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草书《元日帖》

图1 米芾《元日帖》 纸本 纵25.2cm 横40.5cm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元日明窗焚香,西北向吾友,其永怀可知。展《文皇大令》阅,不及他书。临写数本不成,信真者在前,气焰慑人也。有暇作谱,发一笑于事外。新岁勿招口业,佳。别有何得?泗戎东下未?已有书至彼,俟之。

  《元日帖》是宋元符二年(1099年),米芾49岁时书于涟水。为草书九帖之三。明人都穆跋《元日帖》云:“翁此卷尝入绍兴秘府,后有其子元晖题识,盖海岳平生得意书也。其中《登海岱楼诗》一首,下小字注云:'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夫海岳书,可谓入晋人之室。”

  读此帖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有一定的小草基础。草字有草法,如帖中“怀、知、前、岁、有、至、等、事、外”等字纯属草书。建议先学习王羲之《十七帖》,或智永《千字文》,掌握一定的草法之后可以事半功倍。

  二、体会字组的妙用。《元日帖》虽系草书,感觉写得从容、萧散。字字多不相连,偶有少数字组,字与字之间以末笔相连。字组有实连、虚连之法,实连如“向吾友”(图2)、“不及”(图3)、“本不”(图4);虚连通过游丝线相连,如“怀可”(图5)、“在前”(图6)、“何得”(图7)。

  三、注意使转用笔。草书与行书不同,一是在于使转。在用笔上注意使转之法,转折几无方笔。在转折中学会调锋,有的直接通过行笔中调整,也有的通过笔画的搭接调锋,如图7中的“何”字。二是气势更加连绵。上下字之间通过笔势的呼应(笔断意连)、实连、虚连之法,保持气韵贯通。

图7 《元日帖》中的“何得”

  四、注意结字的大小错落、穿插。此作大字与小字有的相差几倍,如“谱”“焰”与“口”“永”等字,根据笔画的多少顺其自然地作大小处理。米芾反对故意将小字写大、大字写小。《海岳名言》中有他的高论:“盖字自有大小相称,且如写'太一之殿’,作四窠分,岂可将'一’字肥满一窠,以对'殿’字乎?盖自有相称,大小不展促也。”

  五、点线结合,形成不同的章法布局。在书写中,要注意综合运用浓淡干湿、大小粗细等书写技法,还要注意点与线的运用。有的字以偏长的线为主,如此帖中前7行;有的字要以短线甚至以点为主,“点到为止”,如图8。

图8 米芾《元日帖》(局部)

  六、用笔以提为主。虽是草书,但米芾此帖用笔还是多提按,线条中段多提少按,轻巧妍媚,线条变化多以提按来完成。

  七、注意字势的欹侧变化。“向吾友”三个字就有三个字势。“新岁”的“岁”和“至彼”二字左右欹侧幅度都很大。欹侧处理时要注意与上下左右的协调,不能太生硬。

  米芾平生于草书用功不多。元符元年(1098年),米芾购得《晋贤十四帖》,激发了他对草书的热情,启发了他对草书的认识。他受苏轼的影响,取法晋人,特别钟情小王,曾谓“子敬天真超越,岂父可比也”。他在《论书帖》中说:“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张癫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他认为草书应师法晋人,才能高古。对唐张旭、怀素连绵大草的评价不高,对张旭草书几乎是否定的。晋人草书多字字独立,少有二三字相连。南宋赵孟坚在《论书法》中指出:“晋贤草体,虚淡萧散,此为至妙。”米芾曾对大王《十七帖》下过功夫,所以米芾所作的草书尽是上追晋人遗规,偏向于字字独立,很少连绵缠绕,当然这也限制了米芾草书的艺术高度。

高清局部

【1】元日明窗焚香,西北向吾友,其永怀可知。展《文皇大令》阅,不及他

【2】书。临写数本不成,信真者在前,气焰慑人也。有暇作谱,发一

【3】笑于事外。新岁勿招口业,佳。别有何得?泗戎东下未?已有书至彼,俟之。

米芾一生,篆、隶、草、真皆有涉猎,唯行书功力最高,留下的作品亦最多,而草书屈指可数。著名的有《草书九帖》,为宋高宗内府御藏,并有米芾之子米友仁跋:“右草书九帖,先臣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明嘉靖十六年至三十九年文徵明与其子文彭、文嘉摹刻《停云馆法帖十二卷》,《草书九帖》全部刻入第五卷“宋名人书”中。九帖名称为《德忱帖》《家计帖》《元日帖》《吾友帖》《论草书帖》《中秋诗帖》《目穷帖》《奉议帖》《海岱帖》。严格来说,《德忱帖》属于行草书。另外,在流传下来的刻帖《群玉堂帖》中,我们能见到的米芾草书还有《武帝书帖》《好事家帖》等刻本。目前能见到的墨迹草书有《元日帖》《吾友帖》《海岱帖》《中秋、目穷合帖》《论草书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米芾草书佳作当属《元日帖》(图1)。曹宝麟先生评云:“涟水诸草,以此本最佳,以《中秋》最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