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湿热证

三焦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三焦分证是根据湿邪重浊,有从上而下的特性,以及三焦是水湿和气的通路的功能,又通过湿热伤人的重点脏腑部位和传变的先后次序,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也就是湿热病的初、中、末三个阶段。现将其各个阶段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分述如下。

(1)上焦湿热
湿热病在上焦是湿热伤人的初期阶段,病变的部位主要在肺和皮毛
.上焦证的特点是
热象多不明显,而重点在于湿,有的甚至可以先出现寒湿的症状,一般在数日后才有热象出现,而症状仍以恶寒为主
.上焦证的主要脉症:恶寒重,发热轻微,或不发热,无汗、身重痛,头蒙沉胀而痛,耳聋,神识呆滞,沉默嗜睡,少言笑,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濡无力。
治宜温散表湿,方用藿香正气散
若热象已显的,可用宣化湿热法,方用藿朴夏苓汤。

.上焦病症。温病由口鼻而入,鼻通于肺,故温病开始即出现肺卫受邪的症状。温邪犯肺以后,有两种传变趋向:
 一为顺传,病邪由上焦传入中焦,出现脾胃经的证候;
 另一种为逆传,从肺卫传入心包,出现邪陷心包的证候(见热入心包证)。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脉浮数或两寸独大,治宜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桑菊饮等。
    “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人体的膈上为上焦
.上焦证候包括肺和心包两个部分的病证。
1.肺病发热、微恶寒、咳嗽,气喘,脉浮数(可见于温病卫分证)。
2.心包病高热夜重、躁扰不安或神昏谵语、口不甚渴,舌质渐现红绛(可见于温病逆传营分之证)
 (2) 中焦湿热
    中焦湿热是由上焦转来。它是湿热病的中期阶段,症状主要在脾胃。这时的热象一般比上焦明显,特别是午后身热。身热的特点是:寒热模糊,即“身热不扬”。由于其病位在脾胃,故脾的运化水谷和胃的受纳水谷的功能特别差。又因为脾胃和湿的特殊关系(如脾恶湿而又主运化水湿),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受到影响,故全身困乏、沉重、小便不利等症特别明显。
.中焦湿热证的主要脉症是:
    身热不扬,胸脘闷胀,不饥、不食,便溏不爽,尿短而黄,面目淡黄。神呆,肢冷。苔灰白带黄,脉濡。并可见咳嗽痰多、身痛、神识昏糊秘痰热内扰等症。治以清化湿热为主,方用甘露消毒丹
    若因脾湿生痰,证见咳嗽痰多的,治宜清化痰湿,可用三仁汤
    若为湿热郁蒸发为身痛,治宜宣化湿热,方用薏苡竹叶散
    有湿热酿痰,蒙蔽心窍,发为神识昏迷者,治宜豁痰开窍,方用菖蒲郁金汤。

.中焦病症。温病顺传到中焦,则见脾胃之证。
胃喜润恶燥,邪入中焦而从燥化,则出现阳明经(胃、大肠)的燥热证候;
脾喜燥而恶湿,邪入中焦而从湿化,则见太阴(脾)的湿热证候。
.中焦病证的临床表现为
    阳明燥热,则面红目赤、发热、呼吸俱粗、便秘腹痛、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黄或焦黑、脉沉实阳明燥热,则通腑泄热。方用三承气汤
   太阴湿热,则面色淡黄、头胀身重、胸闷不饥、身热不扬、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舌苔黄腻、脉细而濡数。清热化湿,方用三仁汤。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胃部为中焦
.中焦证候
    包括胃、大肠、脾病的证候,可分为燥热和湿热两个类型。
    1.胃肠燥热发热、不恶寒反恶热、面红目赤、腹满硬痛而拒按、便秘、尿短赤,或热结旁流(大便燥结不通,有时泄出黄臭粪水,不见燥屎泄出),下利灼肛。苔黄干糙,甚则色黑而起芒刺,脉洪大或沉数有力(可见于气分证)。
    2.中焦湿热发热不高,午后较甚,胸脘痞闷、恶心、头重身倦、渴不多饮、便溏、苔黄腻、脉缓或濡数(可见于温病的湿温证)。
 (3) 下焦湿热
.下焦湿热证是由中焦传来,病位在于大肠和膀胱。此时中、上焦症状已较轻,突出的反映在大小便上
.其临床表现为:
    若湿滞膀胱,则证见小便不利、头脑胀痛昏沉、脘腹痞闷、舌苔灰白黄腻、大便不爽、脉濡。治宜淡渗利湿,方用茯苓皮汤
    若湿滞大肠,证见小腹结满、大便不畅、头胀脘闷、舌苔灰黄、脉濡,治宜导浊行滞,方用宣清导浊汤猪苓、茯苓、寒水石、晚蚕砂、皂荚子)。

