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水流的散文:满怀崇仰到韶山
长沙税院任职培训的体验式教学,圆了我多年来的一个梦:到韶山,到毛主席的故乡,缅怀深受亿万人民热爱的旷世伟人,表达我常萦心头的崇仰之情。
一路上,车载DV滚动播放着我们这代人熟悉的红歌,那歌声、那画面,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引人共鸣。歌声使那渐远的历史重又鲜活起来,
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晚间热播的电视剧《中国1921》和《红色摇篮》中毛主席缔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开辟革命根据地和建立红色政权的情景,深切地感受到“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韶山到了。我们先来到了毛泽东铜像广场,高高的铜像再现了领袖在开国大典上的风采。献花篮、三鞠躬,绕铜像一周,同学们对人民领袖表达了深切的怀念。
我仿佛又听到了毛主席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的那震彻世界的湘音——是毛泽东思想使我们的党在积贫积弱、曾被蔑为“东亚病夫”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度,凝聚起了不可战胜的力量,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遗物馆,那些珍贵的遗物叙说着伟人平凡中的非凡。那简单的食谱、那公私分明的收支账单、那缝着密密麻麻补丁的睡衣、那闪现着共产党人高风亮节的家书、那摆满书架摊了半床的书籍、那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的场景……无不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崇敬之情令人油然而生。
毛主席的伟大人格和高尚情操是激励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珍贵遗产,恰如遗物馆门厅所书的金色大字“国魂”。
人们排着长队有序步入主席故居。
茂林修竹、岸树池塘把故居映衬得恬静自然。
此时此刻我思绪飞扬,仿佛看到了少年毛泽东雨天先帮邻居收稻谷的感人场景,看到了青年毛泽东走出韶山冲那种“学不成名誓不还”、“人生何处不青山”的青春豪迈,看到了那位扶着母亲的灵柩痛诵《祭母文》的拳拳孝子,看到了他携霞姑回到韶山冲从事早期革命的忙碌身影,看到了他胸怀天下带着两个弟弟和堂妹决然辞别家园去为天下的穷人争自由的无畏气概……
在毛家饭店,我们这些“毛主席的客人”,巧遇店主、八十多岁的汤瑞仁老人。在那张放大的毛主席在她家的经典老照片前,人们抢着同老人合影,老人总是和蔼地应允。
老照片中的毛主席开心地笑着,年轻的汤瑞仁怀抱幼子笑立一旁,其乐融融,温馨极了。
我默默地吟诵起毛主席第一次回韶山所作的那首七律:“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毛主席又回到了韶山,回到了我们中间。
2011年写于长沙
作者简介
濡水流,博士,现供职于承德市税务局。
感谢阅读本文,欢迎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