
7.《爱玛》
原著:简·奥斯丁(英国);译者:蔡慧 / 李文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简·奥斯丁认为是以最精心选择的语言向世人传达对人性最透彻的了解。《爱玛》便是这样一部名著。
爱玛是位俊俏伶俐、家道殷实的小姐,自认为睿智到可以洞悉他人,喜欢牵线搭桥为别人规划人生。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看错人品误解人意不说,还好心办了坏事。好在有高人指点,最终让读者看到一个圆满的结局。
对于小女生斗嘴皮子耍心机的题材我一向不喜欢,所以开始的几章读得不爽。但是很快发现奥斯丁并没想创作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相反,她在带着我们剖析人性的弱点。自私、势利、贪婪、傲慢、自以为是,这一切与美貌、家境和社会阶层没有必然联系,几乎是人类的通病。所不同的是有些人能认清自己的弱点并加以改正,有些人则恰好相反,有意将其发挥到极致。
简·奥斯丁被英美文学批评家认为是与莎士比亚齐名的英国作家,她的作品大多讨论的是婚姻家庭。有趣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婚恋大师”却终身未婚,42岁时溘然长逝。
8.《伪装成独白的爱情》
原著:马洛伊·山多尔(匈牙利);译者:郭晓晶;译林出版社
读过《分手在布达》后一直心里长草,虽然无数英国文学急等我在旅英前读完,还是忍不住借来这本《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解馋。有点儿理解那些偷吃蛋糕的糖尿病人了,因为马洛伊·山多尔的作品就是我喜欢的那种味道。
小说以四个人的独白讲述了一段复杂的爱情故事。四人处在不同的阶层,以各自的视角感受婚姻、爱情和整个社会。不得不说,阶层这东西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我们得益于它也受困于它,不是自己能够轻易改变的。
伊伦卡是个普通中产,嫁给了出身贵族的工厂主彼得。她试图做个贤妻良母却发现彼得的心思并不在她这,终于有一天她发现了那个秘密。于是她选择了等待。就像有些人盼望子女长大并非期待孩子早日成才而是能有条件顺利离婚一样,等待也许有很多不同的目的。
彼得几年后终于提出离婚,娶了他家的女佣尤迪特。早在尤迪特16岁进入他家时他就被她深深吸引,苦于阶层差距,被安排了没有爱情的婚姻。父亲死后他得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爱情这个东西,呵呵。由女佣变身的女主人突然变成一个永远无法满足的人,甜的永远不够甜,咸的也永远不够咸。有一天他发现她为自己藏了数量惊人的私房钱,都是平时虚报支出攒下的。
尤迪特16岁从贫民窟来到这个贵族之家,受到了亲人般的照顾,但这也是让她最恼火的地方:“发善心的家庭尽一切努力不让外来的人记起贫困的出身”,她恨这种善心。嫁入豪门后,她对一切都十分注意,如一只麻雀从黄色的马粪里啄食谷粒。
艾德是个鼓手,从布达佩斯逃到罗马后结识了尤迪特。当时尤迪特带着很多钱和首饰来到罗马,情愿养他这个小白脸。尤迪特死后他跑到美国做酒保,与流亡美国的彼得不期而遇。看到已穷困潦倒的彼得准备乘地铁回家,他不无得意地说:“我的车就停在隔壁,新车。”
马洛伊·山多尔视角独特、言语犀利,动起笔来毫不留情。据说他从来不与任何政治力量为伍,是纯粹的精神贵族。因为一旦你为某个组织摇旗呐喊,就不可避免地沦为那个组织的奴隶。这本书中的人物曾说“修养是条件反射”,没错,那是一种本能,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是长时间学习积累的结果。可惜这个时代的很多人无意成为精神的贵族,倒是条件反射地做了奴隶。
9.《刀锋》
作者:威廉·萨默赛特·毛姆(英国);译者:秭佩;湖南人民出版社
偶然间在老爸的书柜里发现毛姆的《刀锋》,84年买的,1.05元。老爸年轻时竟然也读英国文学,而这么多年我居然没注意到,哈哈,这个文艺老青年!如今老爸已经看不了书了,我接过来拜读也算是一种传承吧。感谢老爸!
