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老宅”之十一 残垣不在

“那座老宅”之十一  残垣不在

老宅是1997年被拆掉的。

当时负责这一片拆迁的单位是市建工局,他们有一个很是强干的班子,领头的是一个科长,好像姓赵,他带领着一帮使命感很强、很会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手下。拆迁是一件绞尽脑汁、极费口舌的事情,由于牵涉到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活资料,难免矛盾重重,里面包含着太多的虚与委蛇、苦口婆心、交涉折冲、讨价还价、威逼利诱。而且,这也许是无锡较早动迁的一批中心城区的房子,所以没有什么优惠的政策,对比如今的“规范操作”,当时简直是巧取豪夺,在“服从城市建设”的伟岸口号下,以极其微薄的代价,极不仁道、极不公道、极不厚道地剥夺了人们的私有财产。那时的“补偿”,只能用“聊胜于无”来形容。

事实证明,老宅那个地块的动迁,完全是官商合谋的利益博弈。以健康里为界,南边一直到学前街,后来建造了民办金桥双语小学;北边一直到“七尺场”(现在叫“新街巷”),后来由房地产商建造了荣耀花园居民小区。当时的拆迁政策基本遵循了所谓“拆一还一”的原则,动迁居民被安置到了“西园里”小区,给住房,但没有产权。这是典型的掠夺式动迁,明明是别人家的私有财产,却可以无视民权,强行霸道地占有,化私为公,还理直气壮得很。至于说到补偿,只是根据实有房屋面积和当时最低的房价,给予象征性的款项,我只知道,我家折算下来,仅区区一万元左右。由于一些纠葛,我家在领取这笔款项过程中,他们还处处刁难。一气之下,我们就索性没去领,至今还挂在那个“拆迁办”的账上。我相信,时间过了20年了,那笔账还应该在,但钱可能早就没了踪影,也从来没人来过问。所谓的“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或许真的只是嘴上说说的。

西园里小区在城西,以人们当时的地理概念来说,应当是很偏远的。而且,拆迁安置房和商品房属于不同的档次,其格局、户型、质量,只能用粗制滥造、低劣无比来形容。所以,我们坚决不要。最后,经过再三交涉,狡狯精明、口舌如簧的拆迁工作人员,以极其“友善”的“帮忙”姿态,给我们调换了一套与我家当时住房稍近些的“广南里”小区的商品房。由于没有产权,也由于我们在和拆迁办周旋中深感心累,所以在后来重新购置住房时,就三文不值两文地卖出了。

精神的寄托不堪践踏。都说有亲人在的地方就是家,任何的“家”,既在于物质层面,更在于精神层面。老宅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那几块青砖、那几张瓦片、那几根木椽、那几株花草,更深层的内涵在于它凝结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氛围积淀,记录了家人在历史长廊中走过的脚步,见证了时代变迁的风雨过往。现代商家在物质层面上珠锱必较的度衡,怎么可能称量出老宅应有的无形价值?!仿佛是一件文物,当人们将它当废品称斤两作价时,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哀和无奈!如果说,老宅是一个来自久远的历史空间,它所盛载的内涵,也许在商人心目中毫无价值,但对于曾经在老宅中生活过的人来说,它很重很重,重得使人永难释怀。

文化的传承不能割裂。老宅就是一个文化符号,镌刻在整个家族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老宅没了,当年前厅里悬挂的那块匾额也不知所踪,但匾额上“勤修堂”那三个大字将永远铭刻在家人的内心深处。做人先要修身修心、修德修仁、修善修福,更要常修、勤修、深修、永修。祖训所昭示的,正是如何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老宅给予我们子孙后代的,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一处起居之所,更有着家族理念的熏染。从老宅里走出的人,不管走到哪里,身上将永远背负着“勤修”的使命,去修除污垢,修出本真,修得至善。

家族的亲情不可稀释。国人一直推崇仁孝亲情,《史记·五帝本纪》中说:“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老宅给予家人最可贵的是伦理道德的滋养,家族血脉由此绵延,精神道统由此传承,文化理念由此光大,源远流长,认同升华,开枝散叶。老宅就是家族的根本,以此为原点,可以寻找绵延的根脉;以此为念想,可以回味逝去的过往;以此为维系,可以集结永在的亲情。

记忆的链条不曾打断。几代人从老宅中走出,哪怕子孙后代生活在天涯海角,但老宅永远矗立在家族所有人的心中,会铭记着当年在老宅中曾经的点点滴滴,记得那扇窗摇动过的风,那棵树滴落过的雨,那个清晨抚摸过的阳光,那个夜晚聆听到的虫鸣……身在千山万水外,心在故地旧梦中。

老宅,它已经死了!

老宅,它永远活着!

(0)

相关推荐