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Science论文年度盘点,这些高校发文最多
发文数量、占比再创历史新高
在过去的2020年,Nature和Science(后文简写为N&S)两期刊总计刊出原创论文(类型为Article的论文)1702篇,相比2019年增加了102篇。中国内陆高校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含共同通讯作者单位)共发表N&S原创论文166篇,占比为9.8%,两项数据均再创历史新高(统计数据来自Nature和Science期刊官网,仅包含已经刊出的期刊;部分已经接收或在线发表,但尚未刊出的期刊,会在后续统计中计入其刊出日期的月份内)。
近5年中国内陆高校N&S发文数变化
首轮“双一流”建设期内,内陆高校的单年度N&S发文数增幅均保持在15篇以上,5年间的年度发文数从61篇增加至166篇,增幅高达172%;内陆高校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发文的比例也从不足4%提升至近10%,尽管这一比例与美国高校(超过40%)仍存在极大差距,但已接近英国、德国两国高校,稳居全球第二集团。此外,相较于其他年份,2020年内陆高校的N&S发文占比增长速度已初步呈现出放缓趋势,未来要保持快速增长势必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
亮点频出,三度荣登封面文章
2020年,西湖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3所内陆高校的研究成果荣登N&S封面:3月27日,西湖大学周强团队首次成功解析了新冠病毒的人类受体ACE2的全长三维结构,对研发精准的新冠肺炎诊断、治疗手段起到关键作用,此文章也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首篇有关新冠病毒的N&S封面论文。5月22日,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团队成功克隆了小麦抗赤霉病基因Fhb7,揭示了其抗病遗传及分子机制,为解决小麦赤霉病世界性难题找到了“金钥匙”。6月3日,电子科技大学邓旭团队成为设计出兼具疏水性和机械稳定性的微结构铠甲,为超疏水表面进入广泛实际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2020年中国内陆高校三登N&S封面(图源:Nature、Science期刊官网)
这些高光成果的不断涌现,足见除了绝对数量的快速增长,内陆高校顶尖论文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这些学科更容易发N&S
从发表文章的学科归属来看,2020年内陆高校的N&S发文覆盖了18个学科,有半数文章来自于生命科学领域,尤其以分子生物学的蛋白质结构解析方向最为热门。材料科学则是仅次于生命科学的另一重要研究领域,这一领域研究水平的快速提升也是内陆高校N&S发文增加的主要推动力。2019年,内陆高校发表的全部N&S论文中,仅有不到10%来自于材料科学,而到2020年,这一比例接近翻番提升至近20%。
物理学方向的发文数量也达到了18篇,尤其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的有关量子计算机的5篇研究文章最为耀眼。2020年12月18日,潘建伟团队的文章“Quantum computationaladvantage using photons”在Science刊出。该研究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在计算玻色采样问题时,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百万亿倍,比谷歌发布的53个超导比特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快一百亿倍。这是我国首次实现“量子霸权”,是量子计算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外,内陆高校在化学、电子科学、地质学、天文学等学科也有不俗的发文表现。
2020年潘建伟团队量子计算机相关研究成果一览
传统名校强势依旧,“明星双非”脱颖而出
分高校来看,今年内陆共有63所高校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在N&S发表至少一篇文章,相较去年增加了10所。去年表现优异的高校今年依然维持强势,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两所高校的发文数均超过20篇,位列前两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分别以18篇、17篇的发文数居第3、第4位。
上海科技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两所“明星双非”高校突出众多双一流高校的重围,跻身前10名的行列。2019年,上海科技大学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发表N&S论文6篇,在内陆高校中排名第8位;2020年上海科技大学的发文数量增加超过一倍,达到了13篇,成为发文数进步最大的内陆高校。南方科技大学的发文数较去年也增长了一倍。
作为国际上最为知名的两大综合性学术期刊,Nature和Science旨在发表原创性强、观点新颖、影响广泛,并且对整个科学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突破性发现。自十九世纪创刊以来,两大期刊已经发表了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引力透镜效应、DNA双螺旋结构、南极臭氧空洞等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研成果。由于竞争激烈,所有投稿至这两大期刊的原创文章中仅有不足8%被接收和发表。因此N&S发表的论文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科领域内的最高水平,而N&S发文数也是比较国家和机构科研产出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内陆高校N&S的发文数量和质量提升,从侧面反映了内陆高校基础研究实力的增强。但同时也应意识到,在重要理论创新方面,我们与欧美强国之间仍有明显差距。如何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追求“质”而非“量”,完成从“跟风者”向“引领者”的角色转变,仍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