.下焦病症
温邪深入下焦,多为肝肾阴伤之证
临床表现为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背、口干、舌燥、神倦耳聋、脉象虚大;或手足蠕动、心中憺憺大动、神倦脉虚、舌绛苔少甚或时时欲脱。治宜滋阴潜阳,方用加减复脉汤、三甲复脉汤等。
“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下焦者,当膀胱上口”。胃以下为下焦。
.下焦证候
    包括肝与肾两个部分的证候。
    如邪热耗伤肾阴可见手足心热、咽干、心烦不寐等症状。
    肾阴亏损导致肝阴不足,肝风内动,可见手足抽动;
    头晕目眩,甚则突然昏倒等症状(可见于温热病的末期)。
    
.人体“三焦系统”上中下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焦病症标志着温病病变发展过程中3个不同阶段。其传变过程,虽然自上而下,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除湿热八种中成药

湿,就是通常所说的水湿,它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属于外邪,是因为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的。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热,同样也是一种邪气,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所以称为火邪。热也可以因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称内热。火邪侵犯人体或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内热时可导致热证,热证是感受外邪,或人体机能活动亢进,阳盛阴衰,这时热与湿同时侵犯人体,会导致发热、头痛而重、身重而痛,口苦,舌质红等症状。这不仅会影响到人的正常生活,还会给人们造成健康影响,因此,患湿热的人一定要好好调理治疗,那么有哪些除湿热最好的中成药呢?

除湿热最好的中成药

1. 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大家的熟知的疗效是降暑,但其实它还具有去湿热的功效,其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中和。藿香正气水还能治疗因为体内湿热下注导致的妇科疾病。

2.人参健脾丸

由人参、甘草、山药、白术、当归、薏苡仁、枳壳等等药物组成, 具有消补兼施,健脾养胃的功能,湿热重的朋友可以采用口服,每次6-12 克,每日2次。服用一段时间之后湿热的症状,就会得到缓解。

3. 龙胆泻肝丸

龙胆泻肝丸的成份有:龙胆、泽泻、木通、黄芩、栀子(炒)、车前子(盐炒)、柴胡、当归等。 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眼花,胁助疼痛,口苦,耳鸣耳聋,头湿热带下的功效,是一款去湿热的良药。

4. 二妙丸

二妙丸具有着清热燥湿的作用,它能治疗因为湿热而导致的生殖器疾病以及皮肤疾病,对下肢双膝湿热导致的红肿和男性阴囊瘙痒和女性带下瘙痒有治疗作用。

5. 五苓散

五苓散是由猪苓(去皮)、茯苓、白术,泽泻,桂枝(去皮)五味药材组成,其中四味药材都有着祛湿的作用,主要功效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甚至还有着很好的美容调理肌肤的作用。

6.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是由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健脾养胃的功能,湿热重的朋友可以采用口服,每次6-19克,每日3次,但孕妇慎用。

7.加味香连丸

加味香连丸具有清热祛湿,化滞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结肠炎,腹泻等疾病,每天口服,一次6g,一日3次,几日后便会有一定的效果。

8.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丹为祛湿剂,具有利湿化浊,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发热倦怠,胸口闷,腹胀,四肢酸,咽候痛,湿热并重证等。

但这些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个人症状服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有脾胃湿热的患者日常的生活饮食也要注意,尽量不要吃一些油腻的食物,辛辣的食物,少吃甜食,平常可以多喝一些冬瓜汤,绿豆粥,这样配合药物治疗起来效果更佳。

​湿热郁蒸

以青年男性多见,湿热体制,过食辛辣厚味、酗酒或有肝火均可湿热下注,邪热迫使津液外泄,出现臭脚,每天脚底都是湿湿的,脾气暴躁容易发火、口苦、口干、口腔溃疡等,那就要疏肝泄热化湿和营。常用龙胆泻肝丸,同时注意局部用药。可以每天用苦参、百部、厚扑、石榴皮、玫瑰花适量泡脚。

.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桂枝茯苓炮附子。丑年

瓜蒌根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防风葛根竹茹(一气方)

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泽泻、杏仁、霍香、佩兰、白蔻仁、炒薏米、厚朴、白通草、半夏、滑石粉等 治湿热

茵陈10克、车前子15克、荷叶10克、制大黄3克

温胆汤加减

半夏(15克) 黄芩(9克) 干姜(9克)人参(9克) 炙甘草(9克) 黄连(3克) 大枣(4枚)

