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安岳石刻巡礼——《茗山寺》保存完好的北宋摩崖造像
茗山寺位于安岳县城东南60公里的顶新乡民乐村虎头山巅,故另有其名为“虎头寺”。虎头山脉层峦叠翠,群山起伏,独虎头山巅峰雄踞其中,山顶巨石耸立,古道崎岖,岩石环抱。在岩壁上布满了北宋时期的摩崖造像,距今千余年,这些高大的石刻造像仍安然无恙,继续展示其千年的风采。2006年,茗山寺和安岳石窟一起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找到茗山寺并不容易,没有明显的的路标,从公路进入乡间小道后还有8公里的路程,乡间小道路非常窄,只能单车行驶,如迎面有车必须有一辆车后退很远才能错开,幸亏我来的早,一路上没有遇到迎面的来车。
车开到近山顶了小路口只能停在那里,到达茗山寺还要往上步行300多米,临近茗山寺的路边有一尊金光闪闪的“千手观音”,是近年新塑造的。
茗山寺有看护人管理,管理员是一个60多岁的妇女,她就住在寺里,每月有360元的工资。
茗山寺石刻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北宋摩崖造像,造像区沿山崖长约300多米,现有摩崖造像63尊,明清刻题记27处。造像数虽不多,但气势宏伟,雕像高大,其中高5至7米的有8尊,1至4米的50余尊,皆雕立于顶峰绝壁,颇为壮观。造像多为佛、观音、菩萨、金刚、力士等,佛、观音、菩萨慈眉善目,神情安祥,体魄健壮,仗剑叉腿,巡视法场 。金刚、力士龇牙咧嘴、威武剽悍,虔诚拱卫佛士。此处造像多为依山取势,傍崖造窟,窟呈长方形,平顶无饰,十分讲究实效。如其中毗卢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和文殊师利菩萨的造型,高6至8米。
护法神造像龛
进入山门后沿山崖边的小路前行,首先看到的是护法神造像龛,龛窟依山岩凸 出之势造型呈半圆形,长9.6米,高2.3米。此龛中,集中雕刻了均高1.8米的12个护法神,他们呈站姿,顶盔贯甲,或提刀仗剑,或执鞭托杵,或昂头远眺,或怒目圆睁,或剖胸见心,或捏拳欲动,人人威武雄健,个个虎视耽耽,真心守卫佛祖,虔诚维护圣地,使人感到这里不是轻妄之处,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
佛道合龛
接下来看到的是1#龛——佛道合龛,此龛是明、清的造像龛左侧是佛教的毗卢佛(又称“大日如来”)与道教的东岳大帝(右侧)。毗卢佛结跏趺坐,施智拳印,头戴花冠;东岳大帝像双腿垂坐,头戴纯阳巾,整体造型与毗卢佛十分相似,只是面部略显呆板,根据东岳大帝像旁边的“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的改刻题记,可知东岳大帝像是在晚清时才刻成,原先应该也是一尊佛像。
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的坐像龛
2#龛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的坐像龛。观音菩萨头戴高花冠,冠中刻一阿弥陀佛立像,身着双领下垂大衣、披云肩、饰项圆、手镯、双手置腹前,五指并拢,捧一经箧,趺坐于仰莲台上,表现出阐释教义,弘扬佛法的气 度慑人心魄。大势至菩萨面相丰圆,头戴高花冠,冠中刻一宝塔,塔底层开小龛刻一小坐佛、服饰、坐姿得体,双手置腹 前捧一钵,仿佛盛满解救人间苦难的甘露。
文殊菩萨造像龛
3#龛文殊菩萨造像是古代石刻造像之精品。文殊菩萨头戴五叶佛冠,身着右袒式大衣,右肩敷搭偏衫,服饰短璎珞,慈祥端庄,呈舒态状,右手置胸腹间,左手托经书外伸达1.5米,书和手的物重量有千余斤,历经千余年不坠,全靠肘下高2.2米飘逸的垂地袈裟支撑,运用力学与美学结合,造型巧妙,展示出了古代匠师们以惊人的智慧。
毗卢佛龛
5#龛是毗卢佛龛,此龛凿于虎头山虎额“王”字部位,造像高6.3米,毗卢佛头戴宝冠,身穿袈裟,双手结内缚印,腕上的袈裟飘逸支撑双手;他微闭的双眸、含笑的嘴唇,显示出胸藏大千、大智、大能的神情和十足的教主风度。
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立像龛
6#龛在山崖小路的尽头,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立像龛。文殊、普贤是华严三圣中的两位胁侍菩萨,分别以智慧和大行辅佐着主尊毗卢佛。这两尊造像身穿通肩衣,胸饰璎珞,头戴化佛花冠,精美异常。此窟平时是锁上门的,需要文物局的批准才能入内参观,好心地看门人看我很认真执著,破例替我打开了门,我才有幸拍摄到这两尊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