小说以对比的手法讲述了相互关联的几个人的不同命运,给我的感受是在探讨人生理想。什么是理想呢?我的体会是每个人对各种欲望的取舍,事事均得固然好,但其实每个人心中自有优先级,那个令我们为了实现它可以放弃最多其它欲望的便是理想了。不管嘴上怎么说,行动中的选择自会说明一切。
与《月亮与六便士》一样,书名是对作者思想的高度概括。毛姆在扉页上引述一段佛教用语:“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也就是说人生理想这东西即便参透也很少有人有勇气实现。刀锋就存在于每个人心中,不仅因为背负太多而难以逾越,更因为逾越时的那种痛。
10.《丘吉尔论民主国家》
作者:温斯顿·丘吉尔(英国);译者:刘会梁;上海三联书店
以前只知道丘吉尔是英国首相,领导英国人取得二战胜利,没想到他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放眼全球,我能想到的同时集顶级水平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也只有他和老毛了。
四卷册的《丘吉尔论民主国家》讲述的是整个英语民族史的发展,我这次看的第一卷从不列颠岛的远古讲到金雀花王朝的覆灭,算是个诞生篇。不像《麦考莱英国史》那么枯燥,也不同于《狄更斯讲英国史》那么有故事性,丘吉尔对政治和军事更感兴趣。他详述了亨利二世创建陪审制度,约翰签订《大宪章》,亨利三世开创议会制,这些不仅是不列颠的重要时刻,更对整个西方民主政治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对每场重大战役做出深入剖析,值得每位想维护和平的领袖借鉴。
丘吉尔也有慨叹,回顾亨利四世一生时,他写道:雄心全是镜花水月,而从成功获得的回报又是何其苦涩。丘吉尔本人何尝不是如此,他堪称二战英雄,却在二战刚结束便黯然下台,1951年东山再起,二度担任首相。不过,也许这才是一个民主国家,人民选你你才是元首,不管你是哪个党的,也不管你曾经取得过多大的成就。
11.《烛烬》
原著:马洛伊·山多尔(匈牙利);译者:余泽民;译林出版社
就在前几天举国欢庆的时刻,岳父不合时宜地摔了个跟头,住进一家门口绘着伟人像的医院。不过这倒给我一个隔天前往医院辅助他康复的机会,《烛烬》就是在我往返途中的地铁上看完的。外面凄风冷雨,车内人声嘈杂,唯有打开书卷,才能体会到一丝温暖和静谧。
这是一个关于友谊、爱情、誓言和背叛的故事。一对十岁起就在一起学习训练,被同学戏称为“两口子”都不在乎的金兰之友,他们共同成长、结伴而居,他们发誓要纯洁地活着,直到有一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动了杀机。41年后,老友重逢,秉烛夜谈,憋在心里41年的话终于喷涌而出,是回忆、是疑惑、更是诘问,直至烛烬。
表面上是对谈,实际上几乎就是独白。如此大篇幅一个人滔滔不绝,其实是很容易让人困倦的,也就是马洛伊·山多尔,他的文字细腻而深沉,对我来说简直是浅尝即醉。与我看过的另两部他的作品一样,悲剧源于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永远无法填平的沟壑,即使一方原谅了另一方的贫穷,一方也对另一方的富有表示宽恕,那又如何?出身本身就是一种原罪,出身高贵,全世界都为你提供机会;出身贫贱,全世界都与你为敌。即使双方难能可贵地结为杵臼之交,那又如何?朋友之间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竞争,“只要你过得比我好”那也就是歌词罢,心中没有泛起过一丝酸涩?那才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感受。
12.《芳华》
原著:严歌苓(美国);人民文学出版社
前段时间《芳华》热闹了一阵,原因是电影被撤片,但究竟为什么撤片没人说得清。连冯导这样掰开一只手的指头就能数出来的影坛老炮儿也无奈哑火,天下一片噤若寒蝉转而载歌载舞去了。戏子终究是戏子,大时代下也就工具而已,慢说闹不出个什么名堂,就是连闹也都不敢闹呢。既然看不了电影,那就看看原著吧。
七八十年代的军旅生活是严歌苓最擅长的题材,她化身部队文工团的一员记录下她的战友和那些不堪回首的成长经历。一个谦卑的标兵毁于已经被人忽略的生物本能,一个改嫁老妈的拖油瓶从被战友嫌弃到成为英模再到精神分裂,一个看似单纯的妹妹却最懂得利用身体的本钱,一个同情落难好人的姐姐却选择把自己嫁给不那么好但有钱的生意人。