半夏泻心汤:半夏12g 人参9g 甘草9g 干姜9g 黄芩9g 黄连3g 大枣4枚,

葛根30g,黄连5g,黄芩20g,炙甘草5g

加减:

湿热并重,选加白鲜皮15g,苦参9g,栀子9g;

湿重于热,选加佩兰12g,防风9g,猪苓15g,茯苓15~30g;

热重于湿,选加连翘30g,滑石20g,栀子9g;

心烦失眠,选加竹叶9g,滑石15g;

恶心呕吐,选加旋覆花15g(包),竹茹15g,芦根15~30g;

口干口渴,选加天花粉15g,北沙参15~30g;

湿热夹痰证,上方加半夏9g,牛蒡子15g,栝楼15~30g,以清化痰热;

湿热夹瘀证,上方加丹参15g,川芎12g,僵蚕15g;

湿热夹郁证,上方加郁金15g,川贝母9g,香附15g;

湿热伤阴,加石斛15g,天花粉15g,生地15g。

若患者胁肋不适或胀痛,心烦易怒,则为肝胆湿热,宜合用茵陈蒿汤、白头翁汤或大柴胡汤加减。此外,还要随证加入理气、醒脾、化湿的药物。

黄连配合败酱草,能清除胱肠湿热。肠中食积腐败,残渣不出,败酱草主之。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炒莱菔子、决明子各10克,善通润六腑。

舌根部厚腻、厌食、没胃口,乃肠道有积。一味鸡矢藤20克打粉煮水服。

白豆蔻,薏苡仁,滑石,厚朴,莱菔子,藿香,法半夏,竹叶,石决明,菊花。

湿热中阻,齿痕舌

黄连12克,焦山栀12克,厚朴10克,淡豆豉10克,法半夏12克,石菖蒲12克,芦根15克。临证常有加减。

三仁汤!

