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向苏洵提亲,苏小妹看完文章说:不可,他儿子不长寿
北宋四川眉州,岷江环绕,眉山相拥,孕育出不少读书人。有一户书香门第叫苏家,户主叫苏洵,江湖人称“苏老泉”。
苏洵共有二儿一女,长子是赫赫有名的苏轼,次子是博古通今的苏辙,小女是才德兼备的苏小妹。苏洵爷仨合称“三苏”全部入选唐宋八大家。历史上,像苏家一门三杰真可谓凤毛麟角。
苏小妹十岁赋诗
老苏老来得女,自然对苏小妹疼爱有加。苏小妹十分招人稀罕,从小聪慧伶俐,颇有小家碧玉的气质。苏小妹天生过目不忘,只要她见过的东西,问什么她都能对答如流。
别人家的闺女都是学针线活,苏家由于是书香门第,苏小妹整天受到父兄“子曰诗云”的熏陶,自然对读书产生浓厚兴趣。
十岁那年,苏小妹跟着老苏到汴梁城游玩。遇见一棵绣球花树,老苏诗兴大发,提笔写道“天巧玲珑玉一丘,迎眸烂漫总清幽。白云疑向枝间出,明月应从此处留”。还没来得及润笔,就听仆人禀报说“有客人到”。
老苏放下毛笔出去会客。苏小妹闲来无事便到父亲的书房转悠,发现半首诗在书桌上,略微思考一番,在父亲原来四句的基础上,又给续上四句诗“瓣瓣折开蝴蝶翅,团团围就水晶球。假饶借得香风送,何羡梅花在陇头”,写完便到院子玩耍。
苏洵送走客人后,想着自己未完成的半首诗,急急忙忙跑回书房,一看半会天的工夫,怎么变成八句。看字迹歪七扭八,应该是小闺女的笔迹。赶紧跑到院子喊小妹来问话,果不其然是苏小妹的佳作。
苏洵又喜又悲,深深地感慨道“只可惜是个闺女,要是个儿子该多好,成就必然在二子之上”。苏洵发现苏小妹的才华后,更加下定决心要好好教导她读书识字,说不定将来能够成为班昭那样的才女。
拒绝王安石提亲
苏小妹长到十六岁时,苏洵便张罗着为她选择东床佳婿。
有一日,苏洵为了巴结宰相王安石,上门找王安石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两人开始吹捧自己的儿子。王安石说“小儿王雱,读书只一遍,便能背诵”。
苏洵说“别说儿子过目不忘,我家闺女都能做到”。王安石听后非常不爽,便说“看样子眉山的秀气,都在你家了”。苏洵知道自己酒后失言,赶紧说自己不胜酒力,道歉告辞。王安石便取出一份文章,递给苏洵说“此乃小儿王雱窗课,相烦点定”。
苏洵接过文章,放在袖口中慌慌张张回到家中,对夫人说“相公(王安石是宰相)表面上让我指点他家公子,实际上是在向咱家提亲。王安石为人霸道,将来必定会遭人排挤,我实在不想与他结为亲家,现在如何是好”。
夫人说“你把文章拿给小妹看,小妹要是瞧得上,那就随她去,要是瞧不上,咱们也没有办法”。次日,苏小妹拿到文章后,赞叹不绝说“好才华,好才华,只可惜文章多辞藻修饰,有些华而不实,笔迹缺少力度,恐怕此人难以长寿”,随手写下六句批语:
“新奇藻丽,是其所长;含蓄雍容,是其所短。取巍科则有余,享大年则不足”。
果不其然,王雱十九岁那年高中状元,没过数年便早亡。由此可见,苏小妹的知人识人能力非同一般。其实,苏小妹并不是能掐会算。她只是通过笔迹来推敲一个人的成长经历。
结语
老祖宗有句话说“见字如面”,说的正是这样的道理。王安石为人脾气暴躁,平时对王雱修身治学十分严格,王雱不像苏轼兄妹属于天赋型才子,他完全是在王安石的苦苦相逼下,付出高于别人千百倍的努力,才练就出一手好文章。
从苏小妹拒绝王雱提亲的故事中,能够反映出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同为才华横溢的后生晚辈,同样是教育孩子学习,苏家是以兴趣为基础,学习的环境相对宽松,王安石则是命令式教育,由父母为孩子选择人生方向,然后孩子无条件去做。
最终,把孩子弄得身心疲惫。看似“一切为了孩子好”,到底是真好还是假好,相信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现在很多父母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压倒骆驼的绝非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一根根不断累积的稻草。
有一种观点说,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不否认它的正确性,只是机械式学习根本不是在挖掘孩子的潜力,而是考验孩子的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