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在岁月的长河中默默流淌,嫉妒者觉得它做作,做不到者觉得它不真实,更多的人习惯从中得到什么并视为理所当然。与之相反的是,人性中最卑鄙的一面却总能在命运的关头闪耀出刺眼的光芒,不管我们回首时有多少唏嘘嗟叹,如若重新来过,也没几个会真正改变,毕竟那有可能是改变命运的时刻啊。
有人说“怨就怨那个时代吧”,这其实是对自己最好的开脱。不说假话可以选择说真话也可以选择不说话,但一想到说假话能立功,人们就像沉入水底忽然看见岸上那道刺眼的光。时代过去了还可以再来,善与恶的交锋从来都不会停止。
13.《梦幻花》
原著:东野圭吾(日本);赵峻、皮琳;作家出版社
朋友圈里老有人发东野圭吾,书店里也总是摆着一大堆,你不看都不好意思,于是我入手了一本《梦幻花》。
东野圭吾的笔法让我想起了严歌苓,言语简洁直白而充满画面感,如果拍电影的话想必能省编剧不少工夫吧。小说一开篇就先死了两口子,然后又有个小伙自杀,接着小伙的爷爷在家中遇害。作者丢下一大堆悬念,然后再不慌不忙地抽丝剥茧,存心让放不下事的读者睡不好觉。随着案件调查的进展,嫌疑人陆续浮出水面,正当你感觉要真相大白时,却发现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不得不说这正是东野圭吾的高明之处。
常人在思维上容易带有一些预设,将猜想误作事实,并且选择性地接受自己希望听到的声音。老祖宗已经用疑人偷斧、三人成虎等成语表达过这个意思,也告诫过兼听则明。可是时至今日,客观冷静地独立思考依然是这个社会的奢侈品,不得不说这个国家的教育和舆论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
14.《一个市民的自白》
原著:马洛伊·山多尔(匈牙利);译者:余泽民;译林出版社
没看马洛伊·山多尔的作品也就一个多月,就又忍不住找来一本。这期间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烟瘾很大的人出门忘了带烟,看什么都觉得不过瘾。
这回看的是他的自传《一个市民的自白》。看过它,我想我明白了为什么这位作家能有如此独立的人格,能对阶层甚至人性有如此深刻的洞察。
山多尔出身于匈牙利的一个法律世家,马洛伊是国王赐予这个贵族之家的姓氏,但是他放弃了法学专业,走上了文学道路。他有一位亲戚更绝,明明是工厂主的儿子,竟然不顾一切地做了屠夫,理由是他喜欢这一行,而山多尔认为他比所有律师亲戚们都更有趣。我突然想起天朝的很多人嘲笑元首的前妻没眼光,殊不知人生的幸福并不以社会地位的高低来衡量,而是取决于是否能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前行。
山多尔一生不向任何政治势力屈服,社会主义占领匈牙利后,他被迫流亡海外,原因“不仅仅因为他们不允许我自由地写作,更有甚者的是,他们不允许我自由地沉默。”
山多尔在晚年的日记中写道:谎言,还从来未能像它在最近三十年里这样地成为创造历史的力量。
1989年,89岁高龄的他在海外的家中饮弹自尽,至死都没有再回自己的祖国。我想他一生也许并不完全快乐,但他留下了一身没有被玷污的傲骨,做了他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15.《草叶集》
原著:马洛伊·山多尔(匈牙利);译者:舒荪乐;译林出版社
在谈到生活的价值时,他说:你只要在别人说谎时不去帮腔,当别人都在高喊“对,对!”时不要跟风,终其一生,坚持不懈,绝不委身于人类的谎言。
在谈到生活的节奏时,他说:不要生活在“安逸”中,永远怀着迎接风暴和火灾的心情。一旦与风暴和火灾打了照面,也不要大惊失色,六神无主。从容地说:“就在这”,然后对抗它,扑灭它。
说到旅行时,他说:切勿独自旅行。孤独的旅行者是在身不由己地完成任务。只有与可以信赖的贴心人同伴同行才能启程。独自旅行是一种折磨,就像把人关在了一座大若世界的牢狱中。
在谈到作家和世界时,他说:一个作家不要看重社会威望,在社会中得到多少赞扬,就会在作品中失掉多少道德的重量。一个作家也不能承担任何职务和官衔;只能负担一个,那就是他的名字。
对于爱,他说:大自然会授意方法,让我们无所顾忌地去爱那个并不爱我们的人。只有当我们哭天抢地、寻死觅活地向另一个人索求爱时,它才不予理会。
关于高尚的人,他说:高尚者最明显的特征便是无所畏惧,他们只担心遭受良心的谴责,但同时也是刀枪不入。
他就是马洛伊·山多尔,这就是他的《草叶集》,一部思想的火花。我从中领悟到独立思考的方式、居安思危的态度、旅行的意义、优秀作家的标准、爱的真谛,以及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从这本书来看,山多尔不仅是位作家,他还是位思想家,是一名永不言败的斗士。
家书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