杏仁15克、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苡仁18克、法半夏15克

.​中医理论中医基础

中医的湿热与辨证施治
2015-05-28 09:12 来源:医学教育网
湿热病以夏秋之交为多见,因斯时阴雨连绵,淫雨之后,日气煦照,暑热地湿,交相蒸并,湿浊弥漫空间,人生活于气交之中,感触吸受,每易致病。若平素阳虚,脾胃运化失灵之人,或恣食生冷、膏粱厚味、瓜果;或劳倦饥饿,脾胃受损,湿浊内停,则更易感受邪气而致病。即薛生白谓:“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实则因“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所以湿浊内停,弥漫表里上下,阻滞气机,遏伤阳气为其特点。
湿为阴邪,属水之类,其性重浊黏腻,且湿与热合,湿热裹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湿郁热炽,热蒸湿动,遂成弥漫表里,充斥于三焦。三焦为气机升降的道路,是人体阳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饮食物的受纳、腐熟,精微的运化、代谢都与三焦的气化功能有关。正如《难经·六十六难》中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说明三焦能运行原气,以达周身,促进脏腑的功能。同时它又是水液运行的道路,主持人体水液的代谢。《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中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难经·三十一难》也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而《灵枢·营卫生会》指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说明三焦又同时主持着人体的气化功能。若湿热阻滞,则三焦不畅,气机不通,气化不行,水液代谢受到障碍,诸病遂生。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肿”。《沈氏尊生书·海藏》则进一步指出:“上焦如雾,雾不散则为喘满;中焦如沤,沤不利则留饮不散,久为中满;下焦如渎,渎不利则为肿满”都说明三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湿热病,湿郁热蒸,湿热弥漫于三焦之中,留连于卫气之分,且热处湿中,湿热裹结,如油入面,难解难分。而热以湿为依附,湿不去则热不清,湿去则热不能独存。因此,如何有效地祛除湿邪,以使湿热分离,则是治疗湿热病的关键。
因湿与三焦气化功能关系密切,所以宣畅三焦,通阳化气祛湿,则是治疗湿热病的重要方法。湿属阴邪,得阳则化,气化则水行。所以柳宝诒说:“治湿热两感之病,必先通利气机,俾气水两畅,则湿从水化,庶几湿热无所凝结”。湿浊已化,清热则易。切忌湿未化而过早误投寒凉,因寒则涩而不流,湿因寒而凝涩,甚则冰伏,气机更闭塞不通,必须温则消而祛之。而湿热为病,湿中有热,若过用辛温,则伤阴助热,所以叶天士说:“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因此,在治疗中必分清湿与热的多少,湿邪虽常可弥漫三焦,但究竟以上焦为主,还是中焦、下焦为主,也当分辨。另外,还须视热的轻重程度,用分消宣化之法,以宣展气机,使水道通畅,小便通利,则三焦弥漫之湿邪,可达膀胱从小便而去。弥漫之湿浊既去,则阳气得通,热可自透。根据热的多少,可加入清热之品,但湿热病应始终不忘祛湿。
(一)中、上焦湿热的辨证施治
上焦湿热:以上焦心肺为主,湿热上蒸,心肺受迫,胸中者气之海,故感胸满闷痛,肺受湿热所迫,故咳嗽、喘逆且肺部满堵,舌白,脉象浮数按之濡。治疗上焦湿热必须以宣肺为主,肺气得宣则胸满闷堵皆愈。可用疏卫、芳香、宣化以开胸中之气机。药用佩兰、藿香、杏仁、炙枇杷叶、旋覆花、片姜黄等。
中焦湿热:以脾胃为病变中心,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长,脾胃主运化,若湿热阻中,则脘腹胀满,纳呆、不欲饮食,溏薄不实,一身疲乏无力,舌腻厚苔黄滑,脉象沉濡力弱。用辛开苦降方法,药用半夏、厚朴、草豆蔻、马尾连、黄芩等。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湿热病中,湿邪的多少及阻滞程度,将其分为湿阻、凉遏、寒凝、冰伏4个阶段,常取得较好的疗效。
1.湿阻湿热之邪犯人,初起即阻滞气机,病在上焦。若太阴脾虚内湿之人,则邪多从湿化而归于太阴,以湿邪阻滞中焦为主。
(1)湿郁于上:初起为湿热邪气困阻肌表,营卫失和,周身困重酸楚,湿热闭阻清阳,清阳不升而头晕且沉。即《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因于湿,首如裹”之谓。其壅遏阳气,肺气不宣,升降失常而胸闷、咳嗽、喘息,其舌苔白滑润腻,脉濡滑而缓。
治宜轻扬宣郁化湿。肺为华盖,其位最高,主宣发肃降,外合皮毛,湿热之邪上受,肺必先伤。肺受邪则郁闭,其气化不利,湿邪留滞,治宜先化肺气。正如吴鞠通所说:“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宜大豆卷、炒山栀、前胡、杏仁、浙贝、芦根等。或以三仁汤、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等方加减选用,轻扬宣肺化气以祛湿。肺宣湿开,热随湿去,所以湿热郁阻上焦,不用发汗,宜轻扬宣肺化湿,正是徐灵胎所谓:“治湿不用燥热之品,皆以芳香淡渗之药,疏肺气而利膀胱,以为良法。”
