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气候不仅受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变化影响,更受「五运」的主宰。一年的「中运」,决定主宰全年的气候。《黄帝内經·素问·天元纪大论》曰:「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段话讲得很通俗,是说五运主宰地球的万事万物。那么五运的起始又是哪里呢?《黄帝内經·素问·五运行大论》主要论述五运主岁主时的规律,兼论六气之上下左右。黄帝问五运之所始。岐伯对鬼臾区(wěi róng ōu )关于「天干化合」不合阴阳的请教,回答说:「天干化合」是明道,为天地之阴阳,与人中之阴阳不同。人之阴阳可以数推十、百、千、万。天地阴阳不以数推,以象谓之也。《太始天元册》中讲:二十八星宿决定了五运,「则天地之门户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以此而论,五运的形成超出了现代天文学所讲的太阳系,涉及到了太阳系之外的星系。
更严重的疾病是:剧烈的咳,因肾不纳肺气缺氧而逆喘;筋腱板结引起的肩背痛,尾骨下阴部及腿、膝盖与脚,出现各种病症。这是荧惑星(火星)影响地球的结果。包括庚子年在内的「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的年份,金气收敛太过,终之气金星主政更甚,万物的生发之气受到抑制,导致草木的生发结果不得饱满(果实的香甜也不如往年);在金气太过的气候下,连古树都会受到伤害,甚则枯死;可能出现民病「暴痛」的情形;腋下腰上的部位和两胁不能反转(肝郁之症);咳逆严重者,会出现血液溢出脉管之外的情形;如果太冲脉绝(太冲脉被称为「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血海」。),人有可能死亡。这是太白星当政出现的气候病。《黄帝内經·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在写到包括庚子年在内的「子」、「午」年小雪至大寒两个月气候时说:「终之气,燥令行,余火内格,肿于上,咳喘,甚则血溢。寒气数举,则霿(méng)雾翳,病生皮腠,内舍于胁,下连少腹而作寒中,地将易也。」
在「五运六气」的变化中,一定时空下的气候形成了相应疾病的温床。结合地区乃至种族的特点来看,病症有较强的规律性。小雪至大寒两个月,是北半球肺系统疾病的高发期。疾病爆发的程度,可能超过己亥大寒至庚子春分的「一之气」、春分至小满「二之气」、小满至大暑「三之气」、大暑至秋分「四之气」、秋分至小雪「五之气」的任何一个时段。
庚子年小雪之前未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的地区,由于人们的免疫系统已经崩溃,「新冠病毒」乘虚而盛,有可能出现井喷式的疫情大爆发。尤其是血液偏热的族群,在极端寒冷的气候下,太过的金气时空导致人肝郁,升发与疏泄受阻,心、肺、脑的压力增大,制约了肺的肃降功能,血中缺氧,免疫力急剧下降;寒冷使一些人肾纳肺气的功能衰竭而哮喘,使得「新冠病毒」可以乘虚繁衍肆虐。与此同时,人体的自卫功能在免疫力极弱的情况下,将能量合成抗击病毒的粘稠物质与病毒作战。但是,「新冠病毒」犹如外来物种,人体并没有形成相应成熟的防御和抗衡机制,这些粘稠物质反而自残身心,充满肺腔乃至其他脏器之中,导致气血两衰,枯竭死亡。
天降大弊,必有大利;智者得利,不智见弊。时令养生的要旨是:针对气候之特点化弊为利。
「行走坐卧」来自《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 「行住坐卧,受诸苦恼」。行走坐卧是人的行为的总和。如果了解当下的气候状况,运用《黄帝内經》的时令养生知识化弊为利,养心立身。「行走坐卧皆是禅。」可以免去诸多苦恼。《黄帝内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告诉了人们在冬天「行走坐卧」的准则:「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学习《黄帝内經》应该以养「藏」为纲,智慧地行走坐卧。保持心态平和,与自然相应,接受的是正能量。「头顶白莲,二眉舒展,印堂悦色,气定神闲。」面对终之气金克木引起的「肝郁」,平和的心态是条达肃降的内在动力。在肝郁的状态下,如果无有积极正确的方法化解,人体组织的韧性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在动怒发火的状态下,可能引起梗症、血管破裂、溢血之类的急症。庚子年终之气,土、金、水相得益彰,水旺生木,使木「穷兵黩武」,与金相搏。在这样对立的时空下,如果晚睡前看对抗性的赛事和影视情节,或者为琐事争论等,可能引起内在的对立,引发头痛、头懵、无法深睡眠,甚者梗症、血溢。
人贵在平衡。学习《黄帝内經》文化,了解所处的时空可能导致身心失衡的因素,利用食物的寒、热、温、凉、平五性纠偏,防微杜渐,简单易行。小雪至大寒两个月,太白星(金星)主政气候,与金运太过的中运和合,太过的金气克木太过,形成木郁,制约了肝的升发和疏泄,抑制了上下交通,影响了身心的疏通,导致肺肃降不利而发生「肺壅」、梗症、血溢等症。
庚子年立冬后4天开始五运(终运),客运是「太宫」,即土运太过。「土气应脾胃,生湿。」60年一遇的寒冷气候与「太宫」叠加,湿寒之气鼎盛,损害脾胃中气。「脾主肉。」脾气不振,身心穷困。《黄帝内經·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土郁夺之。」是指湿寒之郁脾胃壅滞的病症,治疗当以祛除湿邪,消导滞气。如张介宾所说:「夺,直取之也。凡土郁之病,湿滞之属也。其脏应脾胃,其主在肌肉四肢,其伤在胸腹。土畏壅滞,凡滞在上者夺其上,吐之可也;滞在中者夺其中,伐之可也;滞在下者夺其下,泻之可也。」明清著名医学家陈士铎《石室秘录·夺治法》云:「夺治者,乃土气壅滞而不行,不夺则愈加阻滞,故必夺门而出。」「土郁夺之」在于及时纠偏,勿使土郁固化形成势力。「脾胃为后天之本。」脾畏湿寒,一旦受邪,统血不利,甚则血溢,脏腑衰竭。脾为肺之母,脾湿胃痞,肺孤立无援,壅满咳喘;「胃为火炉」,一旦受寒,身心俱冷,人无生气。这些问题一旦在庚子终之气极寒的冬天里发生,很有可能发生危机。「脾胃保卫战」,预防为上策。
庚子年终之气,将是世界百年不遇大变局的重要时空,是「上蒼」对「蒼生」的一场「天鉴」,观照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制度建设是否符合天理。朱熹先生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被后人尊称为「朱子」。他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其精神实质是人要符合「自然」这个天理,去除违反自然规律的各种习气。因为人在自然界的位置属于微尘。与自然相悖,死路一条。
注:上述时辰以北京时间(东经120度)为准,各地根据当地经度与北京时间的经度差来计算时差,可以在百度查阅《真太阳时算法与中国主要城市查询》作为参考。
觉得不错,放圈子里,能多助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