(2)湿阻于中:脾胃受伤,气机升降之枢纽失灵,人体之气机升降,其权衡在于中气。章虚谷说:“三焦升降之气,由脾鼓动,中焦和则上下顺”。中焦和,即脾胃和,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胃主纳谷,脾主运化,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所以中焦和,脾胃升降皆得适度,则心肺在上,行营卫而光泽于外;肝肾在下,养筋骨而强伏于内;脾胃在中,传化精微以溉四旁,人体保持正常的气机升降运动,是为无病。
若脾运失健,则内湿停中,脾本主湿,以升为主。湿邪最易损伤脾阳,脾为湿困,脾气不升,则胃气不降,水湿内聚,气机不畅,可见胸脘痞闷,大便溏滞不爽。湿热阻中,热蒸湿浊,常可弥漫表里上下,兼见倦怠乏力,四肢沉重,面色光亮而淡,头晕且胀,舌苔白腻而滑润多液,脉沉濡而软,或沉缓而迟。
湿热阻滞于中焦,当运脾气,宜苦燥泄热法,药如半夏、陈皮、厚朴、杏仁、大腹皮、黄芩、黄连等,苦燥祛湿清热。脾气得升,胃气则降,湿开则热祛。正如章虚谷所说:“脾气弱则湿自内生。湿盛而脾不健运,浊壅不行,自觉闷极,虽有热郁,其内湿盛而舌苔不燥,当先开泄其湿,而后清热,不可投寒凉以闭其湿也”。
2.凉遏感受湿热之邪,恣食生冷,或贪凉过度,或误服寒凉之剂,或感受湿热之邪而湿重热微者,因寒凉凝涩,遏阻中阳,脾胃升降之机为寒凉湿浊阻滞,则全身气机不畅。症见:胸脘痞闷,憋气堵胀,叹息,全身酸楚,大便溏薄,小溲不畅,面色淡黄,舌质略红,苔白滑而腻,脉缓软,或沉缓且濡。治宜苦微温法,开湿郁、畅中阳以利三焦,湿邪凉遏一化,气机宣畅,热邪即随湿而去,药如半夏、陈皮、杏仁、白蔻仁、苍术、木香、草豆蔻等。
若凉遏偏于上焦,卫气不疏,阳气不通,唇红不渴,常欲叹息,憋闷者,可选用白芷、苏叶、藿梗、防风等,方如藿朴夏苓加草蔻之类。辛以开郁,湿郁开,再议清热。
3.寒凝素体中阳不足,复感湿热之邪,邪从湿化而归太阴,又因过分饮冷,或过服寒凉滋腻,则湿盛阳微。湿属寒水之类,遇寒则凝泣,而使气机涩滞。症见:胸脘痞闷,堵满异常,喘息腹痛,大便稀,小便清白,舌淡,苔白腻而滑润,脉沉软且涩或沉涩。
寒凝涩滞,非温不能祛寒开凝通闭,药如桂枝尖、苏叶、苏梗、草蔻、生姜等。用辛温之品治湿热,因寒暂凝于中,为权宜之计,待脉缓渐起,苔化而寒凝开(中病)即止,不可久服,防其增热。
4.冰伏冰伏较寒凝更甚,并非湿热病一遇寒凉即成冰伏。多见于素体阳虚的湿热病患者,暴进冷饮或过服寒凉重剂,寒冷人胃,中阳重伤,湿盛阳微,湿热之邪为寒凉所凝至冰冻之势而深伏于内,气机为寒凉所遏滞,阴阳不相顺接,阳气不能达于四末。症见:面色苍白,胸脘痞闷加重,四肢厥冷,少腹绞痛,舌质淡润多液,大便溏稀,小便清长,脉沉迟或沉伏。此非辛温燥烈之品不能缓解冰伏、散寒开郁而通闭,急用四逆、理中法。常用药物如桂枝、肉桂、生姜、干姜、川椒、草蔻等。冰解寒散,舌苔渐化,面色红润即刻停服,不可过用,防其热势加重。
(二)下焦湿热的辨证施治
若下焦湿热,病在大、小肠及膀胱,当考虑淡渗与通导之法。
1.淡渗淡渗法用于利小便、通阳以祛除湿邪。湿热病小便不利,常因湿热阻滞于膀胱。《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湿热阻滞,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涩滞不行,可用清利膀胱之品,以利水道。药如通草、茯苓皮、猪苓、木通、车前子、冬瓜子、冬瓜皮、滑石、寒水石、山栀等。但湿邪重浊,湿热最易弥漫三焦,使决渎无权而致上壅下闭,三焦皆困。肺为水之上源,上源闭塞,则下流不行。若症兼见胸满喘息、咳嗽而小便不利者,当加宣肺之品,如苏叶、前胡、杏仁、枇杷叶等。辛开肺气,佐以淡渗通利膀胱,即所谓“启上阖,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法。
2.导滞湿热兼滞,除湿热见症外,舌苔黄厚,根部厚垢而腻,口臭,大便臭而不爽,脉濡滑而数,关、尺部尤甚。其气机为湿热食滞所阻塞,因此除祛湿外,必须加消食化滞之品,如保和丸、焦三仙、木香导滞丸、沉香化滞丸、香砂枳术丸等。润下、攻伐皆所禁忌。
总之,湿热病的治疗,应以化湿、祛湿、渗湿为主,切忌早投寒凉之晶,否则误治,湿未去而热反恋。治湿必先化气,“气化则湿亦化”。湿在上焦,则化肺气;在中焦,则运脾气;在下焦,则化膀胱之气。湿开则热随湿去,湿祛再议清热,非热重湿轻者莫用苦寒。
(三)治疗湿热病常用方法
1.芳香宣化法(上焦)暑热之邪袭于外,湿热秽浊蕴于中。
症见:头晕身热,周身酸沉乏力,胸中气塞,脘闷咳嗽,小便黄赤,舌苔白腻而滑,脉濡滑。
运用于湿温初起阶段,宜芳香宣化方法。
药用:鲜佩兰10g(后下),鲜藿香10g(后下),大豆卷10g,嫩前胡6g,川郁金6g,鲜菖蒲8g,白蒺藜10g,姜竹茹10g,制厚朴6g,川黄连3g,通草1g。
2.芳香疏解法(上焦)暑热外受,表气不畅,湿阻中焦。
症见:形寒头晕,周身酸楚,身热,肌肤干涩,中脘满闷,恶心呕吐,腹中不舒,舌苔白腻,脉濡滑。
芳香疏解,退热定恶。
药用:佩兰叶12g(后下),广藿香10g(后下),陈香薷5g(后下),大豆卷10g,制厚朴6g,新会皮6g,制半夏10g,苦桔梗6g,枳壳6g,白蔻仁5g,煨鲜姜13g,杏仁10g。
另:太乙玉枢丹1g,研细末先服。
3.芳香化浊法(上、中焦)暑热湿浊,互阻中焦,气机不调。
症见:身热泛恶,呕吐痰水,心烦急躁,两目有神,口干不欲饮水,胸腹中阵痛,大便欲解不得,舌白苔腻,脉濡滑而按之弦数。
以芳香化浊方法,定呕降逆折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药用:佩兰叶10g(后下),藿香6g(后下),厚朴6g,半夏曲12g,川连3g,佛手10g,大腹皮10g,煨姜3g,保和丸12g(布包),赤芍12g,焦麦芽10g。
另:上落水沉香末1g、白蔻仁末1g,两味同研装胶囊,分两次汤药送下。用沉香末以降其气逆,蔻仁末以化开湿郁,治若不当,即可转痢。
4.轻扬宣解法(上、中焦)暑湿蕴热,互阻肺胃。
症见:身热头晕,咳嗽痰多,胸脘痞满,舌红,苔白腻,脉弦滑略数。
热在肺胃,法宜宣解;湿浊中阻,又当轻扬。
药用:香豆豉12g,炒山栀6g,嫩前胡6g,象贝母12g,杏仁泥10g,枇杷叶12g(布包),保和丸15g(布包),鲜芦根30g。
5.宣肃疏化法(上、中焦)暑湿热郁,蕴阻肺胃。
症见:咳嗽痰多,胸中满闷,大便不通,小溲赤黄,舌苔黄垢而厚,脉象濡滑,按之略数。
宜宣肃上焦,疏化畅中。

药用:前胡6g,象贝母12g,杏仁泥10g,香豆豉10g,山栀6g,炙枇杷叶12g(布包),黄芩10g,保和丸15g(布包),焦麦芽10g,枳壳6g医学教

.

湿热疫之德尔塔:

防疫十君子汤:

党参12克苍术9克茯苓12克甘草12克

黄芪15防风9麦冬9

藿香9薏米30板蓝根6克。

如何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如何强壮我们的正气呢?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说了:脾旺,四季不受邪。也就是说,当我们的脾胃强壮了,可以抵御一年四季的外邪。春天有风邪,夏天有湿邪,热邪,秋天有燥邪,冬天有寒邪,如果我们的脾胃强壮了,这些邪气都会望而却步,不会侵犯我们,因为它们打不过我们的免疫力,战胜不了我们的正气。

.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因为湿性黏浊,又易与其他外邪勾结,所以是外邪伤身的重要一邪。当湿与热“勾结”在一起时,就形成了诸多疾病的直接或间接促成因素,那就是湿热。

  起床凭感觉

  很多人不明白湿热是怎么一回事,更多的人只是模棱两可地推测自己的身体是否有湿热。其实湿热从你早上起床就能感觉得到。

  前段时间有位患者来找我,说他睡觉起床后,感觉特别不舒服,睡了跟没睡似的,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感觉很累,浑身疼痛很不清爽,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

  这位患者的这种症状是典型的身体湿热症。因为湿热初起,多郁滞在肌表,湿热较重,卫阳郁遏较甚,即皮肤的屏障防卫机能降低,并且湿热易引起“上蒙清阳”,即会出现身重头痛的情况。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湿温初起的见证有:“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这正是对上述症状最有效的揭示。并且在3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也首先对湿热症状有这样的说法:“因于湿,首如裹。”即湿缠身,首要的症状就会出现如蒙一层湿衣的感觉。而加入热邪的伤害,湿热相合则会引起“上蒙清阳”且出现头痛身重的情况。所以当人遭遇湿热的侵害时,像上面那位患者的感觉是很正常的,这也是我们判断身体是否有湿热的一个重点症状。如果要检测自己身体是否有湿热,可以以此症状作为参照。

  如厕看粪便

  体内有湿热,必累及脾胃,所以从大便的性状来看,也可以看出我们的体内是否有湿热。

  有一回,一朋友带了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来找我看病,因为小姑娘脸上好长痘痘。给患者诊治时,为了辨证施治,我首先得问她一些病症的表现,还有身体的其他特殊症状。当问到大便情况时,小姑娘告诉我,她的大便不成形的时候非常多,并且很黏滞,经常粘在马桶上,得用刷子刷才能刷干净,为此她经常受到大人的训斥,也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听到小姑娘对自己大便的描述,再结合她的症状:痤疮鲜红或伴有脓疱、小便赤、舌质红润、苔黄腻、脉滑数等,最后确定她为湿热型痤疮,给她开了清利湿热的药方进行根除,方用黄连、黄芩、白术、生甘草等。在这个患者的病症中,她的大便状况黏滞不爽,不成形,形似溏泥,但非便泄,这是湿热体质或湿热病患者非常特殊的现象。

  《难经》中说:“湿盛成五泄”。在《临证指南医杂·泄泻》篇也说:“泄泻,注下也……飧濡之完谷不化,湿兼风也;溏泄之肠垢污积,湿兼热也;鹜溏之澄清溺白,湿兼寒也,濡泄之身重软北,湿自胜也,滑泄之久下,不能禁锢,湿胜气脱也。”均说明不论何种泄泻,皆与湿有关,并且从大便的性状和时间长短来说,湿热大便有其特殊的地方,既不同于“湿风便”的完谷不化,也不同于“湿寒便”的澄清溺白,也不同于湿盛的久泻……而只是黏滞不畅,排泄物粘盆。所以若想判断自己的身体是否有湿热,观察大便,出现排泄不畅、沾盆、恶臭,且次数不多,并伴有湿热症的其他一些特殊体征时,就很容易断定。

  刷牙看舌头

  湿热症状很多,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不同湿热症有不同的表现。但是舌诊作为一种诊病方式,在判断自己身体是否有湿热时,能提供一些依据。下面我就把身体常见湿热症表现的症状列出来。

  湿犯三焦(湿盛于热),苔薄腻,整天身热微恶寒,头痛体疼,脘痞胸闷,口不渴,汗出而热减,继而复热。

  湿犯三焦(湿热均等),苔白腻厚而不润,中心微黄,不得误认白腻厚苔为寒湿,此湿热郁于三焦。整天热重寒轻,时发时伏,类似寒热往来,胸闷胁疼、口苦、尿赤而少、渴不多饮。

  湿犯三焦(热胜于湿),苔腻少润,整天身热不恶寒,有汗热不退,心烦口渴引饮,尿黄赤而少。

  湿热在脾胃(湿盛于热),苔薄白,午后或傍晚开始身热恶寒,头痛体酸痛,倦怠无力,脘痞胸闷。或额热四肢冷,有微汗或无汗。口淡无味。

  湿热在脾胃(湿热均等),苔白腻,午后或傍晚开始身热,不恶寒,有汗热不退。胸脘痞闷,口干欲饮。

  湿热在脾胃(热盛于湿),苔薄腻而黄,午后壮热不恶寒,脘闷有汗,体湿上升时则面赤心烦,口渴引饮,尿赤。

  通过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到一般身体出现湿热时,舌头的表现多为苔腻或厚腻,白腻,或黄厚腻等。作为一个自诊手段,舌诊无疑是提早发现身体是否有湿热的重要自查手段。

脾胃气虚,湿热下注

男,30岁,脾胃气虚,湿热下注得患者,脾胃区有凹陷,部分有黄腻苔,肾与膀胱区有黄腻苔,。

症状:胃气胀,胃有烧心感,饮食不佳,小便次数多,尿不尽,尿有灼热感,小便泡沫多,阴部潮湿。

诊断:脾胃蕴热,湿热下注。

治法:补脾益气,清利湿热。

方药:四君子汤和萆薢分清饮加减。

清湿热四物汤:有较强的降血糖、血压。清湿热四物汤由茵陈蒿、麦冬、仙鹤草、秦皮四个中药组成。内服方法如下:茵陈蒿15-30克、麦冬15-25克、仙鹤草20-30克、秦皮10-15克、(儿童约减)内服煎汤,一日3次,每次1剂(早、中、晚)。糖尿病初发服15天为一个疗程,消退后仍继续服二个疗程,不愈再服。2年至4年的患者服10至15疗程。

前文讲过:三焦不通是万病之源,如果湿热阻滞,三焦不通,自然会有各种疾病出现。

上焦位于膈肌以上,湿热阻于上焦,胸部之气不再顺畅,会出现胸闷的症状,中焦位于胃脘部位,湿热阻于中焦会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进食减少,食欲缺乏,甚至出现脘腹胀满,呕逆症状。下焦大致位于小腹部,湿热阻于此会出现大小便都不顺畅,大便黏腻,小便短赤等等。

湿热阻于三焦有时还会有午后身热的症状,午后是阳气需要下降收敛的时候,如果不能正常地下降就会出现身热,一般有两种原因导致不能顺利收敛,一个是阴虚,一个是通路上遇见阻拦,阴气亏虚的人对阳气不能形成有效的吸引,使阳气不能内藏而发热,所以午后会出现发热的人要考虑自己的情况属于那种。

如果湿邪从外袭入,还会出现一些表证,所谓表证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身体体表的症状,比如:怕冷,湿邪刚侵入人体的时候,还没有化热,本身又属于阴邪,攻击体表的阳气,这时候会出现怕冷的情况,再进攻猛烈一些,就会出现身痛,寒邪侵犯体表也会出现周身疼痛,不同点在于,湿邪引起的疼痛是沉重性的疼痛,痛的时候感觉肢体发沉,这是由湿重沉的性质决定的。

如何治疗呢?叶天士指出要“分消上下之势”。三焦上下纵深,它受阻后主要是上下的通路不通,所以治疗也要对它进行上下分消,三仁汤就是不错的调理思路。

三仁汤:杏仁、白豆蔻、薏苡仁、半夏、滑石、通草、竹叶、厚朴

杏仁、白豆蔻调上焦肺气,杏仁能入肺经,有开宣肺气的作用,而肺主一身之气,肺气通利以后周身之气就顺畅,湿邪也就容易化开,白豆蔻芳香质轻,能够和杏仁一起调理上焦之气,,调理中焦的药物选择了厚朴,半夏,这两味药都是苦温辛燥,古人常用来运化中焦脾胃的气机,在腹部胀满时使用。调理下焦选用了滑石,薏苡仁,通草来淡渗,使湿气从下排出,本方还有一味竹叶甘淡微寒,既能通利小便,也能清热,可见本方是以化湿为主,清热力度并不是很强,适用于湿重热轻的情况。

那么湿热型皮肤瘙痒,皮疹就适合用本方,舌红,苔白腻,脉结代不整,辩证适合三仁汤的患者,加入金银花、连翘,应对皮肤瘙痒,皮疹是很好的调理路径。

.湿热蕴脾证是指湿热内蕴,脾失健运,以腹胀、纳呆、便溏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脘腹胀闷,纳呆,恶心欲呕,口苦口黏,渴不多饮,便溏不爽,小便短黄,肢体困重,或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或见面目发黄、色鲜明,或皮肤瘙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厚味,饮酒无度,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湿热蕴结脾胃,气机阻滞,升降失常,则脘腹胀闷,纳呆,恶心欲呕;湿热蕴脾,上蒸于口,则口苦口黏,渴不多饮;湿热下注大肠,肠道气机不畅,则便溏不爽;湿热下注膀胱,则小便短黄;脾主肌肉,湿热困脾,留滞肌肉,阻碍经气,故肢体困重;湿遏热伏,热邪难以散发,则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湿热蕴结脾胃,熏蒸肝胆,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而泛溢肌肤,则见面目发黄、色鲜明;湿热泛溢肌肤,则皮肤瘙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内蕴之征。

【辨证要点】腹胀、纳呆、便溏与湿热症状共见。

膀胱湿热

膀胱湿热证为湿热之邪蕴结膀胱所致的病证。凡感受湿热之邪,饮食不节,脾胃内伤,湿热内生,下注膀胱等均可引起本证。

主要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道涩痛,尿液短赤,淋漓不尽,少腹胀问。或伴有发热腰痛,或见血尿,尿中有砂石,或尿浊如膏,舌红,苔黄腻,脉数。

病机分析:本证以小便异常为特征。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则尿频尿急,尿道涩痛,淋漓不尽,少腹胀问;热盛则尿液短赤,温盛则尿浊如膏,湿热灼伤脉络则见血尿,湿热久蕴煎熬则成砂石;湿热郁蒸则发热,累及肾脏则见腰痛,舌红,苔黄腻,脉数均为湿热内蕴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的小便异常当与膀胱失约证辨别,膀胱失约证可见小便频数,淋漓不禁等见症,一般无尿急、尿痛之表现。本证除小便异常外还有湿热内蕴之见症。

辨证注意点:有尿频、尿急、尿痛的膀胱刺激症状,同时又有湿热内蕴之见症。

膀胱湿热的中医治疗:

八正散加蒲公英、石韦。取滑石、石韦、蒲公英各30克,车前草15克,瞿麦、篇蓄、山栀、灯心草各10克,木通、大黄(后入)、生甘草各6克。八正散.
本方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其中木通,篇蓄,瞿麦,滑石利尿通淋,大黄,山栀,甘草梢清热解毒.若大便秘结,腹胀者,可重用生大黄,并加枳实以通腑泄热;若腹满便溏,则去大黄;若伴见寒热,口苦,呕恶者,可合用小柴胡汤以和解少阳;若湿热伤阴者,去大黄,加生地,牛膝,白茅根以养阴清热;若小腹胀满,加乌药,川栋子行气止痛;若热毒弥漫三焦,人营人血,又当急则治标,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以清热泻火解毒;若头身疼痛,恶寒发热,鼻塞流涕,有表证者,加柴胡,金银花,连翘等宣透热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